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和谐之基 中国劳动者权益保障之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和谐之基 中国劳动者权益保障之路](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1058433.jpg)
- 杨志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ISBN:978750459383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劳动法-法制史-中国-1921~2011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和谐之基 中国劳动者权益保障之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对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最初探索(1921—1949年)3
概述3
专题1 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在红色政权外的地区争取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斗争9
【背景】9
【政策要点】12
明确维护劳动者合理权益的工人运动基本政治立场12
大力发展工会组织,明确工会的核心职责是维护工人阶级权益13
工人运动采取各种斗争形式,并根据形势发展调整斗争策略,注重斗争的适度性和有效性13
【典型事件】15
全国劳动大会15
1922—1923年工人运动高潮17
“隐蔽精干、长期潜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十六字方针的提出20
【成就与评价】23
【大事记】25
专题2 党领导下的民主政权对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探索29
【背景】29
【政策要点】34
中华苏维埃时期34
为劳动者提供高标准的劳动条件34
实行社会保险制度35
制定并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和劳动合同制度35
建立全国性的产业工会,巩固和扩大工会组织35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36
实行兼顾劳资双方利益的政策36
主张通过发展生产来促进最大限度地减少劳资矛盾37
主张公营工厂劳动关系的特殊性37
取消农村雇农工会38
解放区时期38
坚持“劳资两利”的政策原则38
明确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39
实行“劳资两利”的工资和工时制度39
实行“劳资两利”的争议处理办法40
【典型事件】41
汀州京果业尝试弹性劳动合同制度41
哈尔滨工商业“分红为主,工资为副”制度46
【成就与评价】49
【大事记】50
第二篇 新中国成立初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劳动关系(1949—1978年)55
概述55
专题3 新中国成立初期“劳资两利”政策的提出和实施(1949—1952年)59
【背景】59
【政策要点】62
初步建立基本劳动条件标准62
初步建立统一的企业工资制度和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63
在公私企业中推行民主管理制度63
建立劳动争议处理制度64
【典型事件】65
废除封建用工制度65
第一次工资改革67
劳资协商会议的推广70
【成就与评价】74
【大事记】75
专题4 计划经济时期的劳动关系政策(1953—1978年)78
【背景】78
【政策要点】81
实行国营企业固定用工制度81
国家对职工工资实行宏观调控82
建立全国统一的国营企业工资制度85
完善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和社会福利补贴制度86
建立完善企业劳动标准和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制度88
全面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制度89
【典型事件】9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行的两种劳动制度改革91
1956年全国第二次工资制度改革始末94
1961年“鞍钢宪法”出台始末97
【成就与评价】100
【大事记】103
第三篇 改革开放初期的劳动关系(1978—1992年)111
概述111
专题5 按劳分配原则的重新确立和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探索117
【背景】117
【政策要点】120
重新确立按劳分配原则120
全面恢复与改进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改革企业职工工资调整办法122
实行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制度,改革工资管理体制124
【典型事件】126
五次全国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会始末126
企业工资分级分类管理体制的形成129
打破“大锅饭”,搞活企业内部工资分配133
【成就与评价】137
【大事记】139
专题6 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劳动用工制度142
【背景】142
【政策要点】144
特殊行业推行农民轮换工制度和农民合同制144
国营企业新招工人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145
搞活国营企业固定工制度146
全面试行全员劳动合同制146
确立和扩大企业劳动用工自主权148
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149
【典型事件】150
新的用工制度开始建立150
【成就与评价】152
【大事记】153
第四篇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关系(1992—2011年)159
概述159
专题7 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劳动关系法律框架165
【背景】165
【政策要点】166
确立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的劳动条件标准166
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合同制度168
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169
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工资分配制度170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和劳动保障监察制度170
【典型事件】172
《劳动法》颁布实施172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174
【成就与评价】175
【大事记】175
专题8 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178
【背景】178
【政策要点】179
逐步扩大劳动合同制度实施范围179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相关规定180
对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作出专门规范181
【典型事件】182
有步骤地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182
《劳动合同法》颁布施行184
开展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专项行动186
【成就与评价】188
【大事记】190
专题9 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192
【背景】192
【政策要点】194
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实行宏观指导194
建立并完善最低工资制度,保障劳动者最低工资权益195
完善工资支付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196
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196
探索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198
【典型事件】200
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工资收入宏观调控体系200
着力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201
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204
【成就与评价】206
【大事记】208
专题10 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制度的恢复与完善210
【背景】210
【政策要点】214
确立“鼓励和解、强化调解、完善仲裁、诉讼救济”的总体思路214
强化劳动人事争议调解215
推进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实体化建设218
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整合220
【典型事件】221
出台劳动争议处理第一部专门法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21
召开首次全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座谈会225
深圳建立全国首家实体化仲裁机构228
【成就与评价】230
【大事记】233
专题11 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235
【背景】235
【政策要点】236
明确劳动保障监察的主要原则236
强化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责237
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方式238
创新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监管模式239
【典型事件】239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建设239
【成就与评价】241
【大事记】243
专题12 中国特色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探索245
【背景】245
【政策要点】247
三方机制组织结构247
三方机制职责任务248
三方机制运行机制248
【典型事件】251
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第一次会议251
南京会议252
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255
【成就与评价】259
【大事记】261
专题13 农民工权益维护与发展264
【背景】264
【政策要点】266
农民工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266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268
农民工社会保障268
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269
为农民工提供相关公共服务270
【典型事件】270
温家宝总理为农民工“讨薪”270
具有历史意义的国务院5号文件274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受到全社会关注276
【成就与评价】281
【大事记】283
专题14 步入“十二五”——谱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篇章289
参考文献297
编后语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