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宪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汪进元主编;汪新胜,张扩振执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6166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176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民主协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宪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协商民主的理论体系1
第一节 协商民主的理论类型1
一、“双轨”协商民主与“单轨”协商民主1
二、单一公共理性的协商民主与多元公共理性的协商民主6
三、价值预设型协商民主与价值待定型协商民主9
四、激进型协商民主与补强型协商民主11
五、政治主体之间的协商民主和民众参与的协商民主12
第二节 协商民主的价值诉求14
一、共和主义民主的价值诉求14
二、自由主义民主的价值诉求16
三、协商民主的价值超越20
第二章 西方宪法中的协商民主制度:经验与借鉴25
第一节 协商民主与宪法运行28
一、制宪程序中的协商民主28
二、修宪程序中的协商民主38
三、护宪程序中的协商民主50
四、总结与启示59
第二节 协商民主与权力制约63
一、立法程序中的民主协商63
二、议会与政府两权制约中的民主协商68
三、议会、政府与法院三权制约中的民主协商76
四、总结与启示82
第三节 协商民主与地方自治83
一、居民之间的民主协商83
二、团体与政府之间的民主协商97
三、地方政府间的民主协商100
四、总结与启示104
第三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理论诠释108
第一节 特色理论的中国之旅108
一、清末政府统治时期的“中体西用”论108
二、南京政府统治时期的“中国本位”论110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中国特色”论112
第二节 中西对比下协商民主的中国特色113
一、概念侧重差异:民主抑或协商?113
二、思想渊源分野:自由主义与儒家学说之别117
三、协商主体区别:民众协商还是精英协商?121
四、目标绩效不同:偏好转变或者聚合民意124
第三节 制宪过程中协商民主的中国特色127
一、协商民主制宪的优势及主要模式127
二、1912年制宪:精英协商——人民缺位模式130
三、1954年制宪:精英协商——人民参与模式135
四、两种协商民主制宪模式的异同及原因分析139
第四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定位分析142
一、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制约因素142
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政策定位145
三、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学理定位149
第四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宪法路径151
第一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路径依赖151
一、党的领导和稳定的政治秩序:协商民主的政治保障151
二、开放的公民社会和活跃的公民组织:协商民主的社会保障158
三、健全的程序法制和畅通的民主渠道:协商民主的法治保障166
第二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现进路173
一、从党内协商民主到人民协商民主173
二、从基层协商民主到高层协商民主181
三、从体制外协商民主到体制内协商民主187
四、从非正式协商民主到法治化协商民主192
第五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宪法原则197
第一节 民主集中制原则197
一、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含义197
二、民主集中制的由来: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198
三、民主集中制的发展:作为宪法原则的民主集中制199
四、民主集中制的完善:集中与民主协商的辩证关系201
第二节 程序正当原则206
一、程序正当的基本内涵206
二、协商民主程序的正当性要素207
三、正当程序的协商功能211
第三节 平等保护原则215
一、平等保护原则:起源与嬗变215
二、协商民主中的平等保护:内涵与功能218
三、中国协商民主中的平等保护:问题与出路220
第四节 公共利益原则223
一、公共利益的理论之争223
二、公共利益的实践困境:实体判断还是程序控制224
三、作为协商民主的公共利益原则228
四、协商程序中的公共利益之保障231
第六章 中国宪法中的协商民主制度:现状与展望232
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协商民主232
一、政治协商会议的理论定位232
二、执政党与参政党民主协商的传统形式238
三、执政党与参政党民主协商的现代转换241
第二节 “一国两制”与两岸三地的民主协商246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涵义246
二、港澳回归的协商民主经验249
三、两岸关系的协商民主现状252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协商民主261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协商之意261
二、立法程序中的民主协商264
三、代表选举中的民主协商267
四、人大监督中的民主协商269
第四节 民间自治组织中的协商民主270
一、民间自治组织的形成与分类270
二、民间自治组织内部的民主协商274
三、民间自治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民主协商276
第五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制度展望279
一、多元立体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279
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法治化283
第七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协商型司法建构288
第一节 协商型司法的提出288
一、传统司法制度的二律悖反289
二、转型社会对司法的新需求293
三、法的发展规律对司法的协同化要求295
第二节 协商型司法的理论基础297
一、协商型司法的理论支点:协商民主297
二、协商型司法的证成逻辑301
三、协商型司法的概念和意义307
第三节 中国特色协商型司法的制度建构319
一、协商型司法的宪法传导制度319
二、协商型司法的民意反馈制度322
三、协商型司法的个案调处制度324
参考文献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