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商务信用下的供应链激励协调与策略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商务信用下的供应链激励协调与策略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1082048.jpg)
- 刘涛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040916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70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185页
- 主题词:供应链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商务信用下的供应链激励协调与策略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问题的提出2
1.1.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2
1.1.2 供应链中商务信用的提出3
1.2 选题意义5
1.2.1 理论意义6
1.2.2 现实意义6
1.3 文献综述7
1.3.1 供应链协调7
1.3.2 商务信用下的供应链协调15
1.3.3 供应链中的信用研究21
1.3.4 商务信用下供应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评价22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23
1.4.1 研究思路23
1.4.2 研究内容24
1.4.3 组织结构25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27
1.5.1 研究方法27
1.5.2 创新点27
2 商务信用下供应链激励协调的理论基础29
2.1 供应链合同30
2.1.1 供应链合同的概念31
2.1.2 供应链合同的成因31
2.1.3 供应链合同的协调机制33
2.1.4 供应链合同的构成要素34
2.1.5 供应链合同模型的构成要素36
2.2 供应链库存协调36
2.2.1 供应链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37
2.2.2 供应链库存协调方式38
2.2.3 供应链库存协调战略与策略39
2.3 供应链中的商务信用44
2.3.1 商务信用的界定45
2.3.2 商务信用的理论体系45
2.3.3 供应链中商务信用的构成49
2.3.4 供应链中的信用交易50
2.4 本章小结51
3 商务信用下的供应链激励协调机制研究53
3.1 问题的描述55
3.1.1 研究假设55
3.1.2 建模符号55
3.2 模型的建立56
3.2.1 非商务信用下的模型56
3.2.2 商务信用下的模型56
3.3 合同参数的设定58
3.3.1 参数Q的范围59
3.3.2 参数M的范围59
3.4 合同的效率和灵活性59
3.5 协调机制60
3.5.1 基于Shapley值法的协调策略61
3.5.2 基于相同利润增长率的协调策略63
3.5.3 综合收益协调策略63
3.6 数值算例67
3.7 本章小结72
4 信用交易下损耗性商品的销售与订购博弈73
4.1 损耗性商品概述75
4.1.1 损耗性商品75
4.1.2 损耗性商品的库存性质75
4.2 信用交易下基于线性需求的损耗性商品的销售与订购博弈76
4.2.1 研究假设76
4.2.2 建模符号77
4.2.3 斯坦博格博弈模型78
4.2.4 数值算例83
4.3 信用交易下基于指数需求的损耗性商品的销售与订购博弈86
4.3.1 斯坦博格博弈模型87
4.3.2 数值算例91
4.4 信用交易下基于零售商竞争的损耗性商品的销售与订购博弈94
4.4.1 斯坦博格博弈模型95
4.4.2 数值算例102
4.5 本章小结106
5 多阶段信用支付变动条件下的EOQ研究107
5.1 资金流的时间价值109
5.2 问题的提出110
5.3 模型的建立111
5.3.1 研究假设111
5.3.2 建模符号112
5.3.3 模型的建立112
5.4 模型的最优化条件分析117
5.5 最优订货周期和支付策略的决定119
5.6 数值算例121
5.7 本章小结123
6 供应链中信用交易的演化博弈分析125
6.1 问题的提出127
6.2 演化博弈论概述129
6.2.1 演化博弈论的产生与发展129
6.2.2 演化博弈理论的特征130
6.3 问题描述131
6.4 模型的假设、符号及其建立133
6.5 模型的演化与稳定策略134
6.6 数值分析140
6.7 本章小结142
7 总结及展望145
7.1 总结146
7.1.1 本书的研究成果146
7.1.2 本书的局限性147
7.2 展望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