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俊祥,吕红平,包芳著 著
- 出版社: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60091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人口出生率-性别-比例-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一、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是我国现阶段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1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3
三、学术界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化5
第二节 研究意义6
一、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需要6
二、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的需要7
三、促进妇女发展和社会性别平等的需要8
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8
第三节 研究状况综述9
一、国外研究状况10
二、国内研究状况13
第四节 研究思路21
一、研究视角22
二、研究方法25
三、相关概念界定26
四、研究框架29
第二章 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过程31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前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正常31
一、1953年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31
二、1964年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34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38
一、1982年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38
二、1990年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40
三、2000年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42
四、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出生人口性别比44
五、2010年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45
第三章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主要特征48
第一节 低生育水平下的持续升高48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与总和生育率变化情况49
二、低生育水平下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理论分析50
第二节 农村高于城镇的显著城乡差异52
一、分年份比较53
二、分省区比较57
三、两类地区比较58
第三节 东高西低的地区梯度差异59
一、省际差异60
二、地域差异64
三、生育政策与地区差异67
第四节 复杂多变的民族差异70
一、各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比较71
二、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比较74
第五节 异常显著的胎次差异82
一、出生人口性别比与生育胎次的关系83
二、不同胎次出生性别比与上一胎次生育性别的关系87
三、分城乡不同胎次出生性别比比较88
四、韩国的启示89
第四章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形成原因92
第一节 传统生育文化92
一、传统生育文化的形成93
二、传统生育文化及其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影响97
第二节 经济因素101
一、经济发展水平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101
二、经济因素与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关系105
三、农村经济改革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影响108
第三节 社会因素111
一、社会性别不平等111
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115
第四节 生育管理117
一、计划生育政策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影响117
二、计划生育管理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影响123
三、生育技术管理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影响124
第五章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社会经济影响134
第一节 对女性发展的危害134
一、对女童生存与发展权的严重侵害135
二、对女性健康与发展权利的侵害147
第二节 对人口发展的影响156
一、对男性择偶拥挤的影响157
二、男性择偶拥挤对婚姻模式带来的影响与后果163
三、对人口发展的长远影响166
第三节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69
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70
二、对社会稳定的影响174
三、对伦理道德建设的影响177
四、对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影响182
五、对社会保障机制带来的挑战183
第六章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综合治理189
第一节 加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191
一、转变观念 提高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自觉性192
二、倡导性别平等 改革婚居模式194
三、积极倡导和推动平等、民主、文明的家庭文化建设196
第二节 促进性别平等 改善妇女地位200
一、完善法律法规 实现法律层面的性别平等201
二、强化性别意识 将社会性别纳入决策主流205
三、倡导性别平等 消除就业领域的性别歧视210
第三节 完善利益导向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211
一、帮助女孩家庭解决现实生活困难和未来养老的后顾之忧212
二、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214
三、尽快帮助女孩家庭脱贫致富217
第四节 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工作机制218
一、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218
二、不断健全以社区为中心的综合服务机制223
三、依法加大查处和打击“两非”力度227
主要参考文献231
后记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