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劳动案件审判依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劳动案件审判依据
  • 中国法制出版社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0826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502页
  • 主题词:劳动法-汇编-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劳动案件审判依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综合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2004年3月14日)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2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7年8月30日)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年10月27日)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6月25日)2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节录)(2003年12月26日)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2008年11月25日)3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2008年11月3日)3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08年8月21日)4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关举证时限规定的通知(2008年12月11日)4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1年12月21日)46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5年8月4日)5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2003年5月30日)68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2008年6月23日)70

二、劳动争议处理76

(一)综合7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2007年10月28日)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12月29日)7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4月16日)8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6年8月14日)87

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试行办法(1995年8月17日)90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1993年11月5日)93

劳动部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1995年9月1日)9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农民工适用劳动法律有关问题的复函(2003年3月20日)97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2002年9月15日)97

(二)受案范围10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雇工合同“工伤概不负责”是否有效的批复(1988年10月14日)10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集体企业退休职工为追索退休金而提起的诉讼应否受理问题的复函(1993年4月15日)10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受理问题的通知(1993年10月20日)104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拖欠社会保险基金纠纷是否由法院主管的答复(1998年3月25日)10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仲裁委员会逾期不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作出不予受理通知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应否受理的批复(1998年6月8日)10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内船员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是否应劳动仲裁前置的请示的复函(2002年6月10日)105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职工擅自离职按自动离职处理发生争议属劳动争议处理范围的复函(1992年9月29日)108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退休职工向企业追索退休金引起的争议如何受理的复函(1993年3月19日)108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企业富余职工、待岗职工因停发生活费发生的争议属于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的复函(1993年10月20日)109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的复函(1994年4月14日)109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因企业职工流动等问题发生劳动争议是否受理的复函(1994年8月10日)110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是否受理企业与职工因住房出售等问题发生争议的复函(1994年9月27日)111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受案范围的复函(1995年4月10日)111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企业退休人员追索医疗费争议是否受理的复函(1995年4月11日)112

劳动部 总后勤部关于军队、武警部队的用人单位与无军籍职工发生劳动争议如何受理的通知(1995年6月5日)11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能否受理退休干部要求更改参加革命工作时间问题的复函(2002年7月25日)11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不予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制作不予受理通知书的通知(2000年12月1日)113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受理问题的通知(1996年6月5日)114

(三)处理程序1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期限应当如何起算问题的批复(2004年7月26日)1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诉讼当事人问题的批复(1988年10月19日)115

最高人民法院对劳动部《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几个问题的函》的答复(1989年8月10日)116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在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中能否适用部分裁决问题的复函(1994年12月26日)117

劳动部关于人民法院驳回劳动争议仲裁第三人起诉有关问题的复函(1996年6月4日)118

劳动部关于劳动争议当事人对纠正后裁决不服是否有申诉权问题的复函(1996年7月3日)118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案中涉及商业秘密侵权问题的函(1999年7月7日)119

劳动部《关于因破产、被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或自行解散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引发的劳动争议如何确认被诉人的请示》的复函(1997年9月30日)119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调整部分劳动争议案件诉讼管辖问题的通知(2004年6月14日)120

(四)执行1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复议仲裁决定书可否作为执行依据问题的批复(1996年7月21日)1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行政部门作出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劳动监察指令书是否属于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答复(1998年5月17日)122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对《关于请解决劳动监察决定强制执行问题的函》的答复(1998年6月30日)12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经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纠纷准予撤诉或驳回起诉后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从何时起生效的解释(2000年7月10日)12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中能否适用先予执行的函(1994年8月10日)12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后不再变更被执行主体的复函(2003年5月16日)124

(五)事业单位争议处理1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03年8月27日)1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等问题的答复(2004年4月30日)125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与职工发生劳动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1996年8月13日)126

(六)工伤争议12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工伤认定法律适用的请示的答复(2001年6月15日)127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劳动行政部门是否有权作出强制企业支付工伤职工医疗费用的决定的答复(1998年2月15日)12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郑立本与青岛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追索赔偿金纠纷一案的复函(1993年7月13日)128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关于刘伯达诉徐州西站人身损害赔偿一案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电话答复(1990年6月11日)128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当事人对工伤认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问题的复函(2004年5月18日)129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1996年2月13日)130

三、劳动合同132

(一)综合1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1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08年9月18日)148

集体合同规定(2004年1月20日)154

(二)工龄161

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如何理解“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时间”和“本单位工作年限”的请示》的复函(1996年9月16日)16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破产企业一次性安置人员再就业后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2002年5月20日)16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劳动合同制职工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2002年9月25日)162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162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依据问题的复函(1995年10月10日)162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1995年12月19日)163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企业职工被错判宣告无罪释放后,是否应恢复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等有关问题的复函(1997年4月29日)164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待遇问题的复函(2001年2月2日)16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职工被人民检察院作出不予起诉决定用人单位能否据此解除劳动合同问题的复函(2003年7月31日)16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工会主席任职期间用人单位能否因违纪解除劳动合同问题的复函(2005年1月14日)166

(四)经济补偿与赔偿167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1994年12月3日)167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1995年5月10日)168

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计发经济补偿金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1996年2月15日)169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终止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有关问题的复函(1996年11月14日)170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1999年9月23日)17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规定有关赔偿问题的复函(2001年11月5日)172

关于对事实劳动关系解除是否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问题的复函(2001年11月26日)172

四、劳动报酬174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年1月1日)174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1994年12月6日)179

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1995年5月12日)181

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2000年11月8日)183

最低工资规定(2004年1月20日)186

关于进一步健全最低工资制度的通知(2007年6月12日)189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高级专家延长离休退休期间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2008年7月1日)190

关于离退休人员取得单位发放离退休工资以外奖金补贴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批复(2008年8月7日)191

最高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关于补发工资后仍需进行国家赔偿的批复(2000年1月10日)192

最高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关于国家赔偿不应扣除已补发工资的批复(2000年1月10日)19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工资已由单位补发国家是否还应支付被限制人身自由的赔偿金的批复(2000年1月26日)193

五、工时与休假194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1981年3月14日)194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年3月25日)195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07年12月14日)196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7年12月14日)197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2008年2月15日)198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2008年9月18日)200

劳动部贯彻《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1995年3月25日)202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贯彻《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1995年3月26日)203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1995年4月22日)204

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1997年9月10日)206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制定《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实施细则的若干问题的意见(1981年3月26日)209

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1994年12月14日)210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2008年1月3日)211

关于特有工种不是提前退休特殊工种的复函(2002年8月14日)212

六、劳动安全与保护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11月7日)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1997年3月14日)2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2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2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年12月3日)245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1996年10月30日)247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节录)(2007年2月28日)257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1991年3月1日)258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2007年6月3日)260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2002年3月28日)265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02年3月28日)271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5月12日)274

七、五险一金287

(一)综合287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1999年1月22日)287

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暂行办法(1999年3月19日)291

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2001年5月27日)293

社会保险稽核办法(2003年2月27日)298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拖欠社会保险基金纠纷是否由法院主管的答复(1998年3月25日)30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和执行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时不得查封、冻结和扣划社会保险基金的通知(2000年2月18日)30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单位外派职工在境外工作期间取得当地居民身份证后社会保险关系处理问题的复函(2001年4月24日)301

关于取得国外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回国工作人员在国内工作期间有关社会保险问题的复函(2001年9月10日)302

关于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处理意见的通知(2001年9月28日)30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破产企业生产自救期间应否缴纳社会保险费问题的复函(2001年12月30日)304

关于如何执行和解释社会保险费征缴有关规定的复函(2002年7月31日)305

关于能否受理原公务员身份职工诉机关补交社会保险金的复函(2002年9月29日)305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欠费管理和清缴工作的通知(2006年9月5日)306

(二)失业保险309

失业保险条例(1999年1月22日)309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人事部关于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1999年8月30日)31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切实做好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2000年8月4日)314

关于对刑满释放或者解除劳动教养人员能否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2000年9月7日)315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失业保险费(金)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2000年5月16日)315

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2000年10月26日)31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破产企业职工自谋职业领取一次性安置费后能否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2001年5月23日)319

(三)医疗保险320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1998年12月14日)320

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2007年7月10日)323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1994年12月1日)327

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1995年5月23日)328

(四)工伤保险329

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27日)329

工伤认定办法(2003年9月23日)338

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4年11月1日)341

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2005年12月29日)342

关于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2006年12月5日)343

对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安置在企业的伤残军人能否享受工伤医疗补助金待遇问题的请示》的复函(2007年1月4日)344

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2003年10月29日)344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司机工伤认定问题的复函(1996年12月30日)347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在工作时间发病不作工伤处理的复函(1994年6月3日)347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外派船员伤亡善后处理问题的复函(1994年8月31日)348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企业招工考核时发生伤亡事故问题的批复(1995年7月5日)348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在工作时间发病是否可比照工伤处理的复函(1996年7月11日)349

人事部关于外派劳务人员享受工伤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1996年12月5日)350

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工伤确认等问题的请示》的复函(1997年6月6日)351

关于在国内发生并由外方支付赔偿的工伤事故待遇处理问题的复函(1998年2月17日)352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2003年9月23日)352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2003年9月23日)353

对《关于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违章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的请示》的复函(2004年12月28日)35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一至四级“老工伤”人员在二○○四年一月一日后死亡是否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问题的复函(2005年12月12日)356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关于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工伤申请期限如何确认问题的请示》的复函(2006年6月1日)356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2006年11月2日)357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广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工伤认定管辖和〈工伤保险条例〉中相关法律适用问题的请示》的复函(2007年1月4日)42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新旧劳动能力鉴定标准衔接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2007年3月6日)425

(五)生育保险426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1994年12月14日)426

关于生育保险覆盖范围的复函(2006年9月14日)427

(六)养老保险428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年7月16日)428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05年12月3日)43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各地不得自行提高企业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通知(2001年7月5日)434

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审批办法(1998年3月18日)435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1997年12月22日)436

(七)住房公积金441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2002年3月24日)44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2002年5月13日)447

关于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等有关问题的通知(2008年10月30日)451

八、劳动监察453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04年11月1日)453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1994年12月26日)458

劳动部关于严禁用人单位录用职工非法收费的通知(1995年9月6日)461

劳动行政处罚若干规定(1996年9月27日)462

劳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1996年9月27日)46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社会保险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监察工作的通知(1998年8月14日)466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办法(1999年11月23日)468

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2004年12月31日)4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