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和谐社会与科学政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云海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28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和谐社会与科学政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政治研究的出发点应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1
二、政治研究的对象应是人类解决社会两大类问题的需要6
第一章 政治是社会调控的核心手段10
第一节 传统政治本质论10
第二节 主客体关系学的政治本质论12
一、政治的本质是强制性社会调控手段12
二、政治的结构15
三、政治与国家是软件与硬件的关系15
第三节 前人政治和国家起源说18
第四节 政治起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21
一、政治起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22
二、氏族内部的管理职能是政治的萌芽23
三、政治的产生和演变有其特有的过程24
四、政治产生的标志是国家的产生25
第五节 政治发展的动力和规律27
第二章 政治的职能是为人类生存发展而调控社会28
第一节 政治这把双刃剑功大于过28
一、政治的正面作用是主要的28
二、政治的负面作用是对其职能的扭曲30
第二节 宏观政治调控是社会科学发展的保证31
一、对否定宏观政治调控的批评31
二、宏观政治调控的必要性34
三、强化宏观政治调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40
第三节 宏观政治调控职能的发挥41
一、宏观政治调控的基本方面41
二、宏观政治调控的基本原则43
三、宏观政治调控的基本方法45
四、宏观政治调控的实现途径46
第三章 组织合作创值是政治的根本职能49
第一节 确保合作高效创值是政治的核心职能49
一、高效创值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核心50
二、合作是高效创值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53
第二节 合作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53
一、合作是人类的本性53
二、合作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56
三、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60
第三节 正确对待合作创值的基本形式62
一、人类合作的根本方法是合作创值63
二、分工是合作创值的最基本形式64
三、交换是合作创值的主要形式71
第四节 全力推动全社会的合作创值73
第四章 用需求经济社会模式超越市场和计划模式78
第一节 科学的社会运行模式是社会高效创值的基础78
一、符合主体需要和客体需要是高效创值的前提78
二、科学的社会运行模式是社会高效创值的关键80
第二节 历史发展呼唤新的社会运行模式81
一、人类对理想社会运行模式的艰苦探索81
二、现有社会运行模式容量已饱和82
第三节 需求社会模式的内涵及其运行机制83
一、什么是需求经济社会模式83
二、通过三种模式对比来看需求经济社会模式的内涵86
三、需求社会模式的运行机制89
四、需求经济社会模式的优越性93
第四节 为什么要建立需求经济社会模式96
一、需求经济社会模式源于社会根本问题和根本规律96
二、需求经济社会模式源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97
三、需求社会模式源于社会运行结构的需要98
第五节 需求经济社会模式的建立99
一、首先要建立人类需求谱系研究机构99
二、要在经济领域首先施行103
三、选几个行业先行试验103
四、严格遵循人类需求谱系的阶段性和层次性103
五、国家应带头开发社会潜在需求104
六、以指导超越指令105
第五章 以需求导控政治模式超越放任和控制模式107
第一节 按人类政治需求谱系建立“需求导控政治模式”108
第二节 需求导控政治模式的内容和运行机制109
一、从人类社会政治模式的历史演进看“需求导控政治模式”的内容110
二、人类社会政治模式根据的历史演进116
三、需求导控政治模式的运行机理120
四、需求导控政治模式的优点120
第三节 我国建立需求社会运行模式的优势122
一、建立需求社会运行模式的可行性122
二、中国率先运行先进的社会运行模式的可能性123
第六章 开发和发挥人类智能是实现政治职能的关键125
第一节 人类对智能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125
第二节 智能决定人类生活127
一、智能关系人类的产生和本质127
二、智能决定人类对世界的认识128
三、智能决定人类对世界的改造——智能决定社会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129
第三节 建设“智能政治”132
一、开发国民智能意义重大132
二、开发国民智能是最大的政治136
三、中国的发展只能依靠国民智能138
四、开发智能必须进行教育改革138
五、国家必须重视智能的载体——知识分子140
六、国家必须高度珍惜高智能人才141
七、国家要为智能开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142
八、智能开发国家必须保障国民的“创新思维权”143
九、智能开发国家有众多的事要干143
十、建设“智能政治”144
第四节 开发智能的根本方法是培养“一元四系”思维模式146
第五节 依靠智能改变人类命运152
一、依靠智能改变人类社会152
二、崇尚智能改变人类信仰153
三、依靠智能改变人类命运153
第七章 热点政治问题的再认识和解决155
第一节 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出发再认识政治问题155
一、主客体关系学的自由、平等、民主和人权观156
二、立法的根本原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代表人民根本利益174
三、主客体关系学的“权力观”175
四、走出“所有制误区”176
第二节 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177
一、遵循“人类需求谱系规律”是实现“三个代表”的基础178
二、“以人为本”之本是实现“需求+智能”180
三、“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基础是遵循“人类需求谱系”规律181
四、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是高效创值182
五、怎样保证公平和效率184
六、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智能化187
第三节 按人类生存发展需要进行机构改革191
一、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191
二、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几条设想191
第八章 消除社会病症总根源——垄断193
第一节 依照人类需求谱系消除社会经济的无序状态193
第二节 治理社会病症关键在于消除垄断197
一、垄断及其根源198
二、垄断是剥削、专制、腐败等社会病症的总根源199
三、垄断理论的认识论意义206
四、消除垄断的根本方法是社会生活民主化208
五、消除腐败的关键是消除权力垄断211
第三节 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消除213
结语 建设适合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理想政治215
一、理想社会政治的衡量标准215
二、理想社会政治的依赖条件216
三、理想社会政治的建设217
附录一: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方面和基本方法218
附录二:主客体关系学的政治学方法220
后记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