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1110639.jpg)
- 孙中田,张芬,肖新如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10090·352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51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九章 茅盾1
第一节 早期的生活与创作2
童年和学生时代2
文学理论的建树和翻译工作4
革命和文学活动11
三部曲《蚀》15
从《蚀》到《虹》23
第二节 “左联”时期的创作26
左翼革命文学的伟大战士茅盾26
为革命文学的发展而努力29
长篇小说《子夜》33
《子夜》所反映的社会现实38
金钱世界中的伦理与道德42
吴荪甫的形象44
关于吴荪甫的典型塑造48
赵伯韬的形象51
屠维岳的形象53
地主阶级群像54
其他人物的描绘57
《子夜》的艺术60
长篇的情节和结构61
长篇的心理描写69
长篇的文体和语言风格74
长篇的象征和隐喻79
肖像描写及其他81
《子夜》是革命现实主义的83
《子夜》出版前后86
短篇小说的创作88
《林家铺子》91
《春蚕·秋收·残冬》94
第三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创作101
为民族和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而奋斗101
散文的创作105
三十年代社会生活的速写109
优美的革命赞歌112
长篇《腐蚀》119
赵惠明的形象122
《腐蚀》的艺术处理和表现125
话剧《清明前后》129
从吴荪甫到林永清的形象133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139
第十章 抗战前期的文学139
第一节 抗战前期的文学运动与文艺思想斗争139
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39
周恩来同志对国统区文艺运动的关怀和指导142
国统区抗战前期的文学运动145
上海“孤岛”时期的文学运动146
解放区的文学运动149
对“与抗战无关”论、“反对作家从政”论的批驳153
关于应否暴露国统区黑暗的论争157
对“战国策”派的斗争159
第二节 大众化和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163
大众化问题的再讨论163
毛泽东同志有关民族形式问题的论述166
解放区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167
国统区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169
民族形式问题讨论的进一步深入173
抗战前期的诗歌运动和创作177
第三节 抗战前期的诗歌创作177
田间的诗179
柯仲平的诗185
何其芳的诗188
第四节 艾青和他的诗作190
艾青的生活和创作190
献给乡村的诗195
民族解放的号角199
对光明的追求和礼赞202
诗的美学原则及风格206
抗战前期的戏剧210
第五节 抗战前期的戏剧创作210
夏衍的剧作216
宋之的的《雾重庆》221
阳翰笙的《天国春秋》224
于伶的剧作226
第六节 抗战前期的小说和报告文学230
抗战前期的小说230
张天翼的小说233
沙汀的小说239
艾芜的小说244
报告文学的新崛起248
丘东平及其创作249
骆宾基、周立波、周而复、沙汀等人的报告文学创作251
第十一章 郭沫若后期的生活和创作255
第一节 郭沫若后期的生活道路255
流亡异国的战士255
精诚抗日的表率257
民主运动的先锋260
文化战线的旗帜261
第二节 诗歌和散文创作262
《战声集》262
《蜩螗集》266
散文创作272
为现实斗争服务的历史剧274
第三节 戏剧创作274
郭沫若历史剧的主要特点275
历史剧《屈原》284
屈原和人民群众的形象286
对楚国统治集团的描写291
《屈原》的艺术特色292
《屈原》的意义295
第十二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99
第一节 党的整风运动和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299
党的整风运动300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301
第二节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基本内容及其伟大意义304
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305
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308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310
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312
关于文艺批评标准问题313
《讲话》的伟大意义315
第三节 文艺整风运动的深入和革命文艺的发展316
对王实味的斗争317
《讲话》在解放区的深入贯彻322
革命文艺的发展323
秧歌剧运动329
第一节 解放区的戏剧运动和创作329
第十三章 新的人民的文艺329
旧剧改革331
话剧创作334
话剧《同志,你走错了路!》335
歌剧《白毛女》338
喜儿的形象340
杨白劳及其他人物形象341
《白毛女》的艺术特点343
《白毛女》的意义345
第二节 解放区的诗歌创作346
诗歌创作的崭新面貌346
长诗反映的社会现实350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350
王贵的形象353
李香香的形象354
长诗的艺术特点355
阮章竞的《漳河水》357
田间的《赶车传》361
张志民的《王九诉苦》和《死不着》363
第三节 解放区的小说创作364
表现新主题、描写新人物的小说364
孙犁的小说369
刘白羽的小说372
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374
草明的《原动力》376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377
肖祥的形象379
革命农民的形象380
长篇的艺术特色384
第四节 赵树理和他的小说385
生活和创作道路385
农村伟大变革的反映388
历史变革中的婚姻、家庭问题392
新事物中的落后面396
大众化风格398
生活和创作道路407
第五节 丁玲和她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407
早期的创作410
左翼十年的文学活动412
在陕北解放区和延安文艺整风后的文学活动414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416
农村土地改革的真实反映417
长篇的主要人物形象421
长篇对阶级敌人的描写425
长篇的艺术特色426
第六节 解放区的报告文学创作430
报告文学创作430
刘白羽的报告文学432
华山的报告文学434
周而复的报告文学436
第十四章 国统区的文学439
第一节 国统区的文艺运动439
压迫中奋战成长的文艺439
《讲话》在国统区的传播和影响443
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445
对“自由主义”政治、文艺思想的批判454
第二节 国统区的戏剧创作459
国统区的戏剧创作459
夏衍的《法西斯细菌》460
陈白尘的《岁寒图》和《升官图》463
第三节 国统区的诗歌创作471
国统区的诗歌创作471
《马凡陀的山歌》471
臧克家的讽刺诗480
“七月派”的诗歌485
第四节 国统区的小说创作488
国统区的小说创作488
沙汀的小说489
老舍的《四世同堂》493
巴金的《寒夜》499
回顾过去,瞻望未来——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