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转型社会中的系统变革:中国行政发展30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转型社会中的系统变革:中国行政发展30年
  • 沈亚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106102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498页
  • 主题词:行政管理-政治体制改革-概况-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转型社会中的系统变革:中国行政发展30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历史转折点上的战略决策2

二、适应经济体制转轨的行政发展4

三、关于行政发展的反思和展望8

第一章 传承与嬗变:行政理念创新15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理念16

一、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环境16

二、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理念19

第二节 社会转型要求创新行政理念23

一、社会转型:当代中国行政理念创新的动力和方向24

二、适应社会转型要求的行政理念25

第三节 新时期行政理念的协调发展35

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5

二、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36

三、正确处理现代行政理念与传统行政理念的关系38

四、开展有效的传播沟通39

第二章 跨越“死一乱”循环:中央与地方行政体制调整42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43

一、改革开放初期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的背景43

二、改革开放初期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思路44

三、改革开放初期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措施47

四、改革开放初期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成效53

第二节 转型期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尝试55

一、转型期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背景55

二、转型期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思路57

三、转型期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措施59

第三节 新世纪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发展65

一、新世纪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时代背景65

二、新世纪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思路66

三、新世纪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措施69

第三章 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职能转变80

第一节 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基本考察82

一、政府职责的范围与实现方式82

二、政府职能重心89

第二节 政府职能转变的启动及成效90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酝酿阶段90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启动阶段92

三、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开端94

四、政府职能转变起始阶段所取得的成效96

第三节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98

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及其问题99

二、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101

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互动104

四、《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及其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推动107

第四节 服务型政府理念引导下的政府职能转变111

一、以服务型政府为导向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性112

二、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所取得的成就115

三、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途径117

第四章 走出“精简一膨胀”困境:行政机构改革126

第一节 旧体制下行政机构发展的回顾127

一、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初始时期127

二、全面经济建设时期128

三、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29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行政机构改革的积极推进130

一、改革开放初期行政机构改革130

二、行政机构改革缺乏成效的归因分析133

三、行政机构改革的新思维135

四、行政机构改革的深化139

第三节 世纪之交行政机构改革的新发展140

一、1998年行政机构改革140

二、2003年行政机构改革145

第四节 改革开放30年来行政机构改革的思考149

一、深化机构改革应该坚持的原则149

二、深化机构改革应当具备的条件150

三、行政机构改革的经验151

四、对未来行政机构改革的展望154

第五章 从““传统”到“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变革159

第一节 关于中共党代会决策体制改革思路的沿寻160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共产党决策体制的发展历程160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关于决策体制的探索162

三、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完善决策体制的实践166

第二节 中国政府改革行政决策体制的实践168

一、行政决策体制改革的实践及其成就168

二、深圳的“行政三分”实践170

三、我国行政决策体制存在的问题173

第三节 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机制的建设与发展176

一、健全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机制176

二、建立行政决策科学化的保障机制180

三、健全行政决策的法律规范182

第六章 建设现代公职人员队伍:干部人事制度变迁186

第一节 中共十三大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187

一、1978年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尝试与探索187

二、中共十三大与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190

三、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大意义193

第二节 公务员制度试点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4

一、公务员制度的试点工作194

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实施199

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中的问题202

第三节 公务员制度的完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6

一、突破—新法旧例之比较208

二、对我国公务员制度未来的展望216

第七章 走上依法治国之路:现代行政法治发展228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与治国方略转变的启动229

一、法治与人治之争—探知法治的意涵229

二、经济体制改革—时代选择法治234

三、依法治国方略的酝酿—对体制变革的回应241

第二节 中共十五大报告与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折244

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244

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折:从法制到法治250

三、依法治国与行政法治253

第三节 社会主义行政法治建设的新发展259

一、法治的新发展:从行政国走向法治国259

二、行政执法方式的革新:从权力到权利261

三、行政权监控方式的改进:从事后监督到全面规范265

第八章 让阳光照亮政府:政务公开建设271

第一节 政务公开与公民知情权272

一、政务公开制度的法理基础和宪法依据272

二、政务公开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实践历程276

三、实施政务公开制度的意义280

第二节 地方和中央政务公开立法的实践282

一、地方政府政务公开建设概况282

二、地方政府政务公开立法文本分析284

三、地方政府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288

四、《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及其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统一295

第三节 政务公开的前景展望299

一、观念更新299

二、法律保障300

三、制度完善304

第九章 办公室生产力的提高:行政方法技术更新311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与政府管理312

一、信息技术革命312

二、政府管理317

三、信息技术革命对于政府管理的意义320

第二节 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运用322

一、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运用的历程322

二、信息技术运用在政府管理中取得的成绩327

第三节 信息技术运用的问题与展望338

一、信息技术运用的问题338

二、信息技术运用的展望347

第十章 打造新时期政府合法性基础:反腐倡廉实践353

第一节 社会转型期腐败现象分析354

一、转型期腐败产生的社会背景354

二、腐败的含义、分类及其成因分析356

三、中央领导反腐败的论述361

第二节 转型期腐败现象与反腐败的制度建设368

一、腐败现象考察368

二、改革开放后的反腐败制度发展372

第三节 廉政建设中的问题与展望382

一、廉政建设中的问题382

二、廉政建设的未来展望388

第十一章 规范制约权力:行政监督系统建设396

第一节 关于权力制约的分析与设计397

一、权力与行政权力397

二、行政权力与行政监督399

三、社会转型期关于行政监督的顶层设计402

第二节 关于行政监督立法405

一、自律机制406

二、他律机制418

第三节 行政监督的问题与对策431

一、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431

二、创新行政监督机制,完善我国行政监督433

三、加强行政监督,推行行政问责制435

第十二章 奠定规范高效的庶政之基:公共财政制度改革442

第一节 从“大锅饭”到“分灶吃饭”再到“分税制”443

一、统收统支的“大锅饭”阶段444

二、财政包干的“分灶吃饭”阶段449

三、“分税制”阶段451

第二节 预算体制的改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458

一、我国预算体制改革的历史发展458

二、我国预算体制改革的简要评价464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465

第三节 政府采购制度470

一、政府采购与政府采购制度470

二、政府采购制度的历史发展471

三、政府采购制度的绩效评价474

后记4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