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家庭史 第2卷 隋唐五代时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家庭史 第2卷 隋唐五代时期
  • 张国刚主编;张国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2222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家庭-历史-研究-中国-先秦时代~魏晋南北朝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家庭史 第2卷 隋唐五代时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学术史的回顾1

二、资料问题3

三、本书的内容结构5

第一章 家庭规模与结构9

第一节 家庭规模的总体分析9

一、关于家庭规模的一般资料10

二、从人口生育率推测家庭人口和规模16

三、家庭生命周期与动态的家庭结构19

四、影响家庭结构的其他因素24

第二节 复合型家庭结构及其时代特征30

一、法律上的“同居”概念32

二、“同居共活”的复合型家庭模式34

三、“同籍别居”的复合型家庭模式39

四、提出复合式家庭模式的意义44

第三节 妇女归宗与复合家庭结构52

一、长住女家与家庭结构52

二、妇女夫亡归宗与家庭结构56

第二章 婚姻与夫妻关系69

第一节 男女婚嫁年龄考略69

一、文献中所见唐代婚姻年龄70

二、墓志中所见唐代女性婚龄73

三、唐代男子婚龄与晚婚问题79

第二节 婚姻、门第与礼法文化86

一、聘财与婚姻87

二、礼法与婚姻90

三、门第与聘财95

第三节 夫妻关系与性爱生活104

一、夫妻关系104

二、妻与妾115

三、婚姻与性爱生活127

第四节 离婚与守寡131

一、离婚131

二、守寡与再嫁139

三、老夫少妻与年轻守寡149

四、寡居妇女的家庭生活152

五、寡妇的精神世界159

六、寡妇与家族的关系165

第三章 家庭关系171

第一节 父母与子女关系171

一、“生”与“育”171

二、室女、出嫁女与父母的关系179

三、嫡庶与外宅男186

四、后爹后妈与子女的关系193

五、养父母与养子197

第二节 其他家庭关系202

一、婆媳关系202

二、亲戚关系205

三、老人问题210

四、家庭暴力问题218

第三节 法律与家庭关系220

一、王法与孝道220

二、夫妻关系223

三、婚外性关系224

四、兄弟关系229

五、表彰义门230

六、溺婴问题231

七、离婚与改嫁232

第四章 家庭财产的析分235

第一节 关于家庭财产析分的若干问题235

一、分家的双重含义236

二、家长的权力与财产归属238

三、国家政策与民间风俗241

四、虚假的分家与合户244

第二节 关于家庭财产析分的若干基本规定247

一、享受财产继承权利的亲属范围248

二、用来析分和继承的家庭财产的界定252

三、妇女的财产继承问题254

第三节 关于分家析产若干类型分析257

一、直系家庭遗嘱分家模式259

二、联合家庭兄弟分家模式262

三、旁系尊亲叔侄分家模式267

四、多次分家模式271

五、关于分家契约执行的保障与效果273

第五章 家庭生计277

第一节 居家过日子277

一、农家生活哲学277

二、家居生活方式279

第二节 农家经济生活285

一、农家生产工具285

二、农家经济与市场的联系291

三、农家生产成本297

四、非常性大宗家庭开支299

第三节 家庭生计301

一、中等农家的产业与收入302

二、中等农家的生活指数307

三、中等农家的赋税与盈余311

第四节 其他农家与城市居民家庭生活状况314

第六章 家庭教育325

一、帝王家庭的教育327

二、官僚家庭的为政教育及文人家庭的功名教育332

三、家庭的文化与科举教育338

四、士族的家风礼法教育355

五、农业手工业家庭的教育370

六、中医药医术的家庭教育及胎教377

七、女性的家庭教育381

八、家教风格的变化及家庭教育特点395

主要征引文献4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