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森林调查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森林调查技术
  • 廖建国,黄勤坚主编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4519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森林调查-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森林调查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学习情境1 林地测量1

任务1 罗盘仪的林地测量1

项目1 罗盘仪标准地周界测量1

1.1 任务书1

1.2 知识准备2

一、森林资源2

二、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3

三、森林资源调查的概念及分类5

四、森林调查技术的现状7

五、森林调查技术的发展趋势9

六、普通测量的基础知识10

七、罗盘仪的操作18

八、罗盘仪标准地的边界测量22

九、圆形标准地(小样圆)边界测定23

1.3 案例分析——矩形标准地的边界测量24

一、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24

二、罗盘仪测定矩形标准地的边界25

1.4 知识拓展26

一、森林罗盘仪26

二、电磁波测距26

项目2 罗盘仪小区域大比例尺平面图的测绘28

2.1 任务书28

2.2 知识准备29

一、平面图测绘的基本知识29

二、罗盘仪的视距测量31

三、小区域平面图测绘的控制测量——罗盘仪闭合导线的控制测量34

四、小区域平面图测绘的碎部测量——罗盘仪的碎部测量38

2.3 案例分析40

2.4 知识拓展43

一、地形图的测绘概述43

二、寻找罗盘仪导线测量错误的方法及磁力异常判断处理43

项目3 罗盘仪闭合导线林地面积测量46

3.1 任务书46

3.2 知识准备47

一、林地面积测量技术47

二、罗盘仪闭合导线林地面积测量内外业技术47

3.3 案例分析50

一、罗盘仪(视距跳站法)林地闭合导线测量记录表(示范)50

二、经过整理后的林地闭合导线测量数据及面积计算50

3.4 知识拓展51

一、GPS在林业面积测绘中的应用51

二、GPS测量林地面积与常规测量方法的比较53

项目4 罗盘仪在森林抽样调查中的样地定位54

4.1 任务书54

4.2 知识准备54

一、森林抽样调查的概况54

二、样地定位的基本方法55

4.3 案例分析56

一、罗盘仪角度校正值的测定56

二、罗盘仪实地引点法57

4.4 知识拓展58

一、罗盘仪的发展史58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在林业上应用简介59

任务2 地形图林地的堪界与面积测量62

项目5 地形图识图及野外定位与定向62

5.1 任务书62

5.2 知识准备63

一、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63

二、地形图识图的基本知识69

三、地形图的室内应用81

四、地形图的野外应用83

5.3 案例分析87

一、读图举例87

二、地形图的室内应用案例88

5.4 知识拓展——数字地图89

项目6 地形图进行林地勘界及面积量算90

6.1 任务书90

6.2 知识准备90

一、利用地形图进行图形面积测定90

二、森林区划系统92

三、小班的区划条件92

四、利用地形图进行小班区划与面积测算93

6.3 案例分析93

6.4 知识拓展94

一、地形图应用综述94

二、森林调查图面材料95

学习情境2 单株树木调查98

任务3 单株树木材积的测算98

项目7 伐倒木材积测算98

1.1 任务书98

1.2 知识准备99

一、树干的形状99

二、伐倒木测定工具101

三、树干材积的求积式104

1.3 案例分析——伐倒木材积测算108

一、目的108

二、用具和材料108

三、工作场所108

四、工作形式108

五、方法步骤108

六、结果109

七、结果分析110

1.4 知识拓展111

一、森林调查技术(测树学部分)基本知识111

二、伐倒木材积测定116

项目8 立木材积测定121

1.1 任务书121

1.2 知识准备122

一、形数与形率122

二、测定直径128

三、测定树高129

四、立木材积计算方法131

1.3 案例分析——立木材积测定132

一、目的132

二、用具和材料133

三、工作场所133

四、工作形式133

五、方法步骤133

六、结果134

七、结果分析137

1.4 知识拓展137

一、勃鲁莱测高器测高原理137

二、克里斯登测高器测高137

三、测高罗盘仪测高139

四、多用测树仪140

五、望高法141

项目9 材种材积的测算142

1.1 任务书142

1.2 知识准备142

一、木材标准142

二、材种的划分和造材143

三、材种材积的测算145

1.3 案例分析——原条、原木材积测算148

一、目的148

二、用具和材料148

三、工作场所149

四、工作形式149

五、方法步骤149

六、结果149

1.4 知识拓展——木材标准的种类15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53

二、行业标准154

三、木材标准的代号及编号154

项目10 单株树木生长量的测算156

1.1 任务书156

1.2 知识准备156

一、单株木生长量基本知识156

二、单木生长量测定161

1.3 案例分析——树干解析169

一、目的169

二、用具和材料169

三、工作场所169

四、工作形式170

五、方法步骤170

六、结果171

七、结果分析177

1.4 知识拓展183

一、验证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的关系183

二、测定树高定期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183

学习情境3 林分调查184

任务4 林分调查184

项目11 标准地调查184

1.1 任务书184

1.2 知识准备185

一、林分的概念185

二、林分调查因子的实测方法185

三、标准地调查196

1.3 案例分析——标准地测设与调查201

一、目的201

二、用具和材料201

三、工作场所201

四、工作形式201

五、方法步骤201

六、结果205

1.4 知识拓展211

项目12 林分蓄积量的测算214

1.1 任务书214

1.2 知识准备214

一、林分蓄积量的概念214

二、林分蓄积量测定方法215

1.3 案例分析——林分蓄积量的测算218

一、目的218

二、用具和材料218

三、工作场所218

四、工作形式219

五、方法步骤219

六、结果220

1.4 知识拓展——材种出材量的测定222

一、样木造材法222

二、一元材种出材率表法224

三、出材量表法225

项目13 角规测树227

1.1 任务书227

1.2 知识准备227

一、角规测树的概念227

二、角规的种类228

三、角规绕测方法和计数规则229

四、角规测树技术230

五、角规测定林分调查因子233

1.3 案例分析——角规测树236

一、目的236

二、用具和材料237

三、工作场所237

四、工作形式237

五、方法步骤237

六、结果238

七、结果分析241

1.4 知识拓展241

项目14 林分生长量的测算245

1.1 任务书245

1.2 知识准备245

一、林分生长的特点245

二、林分生长过程246

三、林分生长量的种类246

四、林分生长量的测定方法247

1.3 案例分析——林分生长量的测算249

一、目的249

二、用具和材料249

三、工作场所250

四、工作形式250

五、方法步骤250

六、结果250

1.4 知识拓展251

一、林分生长模型的分类与概述251

二、收获表的应用252

学习情境4 大面积森林抽样调查255

任务5 大面积森林抽样调查255

项目15 森林系统抽样调查255

1.1 任务书255

1.2 知识准备256

一、森林抽样调查概述256

二、简单随机抽样257

三、系统抽样262

1.3 案例分析——森林系统抽样264

一、目的264

二、用具和材料264

三、工作场所264

四、工作形式264

五、方法步骤264

六、结果266

1.4 知识拓展269

项目16 森林分层抽样调查279

1.1 任务书279

1.2 知识准备279

一、森林分层抽样调查的概念279

二、分层抽样的估计值280

三、分层抽样的工作步骤282

四、分层抽样的应用285

1.3 案例分析——森林分层抽样调查286

一、目的286

二、用具和材料286

三、工作场所286

四、工作形式286

五、方法步骤287

六、结果289

1.4 知识拓展293

参考文献296

后记2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