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法的正当性与制度选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胡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80247170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法的正当性与制度选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环境法正当性与制度选择的缘起1
第一节 研究环境法正当性和制度选择的意义和方法1
一、研究环境法正当性和制度选择的意义1
二、研究环境法正当性和制度选择的方法4
第二节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5
一、技术论6
二、制度论7
三、文化论9
第三节 环境问题应对策略11
一、法律和道德、宗教的比较11
二、环境法及其正当性和制度选择18
第二章 环境法正当性论证诸理论的局限22
第一节 环境权理论24
一、环境权理论简述24
二、对环境权理论的评论26
第二节 环境伦理学29
一、一种环境法的生态伦理基础说以及对其的质疑29
二、对利他的环境法伦理基础的评论30
第三节 经济学理论34
一、环境法的经济学基础34
二、对环境法经济学基础的评论39
第四节 环境公平理论41
一、环境公平理论41
二、对环境公平理论的评论45
第三章 环境法正当性论证的法理基础46
第一节 法律正当性论证的路径46
一、契约论46
二、自然法理论48
三、人权理论51
第二节 人的需求和法律55
一、个人需要和利益冲突55
二、国家、法律和利益冲突59
第三节 正义理论62
一、正义的概念62
二、正义的内容65
三、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67
四、正义的分配原则69
第四节 法律对利益冲突的解决之道74
一、权利的本质——自由或利益74
二、分配权利和义务是解决利益冲突的基本手段83
第四章 自然资源权和排污权的分配92
第一节 环境资源的分类93
一、环境资源的一般性分类93
二、最具法律意义的环境资源的分类96
第二节 设立自然资源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98
一、设立自然资源权的必要性98
二、设立自然资源权的前提条件103
三、设立自然资源权的可能性107
第三节 自然资源权的正当性114
一、私有财产权的正当性114
二、非私有财产权的正当性116
第四节 自然资源权的分配120
一、自然资源所有权的分配120
二、自然资源用途的确定125
三、自然资源开发权的分配128
四、对原住民的利益保护133
第五节 排污权及其分配137
一、排污权的概念及其性质137
二、排污权的分配139
第五章 环境安全和环境资源法律义务142
第一节 环境安全142
一、环境安全142
二、环境安全成为公共利益145
第二节 环境安全的分配和程度149
一、环境安全的分配149
二、环境安全的程度150
第三节 分配环境资源法律义务的原则152
一、确定环境资源法律义务主体的原则153
二、消费者不应该承担主要的环境资源法律义务159
三、确定环境资源法律义务程度的比例原则163
第四节 国家的环境资源法律义务164
一、国家的环境资源法律义务164
二、国家履行积极的环境资源法律义务的方式168
第六章 基本环境权——国家环境法律义务的度量标准171
第一节 环境权的提出和环境权的概念172
一、环境权的提出172
二、环境权的概念173
第二节 环境权的国际法和国内法实践181
一、环境权在国际法上的实践181
二、环境权在国内法上的实践181
第三节 基本环境权与国家环境资源法律义务185
一、环境权情结185
二、基本环境权和国家环境资源积极环境义务188
第四节 基本环境权的公权化195
一、基本环境权制度化的主要途径是公权化195
二、基本环境权公权化的条件198
第七章 个人环境资源法律义务:一个制度选择的视角206
第一节 设定私法义务为主的优先性和局限206
一、设定私法义务的优先性206
二、设定私法义务的局限209
第二节 个人公法义务的正当性论证213
一、个人公法义务的正当性213
二、是市场还是管制——一个产权的角度219
三、是市场还是管制——一个自由的角度221
第三节 设定个人环境资源法律义务的制度工具223
一、事后救济——侵权法或普通法责任223
二、市场力227
三、管制236
四、社会保险241
五、公众参与243
第四节 制度选择246
一、各具体制度工具的优劣246
二、制度工具的选择251
余论261
后记273
参考文献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