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移动通信 交换与信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糜正琨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62153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4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移动通信 交换与信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移动电话网概述1
1.1 移动通信技术和应用1
1.1.1 移动通信主要应用1
1.1.2 移动通信主要特点和技术5
1.2 公用陆地移动网(PLMN)6
1.2.1 公用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6
1.2.2 网络结构9
1.2.3 信道划分和指配16
1.2.4 网络编号计划20
1.3 移动呼叫一般接续过程24
1.3.1 控制信道扫描24
1.3.2 移动台呼叫固定网用户(MS→PSTN用户)25
1.3.3 移动台呼叫移动台(MS→MS)27
1.3.4 固定网用户呼叫移动台(PSTN用户→MS)29
1.3.5 呼叫释放30
1.4 漫游和频道转接30
1.4.1 漫游(roaming)30
1.4.2 频道转接(h/o-handover)32
第2章 数字程控交换原理38
2.1 程控交换机功能和结构38
2.1.1 交换机制式类别38
2.1.2 交换机基本功能和技术特点40
2.1.3 PCM——话音数字化技术43
2.1.4 数字程控交换机硬件结构48
2.1.5 数字程控交换机软件结构53
2.2 数字交换网络60
2.2.1 时隙交换原理60
2.2.2 多级数字交换网络63
2.2.3 空时结合数字交换单元66
2.3 呼叫接续的程序控制原理68
2.3.1 程控电话呼叫接续过程68
2.3.2 用户接入处理69
2.3.3 数字分析71
2.3.4 路由选择73
2.3.5 通路选择75
2.3.6 呼叫释放76
2.4 程控电话新业务77
2.4.1 新业务类别77
2.4.2 新业务实现示例78
第3章 移动交换原理和技术81
3.1 移动交换机结构和特点81
3.1.1 移动交换机一般结构81
3.1.2 移动交换机的容量估算83
3.1.3 用户数据库86
3.2 移动电话程序控制原理87
3.2.1 移动交换软件功能87
3.2.2 信道分配技术89
3.2.3 数字分析93
3.3 自动漫游100
3.3.1 位置登记100
3.3.2 路由重选102
3.3.3 MSRN的分配和管理104
3.3.4 漫游用户的寻呼105
3.3.5 漫游用户的权限控制106
3.3.6 不同系统间漫游的信道指配107
3.4 频道转接控制108
3.4.1 功能结构和转换接口108
3.4.2 控制过程110
3.4.3 话路接续112
3.5 信息加密技术113
3.5.1 信息加密原理113
3.5.2 模拟信息加密技术116
3.5.3 数字信息加密技术117
第4章 移动交换机示例121
4.1 EMX-250交换机122
4.1.1 系统结构122
4.1.2 数字交换子系统125
4.1.3 维护和输入输出子系统131
4.1.4 呼叫处理流程132
4.2 EMX-2500交换机134
4.2.1 系统结构134
4.2.2 管理和维护子系统138
4.2.3 呼叫管理子系统140
4.2.4 服务管理子系统143
4.2.5 数字交换网络子系统144
4.3 AXE-10移动交换机148
4.3.1 系统结构148
4.3.2 数字交换网络157
4.3.3 MTS功能块组成159
4.3.4 移动呼叫处理流程163
第5章 TACS无线接口信令167
5.1 信道和信令类型167
5.1.1 信道类型167
5.1.2 信令类型168
5.1.3 数字信令差错控制技术170
5.2 系统参数176
5.2.1 数字色码和模拟色码177
5.2.2 寻呼与接入参数178
5.2.3 登记参数179
5.2.4 过负荷控制参数180
5.2.5 移动台参数180
5.3 系统指令184
5.3.1 前向(BS→MS)指令184
5.3.2 后向(MS→BS)指令186
5.4 信道消息编码186
5.4.1 前向控制信道(FOCC)消息编码186
5.4.2 反向控制信道(RECC)消息编码197
5.4.3 前向话音信道(FVC)消息编码200
5.4.4 反向话音信道(RVC)消息编码201
5.5 主要信令过程201
5.5.1 信令消息处理流程202
5.5.2 反向控制信道的占用205
5.5.3 基本呼叫接续和频道转接过程207
5.5.4 登记信令过程213
第6章 固定电话网接口信令215
6.1 信令功能和分类215
6.1.1 信令分类215
6.1.2 线路信令216
6.1.3 记发器信令217
6.1.4 常用信令系统219
6.2 中国1号信令220
6.2.1 数字型线路信令220
6.2.2 记发器信令224
6.2.3 信令过程示例227
6.3 7号信令基本概念232
6.3.1 共路信令的特点232
6.3.2 共路信令传送方式235
6.3.3 7号信令网237
6.3.4 7号信令系统的功能结构243
6.3.57号信令消息格式248
6.4 MTP功能251
6.4.1 信令链路功能251
6.4.2 信令消息处理功能257
6.4.3 信令网管理功能260
6.5 TUP信令过程266
6.5.1 TUP消息结构和类型266
6.5.2 TUP消息示例269
6.5.3 主要信令过程272
6.5.4 双向中继的同抢处理275
第7章 陆地移动接口信令和蜂窝联网277
7.1 概述277
7.1.1 移动网信令系统277
7.1.2 基站接口信令281
7.2 DMX系统配置和功能284
7.2.1 多EMX寻呼功能284
7.2.2 自动漫游功能287
7.2.3 频道转接功能292
7.2.4 DMX联网配置294
7.3 MTUP系统配置和功能299
7.3.1 AXE-107号信令系统299
7.3.2 自动漫游功能303
7.3.3 越局频道转接功能306
7.3.4 系统联网307
7.4 IS-41信令系统309
7.4.1 1S-41信令系统功能309
7.4.2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311
7.4.3 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TCAP)322
7.4.4 频道转接信令过程和消息328
7.4.5 自动漫游信令过程和消息333
7.4.6 操作管理和维护(OA&M)信令过程和消息342
7.5 基于IS-41的移动联网344
第8章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46
8.1 数字蜂窝系统的特点346
8.1.1 从模拟到数字蜂窝系统346
8.1.2 数字蜂窝系统的关键技术348
8.1.3 主要的数字蜂窝系统349
8.2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352
8.2.1 无线信道和帧结构352
8.2.2 频道转接364
8.2.3 网络安全技术367
8.2.4 信令系统371
8.3 CDMA(码分多址)系统397
8.3.1 CDMA的基本原理397
8.3.2 容量特性399
8.3.3 软切换401
8.3.4 无线信道和信令结构403
8.3.5 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