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梦残干戈 春秋军事历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梦残干戈 春秋军事历史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086562.jpg)
- 黄朴民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岳麓书社
- ISBN:978755380121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93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505页
- 主题词:军事史-研究-中国-春秋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梦残干戈 春秋军事历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势19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政治发展主线20
一、春秋前期的政治主流21
二、春秋后期的政治特色24
第二节 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26
一、铁器的使用和农业的发展26
二、手工业的进步和商业的渐趋发达29
三、社会生产关系的初步变革33
第三节 变化递嬗中的社会政治制度35
一、列国中央官制的概貌35
二、“国”“野”制的保留与郡、县的产生39
三、促成世官世禄制没落新因素的出现42
第四节 社会思潮的崭新气象44
一、私学的初兴44
二、哲学、政治思潮的时代特色46
第五节 社会发展大势与军事的关系54
第二章 演变之中的军事制度(上)59
第一节 军事领导体制60
一、军事统御领导权限的下移趋势60
二、军将命卿制与文武分职的萌芽69
第二节 武装力量体制76
一、“兵农合一”制与常备军制的并存76
二、中央军与地方武装80
三、族军与“私属”83
第三节 军队兵种以及编制88
一、以车、步兵为主体的兵种构成88
二、军队编制的变化94
第三章 演变之中的军事制度(下)103
第一节 兵役制度和扩军狂潮104
一、兵役制度104
二、各国的扩军及其背景110
第二节 军事训练制度与军事法规116
一、军事训练以及相关制度116
二、军纪军法122
三、指挥信号126
第三节 军事后勤保障制度128
一、军赋的征发和改革128
二、“取用于国”的武器装备管理制度132
三、以战养战为特色的粮食补给134
第四章 武器装备与作战方式137
第一节 武器装备的概况138
一、刺杀格斗兵器138
二、抛射兵器143
三、防护兵器145
四、战车及其他147
第二节 战争观念的变革与作战方式的进步152
一、“军礼”传统的延续152
二、“诡诈”为特色的战争指导观念的形成157
三、车步作战战术的发展161
第五章 列国的兵要地理及其对战略格局嬗变的影响169
第一节 主要列国的兵要地理环境170
一、周170
二、晋171
三、楚172
四、齐173
五、秦175
六、郑、宋176
七、鲁、卫177
八、陈、蔡、许179
九、燕、曹180
十、吴、越180
第二节 列国兵要地理对战略格局嬗变的影响182
一、中原边缘国家的优越战略环境182
二、中原腹心诸侯国的被动战略态势185
三、兵要地理对各国战略关系的制约188
第六章 郑国的兴起与齐桓公的霸业191
第一节 郑国的勃兴192
一、郑国崛起的背景192
二、郑国初霸活动中的谋略运用196
第二节 繻葛之战202
一、周郑矛盾的高度激化202
二、繻葛之役的过程204
三、周、郑两军作战指导得失及战后态势206
第三节 齐桓公图霸的历史契机208
一、齐桓公霸业的渊源和背景208
二、齐桓公即位与管仲的改革211
第四节 齐、鲁长勺之战216
一、齐、鲁矛盾的由来216
二、长勺之战的经过218
三、鲁军取胜的原因和长勺之战的意义219
第五节 齐桓公的辉煌霸业221
一、兼灭小国,增强实力221
二、主持盟会,开创霸业222
三、北抗戎狄,救燕、迁邢、存卫225
四、召陵之盟,南阻强楚227
五、葵丘之会,霸业极盛229
第六节 齐桓公争霸战争的特色及地位231
一、齐桓公争霸战争的基本特色231
二、齐桓公争霸战争的历史地位233
第七章 城濮之战与晋文公取威定霸237
第一节 宋襄公图霸追求的破灭238
一、楚国势力的北上与宋襄公谋图霸业238
二、泓水之战240
第二节 晋文公图霸前的晋国244
一、晋国的统一244
二、晋献公的文治与武功246
三、晋国内乱与重耳出奔248
第三节 晋文公的图霸战争准备253
第四节 城濮之战258
一、楚军北上与晋军的对策258
二、晋军夺取战略主动的军事、外交行动260
三、城濮决战263
第五节 城濮之战简评267
第八章 晋楚对中原霸权的长期角逐(上)271
第一节 崤之战与秦、晋关系的破裂272
一、城濮之战前后秦、晋关系的变化272
二、秦、晋崤之战275
三、崤之战简评277
四、崤之战后秦、晋两国的长期争战279
第二节 邲之战与楚庄王争霸283
一、晋国战略优势地位的逐渐丧失283
二、楚国势力复苏与楚庄王的图霸方略286
三、晋、楚邲之战291
四、邲之战简评296
第三节 晋、齐鞍之战298
一、邲之战后晋国的处境与景公图谋复兴298
二、鞍之战301
三、鞍之战简评305
第九章 晋楚对中原霸权的长期角逐(下)309
第一节 秦、晋麻隧之战310
一、鞍之战后晋国战略环境的继续改善310
二、秦、晋麻隧之战313
第二节 晋、楚鄢陵之战317
一、鄢陵之战的起因与作战经过317
二、鄢陵之战简评322
第三节 晋悼公复霸与三驾之役325
一、晋国内乱与悼公继立325
二、晋悼公复霸的政治、外交、军事措施328
三、三驾之役333
四、三驾之役简评337
第四节 齐、晋互相攻伐与晋、楚弭兵339
一、齐、晋平阴之战339
二、晋国栾氏之乱与齐庄公攻晋342
三、弭兵大会与晋、楚平分霸权345
第十章 吴楚相争与柏举之战351
第一节 吴、楚争夺江淮流域的长期战争352
一、吴国的崛起与吴、晋结盟352
二、吴、楚对江淮流域的争夺战355
第二节 柏举之战前夕的吴国战略指导362
一、吴王阖闾的自立及其革新362
二、吴疲楚误楚、翦楚羽翼的战略策略运用366
第三节 吴、楚柏举之战372
一、吴师全面伐楚的战略契机372
二、柏举决战373
三、吴军入郢后的战局变化377
第四节 柏举之战简评381
第十一章 吴越战争385
第一节 吴、越在东南地区的长期角逐386
一、越国的兴起和对吴国的军事威胁386
二、吴国的战略转移与吴、越槜李之战389
三、吴大破越国的夫椒之战393
四、越国的复兴措施与对吴策略398
第二节 越灭吴之战404
一、吴、齐艾陵之战404
二、黄池之会与越军袭击吴都408
三、笠泽之战与越军占领姑苏413
第十二章 走向成熟的军事思想419
第一节 《左传》的军事思想420
一、关于《左传》的一般情况420
二、《左传》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422
三、《左传》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地位425
第二节 《老子》的军事思想430
一、《老子》的成书年代及其思想体系430
二、《老子》军事思想的内容及其特色434
第三节 孔子的军事思想441
一、孔子的生平及其思想体系441
二、孔子军事思想的内涵及其意义444
第四节 伍子胥与范蠡的军事思想451
一、伍子胥的军事思想451
二、范蠡的军事思想456
第十三章 孙子与《孙子兵法》463
第一节 孙子的生平及其著述464
一、孙子的生平业绩464
二、《孙子兵法》的真伪及其流传467
第二节 博大精深的《孙子》军事思想474
一、《孙子兵法》的哲学基础474
二、《孙子兵法》的战争观理论477
三、《孙子兵法》的治军思想479
四、《孙子兵法》的制胜之道481
第三节 《孙子兵法》的地位与影响487
一、《孙子兵法》对中国兵学发展的影响487
二、《孙子兵法》在非军事领域的影响490
三、《孙子兵法》走向世界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