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现场观点看经营学 行为-意义-行为循环与肢体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从现场观点看经营学 行为-意义-行为循环与肢体性](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1041436.jpg)
- (日)牧野丹奈子著;吴友富审;徐宝妹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62979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84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197页
- 主题词: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日本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从现场观点看经营学 行为-意义-行为循环与肢体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章 工作现场不尽如理论所言1
Ⅰ.工作现场与“内部视点”1
1.工作现场的重要性1
2.无法简单地用理论加以说明的工作现场3
3.从现场个人角度思考问题5
Ⅱ.本书的构成8
第1章 计划与行为分属异质信息13
Ⅰ. 现场执行力与“计划→行为”13
1.现场执行力与干劲13
2.干劲及其内涵15
Ⅱ.行为与计划的信息异质性17
1.在付诸行动时,没有注意到计划17
Ⅲ.〔案例分析1〕小组式生产方式导入案例——生产现场的自我创新24
1.日本制造业课题24
2.A工厂的小组式生产方式的导入及工作现场改善计划25
3.A工厂成功的原因30
4.灵活运用“行为”与“计划”的信息异质性33
第2章 组织中存在两个信息空间37
Ⅰ. 组织中的两个“整体”——“作为装置的组织”和“作为行为空间的组织”37
Ⅱ. 两个“整体”处理的信息内容的区别47
第3章 “内部视点”是什么51
Ⅰ. 输入输出系统分析的局限性51
Ⅱ. Affordance理论中的行为与认知53
1.吉布森的“生态学认识论”53
2.行为与认知的不可分性55
3.自律性学习及Affordance56
Ⅲ. 人的自律性及模式认知57
1.人的自律性57
2.模式认知及肢体行为58
Ⅳ. 自创生系统中体现的进程网络的延续性63
1.作为“进程网络理论”的自创生理论63
2.不存在输入输出65
3.自创生系统与内部视点67
4.“突生”机能与自创生系统69
第4章 “行为→意义→行为”循环作用于现场75
Ⅰ. 来自肢体行为的意义构建75
1.“行为→意义→行为”循环75
2.与环境的关系78
3.信息的不明确性及意义构建81
4.现场与“行为→意义→行为”循环83
Ⅱ. 〔案例分析2〕持续产生行为的“五次为什么”——行为及意义的连锁结构①84
1.持续寻找问题的“五次为什么”84
2.持续产生行为的“五次为什么”86
Ⅲ.〔案例分析3〕新型刹车装置研发案例——行为及意义的连锁结构②89
1.“Prius”新型刹车的开发89
2.“通过尝试领悟”与“行为→意义→行为”92
Ⅳ. 现场的系统特性及“个人评价”模式95
1.对成果主义的批判95
2.以内部视点为基础的个人评价97
第5章 “行为→意义→行为”循环的知识创新103
Ⅰ. 知识创新的过程103
1.信息化社会和知识创新103
2.知识创新源于缜密细致的交流105
3.制造业中的“磨合型”模式108
Ⅱ. “行为→意义→行为”循环与知识创新111
1.“行为→意义→行为”循环的连续性111
2.“行为→意义→行为”循环的共鸣116
Ⅲ. 〔案例分析4〕空气净化器研发案例——源自每周例会的知识创新125
1.D公司“离子除菌空气净化器”产品的研发概要126
2.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结构体系131
第6章 “行为→意义→行为”循环实现企业的社会性135
Ⅰ. 企业社会性与劳动社会性135
1.企业的社会责任135
2.从和辻哲郎的伦理学来看劳动和企业的社会性137
Ⅱ. 〔案例分析5〕无氟冰箱研发案例——实现新型企业协作的工作现场142
1.无氟冰箱研发的背景142
2.研发成功的关键——各种组织之间的协作144
3.信息的高速发展和企业协作147
4.固有组织间模式中的企业协调150
5.制约条件和未来战略152
6.共有信息和非共有信息153
7.商品的环境性155
Ⅲ. 信息特性驱使下的劳动社会性157
Ⅳ. “行为→意义→行为”循环与企业社的会性160
1.劳动社会性的实现160
2.劳动社会性中所包含的企业社会性162
末章“内部视点”的系统论意义167
Ⅰ.各章总结167
Ⅱ. 内部视点与自我组织化171
1.自我组织化的研究171
2.运用内部视点分析经营系统时值得关注的几点175
3.与外部观察者视点合并使用176
参考文献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