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脑血管病影像学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脑血管病影像学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0115003.jpg)
- 王拥军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0309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脑血管疾病-影像诊断-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脑血管病影像学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1
一、超急性期脑梗死2
(一)检查方法选择原则2
(二)影像检查目的3
(三)影像检查流程4
(四)CT一站式检查模式4
(五)MR一站式检查模式29
(六)CT/MR混合式检查模式44
(七)诊断报告基本要求45
二、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脑梗死45
(一)检查方法选择原则45
(二)影像检查目的46
(三)CT检查46
(四)MR检查47
(五)图像解读48
(六)诊断报告基本要求52
第二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55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55
(一)检查方法选择原则55
(二)影像检查目的55
(三)影像检查流程55
(四)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基本要求56
(五)图像解读61
(六)诊断报告基本要求65
二、缺血性脱髓鞘改变66
(一)检查方法选择66
(二)影像检查目的66
(三)影像检查流程66
(四)图像解读67
(五)诊断报告基本要求73
第三章 脑出血74
一、急性期脑出血74
(一)检查方法选择原则74
(二)影像检查目的75
(三)CT检查75
(四)MR检查76
(五)图像解读76
(六)诊断报告基本要求86
二、非急性期脑出血86
(一)检查方法选择原则86
(二)影像检查目的87
(三)CT/MR扫描基本要求87
(四)图像解读87
(五)诊断报告基本要求95
第四章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97
(一)检查方法选择原则98
(二)影像检查目的98
(三)影像检查流程98
(四)CT检查99
(五)MRI检查模式101
(六)图像解读102
(七)诊断报告基本要求111
第五章 脑血管畸形114
一、动静脉畸形114
(一)检查方法选择原则114
(二)影像检查目的115
(三)CT检查115
(四)MR检查116
(五)DSA检查117
(六)图像解读117
(七)诊断报告基本要求119
二、硬脑膜动静脉漏120
(一)检查方法选择原则120
(二)影像检查目的120
(三)影像检查121
(四)图像解读121
(五)诊断报告基本要求125
三、脑静脉畸形125
(一)检查方法选择原则125
(二)影像检查目的126
(三)影像检查流程126
(四)图像解读126
(五)报告基本要求127
四、海绵状血管瘤128
(一)检查方法选择原则128
(二)影像检查目的128
(三)影像检查流程129
(四)图像解读129
(五)诊断报告基本要求131
第六章 动脉瘤132
一、单纯动脉瘤132
(一)检查方法选择原则133
(二)影像检查目的133
(三)影像检查流程133
(四)CT检查133
(五)MR检查135
(六)DSA检查139
(七)诊断报告基本要求143
二、动脉瘤合并出血143
(一)检查方法选择原则144
(二)影像检查目的144
(三)影像检查流程144
(四)CT检查145
(五)MR检查145
(六)DSA检查模式147
(七)诊断报告基本要求148
第七章 其他脑血管病149
一、概述149
(一)大动脉炎149
(二)颅内血管炎150
(三)CAA150
(四)CADASIL150
(五)Moyamoya病150
二、影像学检查151
(一)检查方法选择原则151
(二)影像检查目的151
(三)CT检查模式152
(四)MRI检查模式153
(五)图像解读154
(六)诊断报告基本要求165
第八章 特殊结构及功能的影像学评价166
一、脑血管形态的影像学评价166
(一)脑血管解剖166
(二)影像检查方法选择原则174
(三)CT血管成像(CTA)174
(四)MR血管成像(MRA)183
(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188
二、颈动脉血管形态影像评价195
(一)检查方法选择原则196
(二)影像检查目的196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197
(四)影像检查流程197
(五)MRA198
(六)CTA血管造影202
(七)DSA血管造影205
(八)图像解读205
(九)影像报告要求207
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评价208
(一)影像检查目的208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208
(三)扫描技术208
(四)常用扫描程序及参数209
(五)图像解读209
(六)影像报告要求215
四、颈动脉管壁切应力MRI评价216
(一)简介216
(二)MR检查目的216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216
(四)扫描程序及参数217
(五)图像后处理219
(六)图像解读224
(七)影像报告要求224
五、吞咽功能的fMRI评价225
(一)基本原理225
(二)功能磁共振检查226
(三)图像解读及影像报告要求227
六、脑白质纤维束MRI评价227
(一)DTI基本原理229
(二)白质纤维束成像230
(三)图像解读及影像报告231
七、脑血管储备功能的CT评价233
(一)脑血管储备功能的途径及代偿过程的分期233
(二)血管扩张激发试验235
(三)CT灌注评估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应用236
(四)图像解读239
(五)影像报告要求239
八、脑梗死前期脑局部低灌注影像学评价239
(一)影像检查目的244
(二)影像检查244
(三)CT检查244
(四)MR检查245
(五)图像解读245
(六)诊断报告基本要求265
九、血管内膜剥脱/溶栓/支架置入治疗后影像学评价270
(一)影像检查目的270
(二)检查方法选择及流程270
(三)影像学检查流程及基本要求272
(四)图像解读279
(五)诊断报告基本要求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