图书介绍
实用耳穴诊疗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耳穴诊疗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123974.jpg)
- 杨传礼 著
- 出版社: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 ISBN:7810002000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176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耳穴诊疗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2
第一章 概述2
第—节 耳穴诊疗法的定义2
第二节 耳穴诊疗法的发展概况2
第三节 耳穴诊疗法的特点5
一、获取信息、辅助诊断5
二、适应症广、疗效显著6
三、操作简便、易懂易学6
四、经济安全、易于推广6
第二章 耳穴在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上的意义7
第一节 耳穴在诊断疾病上的竟义7
第二节 耳穴在治疗疾病上的意义8
第三节 耳穴在预防疾病上的意义9
第三章 对耳穴诊疗机制的探讨10
第一节 从耳与经络的关系解释耳穴诊疗原理10
第二节 从耳与脏腑的关系解释耳穴诊疗原理13
第三节 从耳与神经体液的关系解释耳穴诊疗原理15
第四节 从生物电学说解释耳穴诊疗原理16
第五节 其他学说解释耳穴诊疗原理16
第四章 耳廓的形态和解剖构造21
第一节 耳廓的形态21
第二节 耳廓的构造25
一、耳廓皮肤25
二、耳廓软骨27
三、耳廓的韧带和肌肉27
四、耳廓的动脉、静脉和淋巴管28
五、耳廓的神经29
中篇 耳穴33
第五章 耳穴的定义、命名、分布规律、位置和功能33
第一节 耳穴的定义33
第二节 耳穴的命名和分布规律34
一、耳穴的命名34
二、耳穴的分布规律37
2.子宫(精宫38
1.神门38
3.喘点38
第三节 耳廓前外侧面耳穴的位置和功能38
一、三角窝部分38
4.降压点39
5.盆腔39
6.股苯39
7.卵巢40
8.便秘点40
9.丘脑40
10.肾41
二、耳甲艇部分41
11.膀胱42
12.输尿管42
13.前列腺42
14.胰胆43
15.胰腺炎点43
16.肝44
三、耳轮脚周围部分44
17.口44
19.食道45
18.胃45
20.贲门46
21.大肠46
22.小肠46
23.十二指肠47
24.阑尾47
四、耳甲腔部分47
25.习痛奇穴47
26.心48
27.肺48
30.脾49
28.支气管49
29.气管49
31.三焦50
五、轮屏切迹部分50
32.脑干50
六、对耳屏部分50
33.腮腺50
34.平喘51
35.脑点51
38.太阳52
37.额52
30.枕52
39.喉牙53
40.升压点53
41.皮质下53
42.遗尿点54
43.兴奋点54
七、耳屏部分54
44.肾上腺54
45.屏尖55
46.外鼻55
47.渴点55
48.饥点56
49.鼻眼净56
50.内鼻56
52.外耳57
53.内分泌57
九、屏间切迹部分57
51.咽喉57
八,屏上切迹部分57
54.卵巢58
55.目1(青光)58
56.目:(散光)59
十、耳垂部分59
59.眼60
60.拔牙麻醉点160
58.内耳60
57.扁桃体60
61.拔牙麻醉点261
62.神经衰弱点61
63.上颌61
64.下领61
65.上颚62
66.下颚62
67.舌62
68.面颊区62
71.耳中63
70.膈63
十一、耳轮脚部分63
69.肿瘤特异区163
十二、耳轮部分64
72.耳尖64
73.肝阳164
74.肝阳264
75.轮1.2.3.4.5.664
79.尿道65
78.外生殖器65
77.痔核点65
76.肿瘤特异区265
80.直肠下段66
81.睾丸66
82.肛门67
83.枕小神经67
十三、耳舟部分67
84.锁骨67
85.指67
89.腕68
88.肘68
87.肩68
86.肩关节68
90.荨麻疹区69
91.风湿线69
十四、对耳轮上脚部分69
92.趾69
93.眼69
97.膝70
98.臀70
十五、对耳轮下脚部分70
96.膝关节70
95.髋关节70
94.躁关节70
99.交感71
100.坐骨神经71
十六、对耳轮体部71
101.颈椎71
106.胸72
105.颈72
104.骶椎72
102.胸椎72
103.腰准72
107.腹73
108.甲状腺73
109.乳腺74
110.腰痛点74
112.头痛75
113.胃肠线75
111.脊髓175
第四节 耳廓后内侧面耳穴的位置及功能75
114.颈髓76
115.上背76
116.镇静76
117.耳迷根76
118.中背77
119.失眠穴77
120.健脾77
121.下背77
122.背疼178
125.背疼278
122.脊髓278
124.背脊78
123.脊柱78
127.退热79
128.降压沟79
第五节 功能的综合分类79
第六章 人体(耳穴)信息诊断法82
第一节 耳穴视诊法82
一、视诊的准备82
二、视诊的方法83
三、阳性反应的主要类型83
四、阳性反应的临床意义84
五、常见疾病耳穴视诊阳性反应举例84
1.呼吸系统疾病84
2.循环系统疾病85
2.消化系统疾病85
第二节 耳穴触压法86
5.其它疾病86
4.泌尿系统疾病86
第三节 耳穴染色法87
第四节 耳穴电测法87
一、耳穴电测法的基本原理87
二、耳穴探测的注意事项88
三、人体信息诊断仪测试记录和分析方法89
1.测试耳穴定位89
3.计算生物电基数与其它穴位数据间的比值90
4.一般疾病和肿瘤诊断分析法90
2.测定生物电基数90
5.人体(耳穴)信息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91
第五节 辩证92
下篇 各论95
第七章 耳穴治疗方法95
第一节 耳穴压豆法95
第二节 低频脉冲电流刺激法96
第三节 激光照射法97
第四节 耳穴点刺放血法98
第一节 耳穴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99
第八章 耳穴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和配穴原则99
第二节 配穴原则100
一、按相应部位配穴100
二、按五脏主窍配穴100
三、按经络配穴101
四、按脏腑的生克制化规律和表里关系配穴101
五、根据现代医学理论配穴103
六、根据临床经验配穴103
二、恰当时机104
一、正确诊断104
第九章 提高耳穴治疗效果的五要素104
三、配穴合理105
四、取穴准确105
五、手法适宜105
第十章 耳穴诊疗法的临床应用(上)107
第一节 临床常见症状的配穴107
第二节 内科疾病108
一、感冒108
二、流行性腮腺炎108
三、支气管炎109
四、支气管哮喘110
五、心律失常111
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12
七、心肌炎113
八、高血压病114
九、低血压115
十、慢性胃炎115
十一、胃、十二指肠溃疡病116
十二、腹泻117
十三、习惯性便秘118
十四、胃肠神经官能症119
十五、膈肌痉挛119
十六、慢性胆囊炎120
十七、胆石症121
十八、单纯性肥胖123
十九、甲状腺机能亢进125
二十、糖尿病125
二十一、慢性肾炎126
二十三、类风湿性关节炎127
二十二、更年期综合症127
第三节 神经系统与精神疾病129
一、三叉神经痛129
二、面神经炎129
三、内耳弦晕病(美尼尔氏病)130
四、坐骨神经痛130
五、头痛130
六、偏头痛132
七、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32
八、神经衰弱133
第十一章 耳穴诊疗法的临床应用(下)135
第一节 外科疾病135
一、落枕135
二、颈椎综合症135
三、扭伤136
四、肩关节周围炎137
五、急性乳腺炎138
六、阑尾炎138
七、痔139
八、癌肿疼痛140
九、肾、输尿管结石141
十、膀胱炎、尿道炎141
十一、慢性前列腺炎142
十二、阳萎143
第二节 皮肤科疾病143
一、荨麻疹143
二、皮肤瘙痒症144
三、神经性皮炎144
四、银屑病146
五、带状疱疹147
六、痤疮147
七、洒渣鼻148
八、面部黄褐斑149
第三节 五官科及口腔科疾病149
一、麦粒肿149
二、急性结膜炎150
三、疱疹性角膜结膜炎150
五、耳呜、耳聋151
四、近视151
六、过敏性鼻炎152
七、急性化脓性鼻窦炎152
八、急性咽喉炎153
九、慢性咽炎154
十、急性扁桃体炎154
十一、颞下颌关节炎155
十二、牙痛156
十三、复发性口腔溃疡156
一、痛经157
第四节 妇料及儿科疾病157
二、功能性子宫出血158
三、小儿厌食症159
四、小儿腹泻160
五、遗尿160
第五节 其它161
一、戒烟161
二、疲劳162
附录一、药籽贴压耳穴治疗小儿厌食症171例163
附录二、耳穴标准化方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