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应用翻译研究 原理、策略与技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应用翻译研究 原理、策略与技巧
  • 方梦之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63106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161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翻译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应用翻译研究 原理、策略与技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翻译研究概述1

1.1翻译理论2

1.1.1翻译的“理论化”2

1.1.2“一分为三”3

1.2认识翻译4

1.2.1先贤之见5

1.2.2当代之说7

1.3译学的“一体三环”8

1.3.1译学本体10

1.3.2“一环”10

1.3.3“二环”13

1.3.4“三环”14

1.4翻译的价值17

1.4.1社会文化价值17

1.4.2美学价值19

1.4.3学术价值19

1.5多重转向20

1.5.1语言学使翻译研究走向科学20

1.5.2多学科充实翻译学方法21

1.5.3文化转向推动翻译研究22

1.5.4认知观重塑翻译的精神属性22

1.6翻译研究的途径23

1.6.1后语言学途径24

1.6.2功能途径24

1.6.3文化途径25

1.6.4生态学途径26

1.6.5社会学途径26

1.6.6认知途径27

1.6.7社会符号学途径28

1.6.8翻译学途径28

第二章 市场、职业化与伦理32

2.1翻译市场32

2.1.1市场的孕育33

2.1.2翻译服务34

2.1.3本地化35

2.1.4翻译规范与标准36

2.1.5市场的初级阶段38

2.2翻译职业化39

2.2.1翻译职业化的内涵40

2.2.2组织保障41

2.2.3以专业翻译为主体42

2.2.4信息技术的支持43

2.2.5资格考试认证44

2.3翻译伦理46

2.3.1一般概念47

2.3.2职业技能48

2.3.3专业期待49

2.3.4服务意识51

2.3.5译德52

第三章 应用翻译的特点与原则56

3.1应用翻译的性质57

3.1.1国外的分类研究57

3.1.2应用翻译的范围58

3.2.应用翻译的特点59

3.2.1信息性60

3.2.2劝导性60

3.2.3匿名性61

3.2.4时效性62

3.3应用翻译的目的性原则62

3.3.1翻译目的论62

3.3.2翻译目的的贯彻64

3.4应用翻译的理论原则67

3.4.1实践性67

3.4.2对策性67

3.4.3功能性68

3.4.4系统性68

3.4.5综合性69

3.5应用翻译的实践原则69

3.5.1达旨70

3.5.2循规73

3.5.3共喻75

第四章 应用翻译的理论体系与范畴80

4.1应用翻译研究的定位81

4.1.1霍姆斯的路线图81

4.1.2应用翻译研究的定位82

4.1.3与霍氏应用翻译研究的区别83

4.2应用翻译理论的分层84

4.3宏观研究86

4.3.1本体论87

4.3.2方法论87

4.3.3价值观88

4.3.4认识论89

4.4中观研究89

4.4.1翻译策略90

4.4.2翻译方法90

4.5微观研究91

4.5.1实践经验的归纳91

4.5.2相关理论的支持92

4.5.3随相关学科发展92

4.6特殊研究94

4.6.1分类研究94

4.6.2术语与术语库95

4.6.3本地化与全球化96

第五章 翻译策略98

5.1中观研究的理据98

5.1.1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99

5.1.2翻译策略的发轫与发展100

5.1.3翻译策略的作用101

5.2翻译策略的特征103

5.2.1衔接性103

5.2.2实践性104

5.2.3开放性105

5.2.4可复制性105

5.3翻译策略的要素106

5.3.1理论因子107

5.3.2目的指向107

5.3.3技术因子108

5.4翻译策略的构成109

5.4.1条件型109

5.4.2选择型110

5.4.3组合型111

5.5翻译策略分类111

5.5.1传统型翻译策略112

5.5.2语言学派的翻译策略115

5.5.3文化学派的翻译策略118

5.5.4目的论的翻译策略122

5.5.5实践型翻译策略124

第六章 语言分析131

6.1语际转换131

6.1.1语际转换过程131

6.1.2话语信息的传递134

6.1.3语言单位在转换中的对应135

6.2英汉语言文化对比136

6.2.1语言文化的一般差异137

6.2.2思维和语言的转化140

6.2.3思维方式与语言形式142

6.2.4语言的表里143

6.3英汉句法结构对比145

6.3.1主语与主题146

6.3.2形合与意合147

6.3.3树状与竹状148

6.3.4静态与动态149

6.4逻辑与翻译152

6.4.1有助于理解153

6.4.2有助于分析154

6.4.3有助于表达155

6.4.4有助于校正156

6.5修辞与翻译157

6.5.1词语修辞158

6.5.2句式修辞160

6.5.3篇章修辞162

6.6文体与翻译163

6.6.1译家论文体163

6.6.2口语与书面语165

6.6.3正式语与非正式语166

6.6.4普通语、文学语与专业语167

6.6.5文体的相对性168

第七章 选词炼句172

7.1翻译技巧的不同视角172

7.1.1语法视角173

7.1.2语义认知视角173

7.1.3文化视角174

7.1.4信息技术视角175

7.2语境与选词176

7.2.1语言语境178

7.2.2情景语境179

7.2.3文化语境180

7.3词序安排181

7.3.1时间顺序183

7.3.2逻辑顺序184

7.3.3信息重心184

7.3.4搭配185

7.3.5结构186

7.3.6修辞187

7.4句子结构选择188

7.4.1形式对应189

7.4.2另选主语190

7.4.3重述主题语192

7.4.4形式主语192

7.4.5无灵动词192

7.4.6there be句型193

7.5句子成分连接194

7.5.1形式相同195

7.5.2同中有异196

7.5.3意合到形合196

7.5.4形合到意合197

7.5.5连词词义调整198

7.5.6连接手段调整199

第八章 组段成章201

8.1语段翻译201

8.1.1逻辑关联202

8.1.2段意向心203

8.1.3词语匹配204

8.1.4语段调整206

8.2篇章七性208

8.2.1衔接性208

8.2.2连贯性210

8.2.3意向性212

8.2.4可接受性214

8.2.5语境性216

8.2.6互文性217

8.2.7信息性219

8.3格调与布局221

8.3.1格调221

8.3.2布局223

8.4标题翻译225

8.4.1标题结构226

8.4.2歧义228

8.4.3译法230

第九章 术语与翻译233

9.1术语与概念234

9.1.1专业语境234

9.1.2专义与多义236

9.1.3词的上下义238

9.1.4词的近义239

9.2术语的定名原则241

9.2.1科学性242

9.2.2单义性242

9.2.3系统性243

9.2.4正确性243

9.2.5简明性243

9.2.6稳定性243

9.3术语化244

9.3.1普通语的转化244

9.3.2术语的异化246

9.3.3术语的代称248

9.3.4术语的国际化250

9.3.5术语的隐喻化251

9.4术语的翻译251

9.4.1准确252

9.4.2循规254

9.4.3入行254

9.4.4译法255

第十章 文类与翻译258

10.1分类的途径258

10.1.1按功能分类259

10.1.2目的论的分类259

10.1.3按语境文化分类261

10.1.4按正式程度分类261

10.1.5按正式程度一语域分类262

10.1.6按内容分类263

10.2商务翻译264

10.2.1文本类型265

10.2.2词语特点266

10.2.3翻译举要271

10.3科技翻译274

10.3.1类别与层次274

10.3.2普通科技文体275

10.3.3专用科技文体279

10.3.4翻译举要283

10.4新闻翻译287

10.4.1语言特点288

10.4.2翻译举要292

10.5政论翻译295

10.5.1语言特点295

10.5.2翻译举要297

10.6广告翻译301

10.6.1翻译原则302

10.6.2修辞特点302

10.6.3译法304

10.7旅游翻译307

10.7.1翻译原则308

10.7.2汉英文本对比309

10.7.3翻译举要311

10.8其他文本翻译314

10.8.1法律翻译314

10.8.2公示语翻译316

10.8.3学术翻译317

10.8.4字幕翻译318

第十一章 译品的类别321

11.1全译321

11.2节译322

11.2.1要言不烦323

11.2.2内外有别325

11.2.3避虚译实327

11.3改译328

11.3.1服从政治语境328

11.3.2符合规范制度329

11.3.3顺应民族文化330

11.4编译331

11.4.1语义连贯331

11.4.2分段取义333

11.4.3全文着眼333

11.5摘要(译)336

11.5.1指示性文摘336

11.5.2资料性文摘338

11.5.3资料——指示性文摘343

11.5.4各类文摘344

11.5.5综述摘要346

11.5.6专利文摘347

11.6综译348

11.6.1步骤349

11.6.2综译举例350

第十二章 应用翻译的艺术性356

12.1形象的翻译357

12.1.1直译形象358

12.1.2直译加注361

12.1.3替换形象362

12.1.4解释性翻译362

12.1.5省译形象363

12.2典故的翻译364

12.2.1直译典故365

12.2.2直译加注366

12.2.3意译形象368

12.2.4解释性翻译369

12.2.5其他译法370

12.3辞格的翻译371

12.3.1明喻371

12.3.2暗喻372

12.3.3拟人373

12.3.4排比374

12.3.5押韵374

12.3.6借代376

12.3.7反复376

12.3.8低调陈述377

12.3.9顶真378

12.3.10辞格转换379

附篇:应用翻译的历史与现状381

1历史回顾381

1.1近代以来381

1.2五四前后384

1.3建国以后386

2应用翻译研究387

2.1学术交流389

2.2研究三阶段392

2.3研究特点394

2.4理论建设397

2.5存在问题401

3翻译教学401

3.1教学状况402

3.2教学体制403

3.3翻译学位4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