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理学真儒 张履祥学术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理学真儒 张履祥学术思想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1050895.jpg)
- 程宝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 ISBN:978750920990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张履祥(1611~1674)-学术思想-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理学真儒 张履祥学术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研究来源与意义1
研究现状综述4
思路及创新15
第一章 张履祥学术思想的来源及演变21
张履祥著作及学术来源23
张履祥的作品及整理23
海昌范鲲刻本27
嘉庆朱芬刻本29
平湖屈氏本31
江苏书局刻本32
陈祖武校点本32
张履祥的学术思想来源33
优良的家学传统34
启蒙老师的影响37
服膺业师刘宗周41
自身勤奋努力、笃实践履46
张履祥的学术交游49
张履祥与陈确的交往49
张履祥与吕留良的交往58
张履祥与黄宗羲的关系71
张履祥学术思想的演变78
学术思想的形成期78
学术思想的发展期81
第二章 择善之学——张履祥学术思想主旨85
择善之学形成的背景87
明末清初的社会状况87
王学的发展及影响91
张履祥对王学的反思97
“择善”的为学主旨102
择善之学的特点111
实理111
实功112
实行114
实用116
第三章 本体论——择善之学的理论依据121
理气论123
“理”论123
天然之理126
天理人欲131
“气”论134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论134
万物一气138
养气功夫141
理气关系论143
心性论147
心之概念147
知觉之心149
心为主宰153
道心人心155
性之概念157
仁义礼智之性159
气质之性161
仁义礼智之性不能外气质之性163
心性关系论166
第四章 功夫论一——择善之学的为学之方171
立志说173
立志的意义173
立志的途径178
博文约礼180
博文约礼之辨180
博文约礼论182
博文的内容184
约礼的内容187
博文约礼非二事192
居敬功夫195
儒学“敬”的传统195
居敬穷理论197
择善不离居敬穷理198
主敬而不主静200
终身持敬205
格物与致知210
格物致知之辨210
格物致知论212
择善即格物之谓212
处之各得其宜214
致知与格物不可分217
论克己复礼219
克己复礼的源头219
克己复礼论221
礼者,天理之节文221
修己治人莫大于礼乐223
第五章 经世论——择善之学的学问格局229
经学231
反求诸其身的经学思想231
《四书》与《周易》235
《四书》235
《周易》243
史学251
张履祥史学思想来源251
朱熹史学思想的影响252
浙江的学术传统253
经世思想的借鉴254
史学思想255
经史并重——为史观256
史以致用——史用观257
史书不可尽信——疑史观259
史有所主——主体精神260
政治264
论明亡的原因265
党争削弱国家力量265
社会黑暗腐败267
政府失能天灾沦为人祸268
政治理念论269
为政以德——治理观270
选贤与能——人才观271
施为次第——发展观273
因时制宜——变革观275
保聚制度277
经济279
重视经济问题279
田制必当变281
有别异而天下治282
发展农业生产284
多种田不如多治地——效益优先286
用人一道俱当讲求——重视劳力287
耕读不能相兼非也——统筹兼顾288
辟佛老290
明代的儒、释、道融合趋势290
王阳明对禅学的吸收291
阳明后学的禅学化292
明清易代对士人的影响294
释、道引发的社会问题295
不守清规戒律295
变乱社会297
败坏学术人心298
张履祥辟佛老299
严辨儒、释、道299
批驳释、道习气301
指出阳明学的佛教性质302
学问本于儒家303
第六章 张履祥学术思想评价307
择善之学是修正道学的学说309
择善之学体现了清代学术转向315
择善之学的实学精神319
参考文献323
致谢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