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与实践
  • 许强,康建宏主编;吴宏亮,魏天军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阳光出版社
  • ISBN:978755250000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荒漠-农业利用-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压砂地概述1

第一节 压砂地的起源和类型1

一、压砂地的起源1

二、压砂地形成的自然条件2

三、压砂地的类型3

四、压砂地的分布4

第二节 压砂地的作用和耕作方法6

一、压砂地的作用6

二、压砂地耕作方法8

第三节 宁夏压砂地的发展和存在问题12

一、宁夏压砂地的发展历程12

二、影响压砂地发展的关键因素12

三、压砂地对改善干旱区生态环境与生存环境的意义16

四、宁夏压砂地研究现状17

五、宁夏压砂地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需要解决的对策19

六、课题主要研究内容21

第二章 压砂地生态效应研究24

第一节 压砂地生态效应研究的背景及方法24

一、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24

二、农田覆盖与砂石覆盖25

三、压砂地生态效应研究方法25

第二节 压砂地生态效应分析27

一、压砂地的保水效应27

二、压砂地的减蒸效果28

三、压砂地的增温效果30

四、压砂地的减尘效果31

五、压砂地的抑盐作用31

六、压砂地对生态恢复的影响32

七、弃耕砂田植物多样性研究33

第三节 加强压砂地生态系统管理的措施及建议36

一、必须重视压砂地生态系统的养分管理36

二、创造条件改善压砂地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37

三、注重压砂地微生态系统环境的改善37

第三章 压砂地退化机理研究39

第一节 土壤质量评价与土壤退化39

一、土壤质量与土壤质量评价39

二、土壤退化41

第二节 压砂地退化特征研究43

一、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覆盖层土砂混合变化43

二、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层水分变化44

三、不同种植年份压砂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46

四、不同种植年份压砂地耕层土壤氮的变化47

五、不同种植年份压砂地耕层土壤速效磷的变化47

六、不同种植年份压砂地耕层土壤速效钾的变化48

第三节 压砂地生态系统土壤质量管理的建议48

第四章 压砂地新型适生作物筛选研究50

第一节 砂田适生作物筛选研究方法50

一、研究地点基本情况50

二、压砂地适生作物研究方法51

第二节 砂田新型适生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效益53

一、砂田作物生育期和最大叶面积53

二、砂田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54

三、砂田几种作物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56

第三节 砂田作物适应性机理57

一、砂石覆盖显著降低了蒸发量,增加了土壤温度,保水增温效果明显57

二、砂田作物光合特性差异59

三、不同作物土壤水分温度变化规律63

四、压砂地不同作物微生物多样性比较67

五、不同作物收获后对土壤养分的影响69

第四节 压砂地作物综合评价71

一、综合评价71

二、主要结论72

第五节 压砂地种植枸杞的初步研究73

第五章 压砂地作物种植模式和轮茬模式研究75

第一节 压砂地作物种植模式、轮茬模式研究的意义和方法75

一、作物种植模式和轮茬模式概述75

二、压砂地作物种植模式和轮茬模式研究的意义77

三、压砂地种植模式和轮茬模式研究的方法78

第二节 压砂地作物间作模式的产量和效应80

一、压砂地作物不同间作模式的产量80

二、间作作物对西瓜的影响82

第三节 压砂地作物适宜带状轮茬模式试验研究88

一、压砂地作物不同带比产量和产值88

二、砂田作物带状轮茬的机理研究90

第四节 压砂地轮作倒茬模式102

一、不同作物年际间的轮作技术103

二、不同作物之间的带状轮作技术103

三、西瓜田间错位倒茬技术104

第六章 西瓜对后茬作物的影响研究105

第一节 化感作用概述及其研究方法105

一、化感作用的概念105

二、化感物质的种类和释放途径106

三、化感作用的机制107

四、植物化感作用的应用108

五、化感作用的研究方法110

六、化感作用的表示方法112

第二节 西瓜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112

一、西瓜根水浸提液对不同受试作物种子发芽的化感抑制作用113

二、西瓜根水浸提液对不同受试作物根的化感抑制作用115

三、西瓜根水浸提液对不同受试作物苗的化感抑制作用116

四、主要结论117

第三节 压砂地轮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养分和微生物的影响117

一、不同轮作方式下的土壤残留养分和水分118

二、不同轮作方式下的土壤残留水分118

三、不同轮作方式下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119

四、轮作压砂地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养分的关系119

五、主要结论120

第七章 压砂地枣瓜间作模式研究122

第一节 压砂地枣瓜间作的意义和研究方法122

一、压砂地枣瓜间作的意义122

二、压砂地枣瓜间作研究方法123

第二节 压砂地枣树新品种定向引选研究128

一、根系分布128

二、压砂地枣树品种果实经济性状、品质和制干率对比129

三、旱地枣树品种果实经济性状、品质和制干率对比130

第三节 枣瓜间作模式配套栽培技术研究131

一、压砂地枣树冻害和物候期调查研究131

二、压砂地西瓜套种枣树定植技术研究133

三、压砂地枣树叶面喷肥研究134

四、压砂地土壤施肥技术研究136

五、枣树间作西瓜栽培机理研究137

六、砂田枣树根际土壤使用保水剂和液体肥料试验139

七、初步调查了砂田同心圆枣果实性状和品质140

第四节 枣瓜间作不同模式研究140

一、裸砂地和枣树行间砂地种植西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研究140

二、裸砂地和枣树行间西瓜根际不同部位的土壤含水量变化141

三、裸砂地西瓜根系生长发育的持续研究143

第五节 保水剂及肥水一体化对压砂地枣树的影响研究144

一、同心圆枣树施用保水剂及肥水一体化后土壤含水量变化144

二、同心圆枣树施用保水剂及肥水一体化后单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144

三、坐果率变化145

四、单株坐果量、产量及水分利用率变化146

五、果实经济性状和品质变化147

六、营养生长发育指标变化147

第六节 提高幼龄枣树坐果率技术研究148

一、几种技术措施对幼龄枣树坐果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148

二、幼龄枣树枣头摘心技术研究149

第七节 砂田枣瓜间作栽培技术152

一、整地与铺砂153

二、品种153

三、枣树建园153

四、整形修剪154

五、提高坐果率155

六、瓜种处理与播种155

七、土肥水管理156

八、有害生物防控157

九、采收159

第八章 压砂地西瓜关键栽培技术研究160

第一节 压砂地西瓜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60

一、压砂西瓜生产现状160

二、压砂西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161

三、压砂西瓜关键栽培技术研究的意义161

第二节 压砂地西瓜适宜补灌量研究162

一、压砂地不同补灌量对西瓜产量的影响162

二、压砂地不同补灌量对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162

三、压砂地不同补灌量对西瓜光合特性的影响164

四、压砂地不同补灌量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165

五、压砂地不同补灌量对土壤含盐量及土壤氮素的影响168

六、不同补灌量对压砂地西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169

七、结论171

第三节 砂田西瓜补肥试验研究172

一、不同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对压砂地西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172

二、不同补施有机肥对压砂地西瓜光合特性的影响174

三、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压砂地西瓜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175

四、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压砂地西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178

五、初步结论179

第四节 压砂地西瓜合理密度研究179

一、不同密度处理对西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180

二、不同密度处理对西瓜光合特性的影响182

三、不同密度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183

四、不同密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184

五、不同密度处理对西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189

六、初步结论190

第五节 压砂地无公害西瓜水肥耦合试验研究191

一、试验处理及产量结果191

二、产量模型193

三、主效应分析193

四、两因素间的交互效应195

五、各因素水平的最优组合197

六、初步结论198

第六节 压砂地西瓜其他栽培技术研究199

一、压砂地西瓜的叶面肥和抗旱剂试验199

二、西瓜保水剂和氮磷配比试验200

第九章 压砂地不同覆盖方式研究202

第一节 压砂地覆盖方式研究的意义202

一、农田覆盖栽培简介202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03

第二节 不同覆盖方式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204

一、不同覆盖方式对西瓜的影响204

二、土壤水分时空变化205

三、土壤吸水力210

第三节 不同覆盖条件下土壤理化性状变化规律211

一、不同覆盖条件下的土壤容重变化212

二、不同覆盖条件下的土壤盐分变化213

三、不同覆盖土壤肥力的变化214

第四节 不同覆盖对土壤温度状况的影响216

一、不同覆盖方式下的地温垂直变化216

二、不同覆盖方式下的地温季节变化218

三、不同覆盖方式下的地温日变化219

第五节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221

一、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221

二、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224

三、结论和讨论230

第六节 不同覆盖的西瓜生长发育及产量表现232

一、不同覆盖措施对西瓜生育进程的影响232

二、不同覆盖措施下西瓜蔓长和叶面积的变化232

三、不同覆盖措施对西瓜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233

四、不同覆盖措施对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234

五、不同覆盖方式对西瓜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235

第七节 不同覆盖措施影响下的各指标相关性分析236

一、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之间的相关性236

二、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指标间的相关性237

三、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物理性状间的相关性237

四、土壤理化性状与微生物学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238

第八节 主要结论和讨论239

一、结论239

二、讨论241

三、展望242

第十章 压砂地辣椒关键栽培技术研究244

第一节 压砂地辣椒的研究意义244

一、辣椒的生态适应性244

二、压砂地辣椒栽培技术研究的意义245

第二节 压砂地辣椒品种筛选研究245

一、压砂地辣椒品种间生育期的差异246

二、辣椒品种间株高、展开度的差异247

三、压砂地辣椒品种间单株结果数、单果重的差异247

四、压砂地辣椒品种间产量的差异248

五、辣椒品种间病虫害发生差异249

六、主要结论250

第三节 压砂地辣椒密度试验研究250

一、不同种植密度压砂地辣椒的株高与叶面积差异251

二、不同种植密度压砂地辣椒对光合特性的影响252

三、不同种植密度压砂地辣椒对土壤养分的影响254

四、不同密度压砂地辣椒产量分析258

五、主要结论259

第四节 压砂地辣椒补水试验259

一、不同补水处理对辣椒生育期的影响259

二、不同补水处理对辣椒叶面积与株高的影响260

三、不同补水量对辣椒光合效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261

四、不同补灌量对辣椒产量的影响263

五、结论264

第五节 压砂地辣椒补有机肥试验研究264

一、不同补有机肥量对压砂地辣椒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265

二、不同有机肥量对辣椒光合特性的影响266

三、不同施有机肥量对收获后压砂地土壤养分的影响267

四、不同处理对辣椒产量的影响268

五、结论269

第六节 压砂地辣椒水肥密度多因子试验270

一、材料与方法270

二、结果与分析271

三、结论与讨论275

第十一章 压砂地向日葵关键栽培技术研究277

第一节 压砂地向日葵研究的意义277

一、向日葵的生态适应性277

二、向日葵在压砂地种植的意义278

第二节 压砂地向日葵种植密度试验279

一、不同密度处理下油葵的生长发育规律279

二、不同密度处理下的油葵光合特性280

三、不同密度处理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282

四、不同密度处理下的油葵产量283

五、结论284

第十二章 压砂地主要适生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285

第一节 西瓜的生物学特性与压砂地栽培技术285

一、西瓜的生物学特性285

二、压砂地西瓜(绿色)栽培技术288

三、压砂地西瓜条覆膜栽培技术292

第二节 辣椒的生物学特性与压砂地栽培技术295

一、辣椒的生物学特性295

二、压砂地辣椒栽培技术296

第三节 南瓜的生物学特性与压砂地栽培技术299

一、生物学特性299

二、压砂地南瓜栽培技术299

第四节 向日葵的生物学特性与压砂地栽培技术303

一、向日葵的生物学特性303

二、压砂地向日葵栽培技术305

第五节 芝麻的生物学特性与压砂地栽培技术306

一、芝麻生物学特性306

二、压砂地芝麻栽培技术308

第六节 绿豆的生物学特性与压砂地栽培技术310

一、绿豆的生物学特性310

二、压砂地绿豆栽培技术313

附件:压砂地主要作物栽培技术规程315

一、压砂地绿豆栽培技术规程315

二、压砂地辣椒栽培技术规程316

三、压砂地南瓜栽培技术规程318

四、压砂地向日葵栽培技术规程321

五、压砂地芝麻栽培技术规程323

六、压砂地轮作倒茬技术规程324

参考文献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