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管理自治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管理自治权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1039576.jpg)
- 田艳主编;沈涛文,傅智文,李云芝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00253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11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522页
- 主题词:民族自治地方-地方经济-经济管理-经济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管理自治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简况1
二、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4
三、赋予民族地区经济管理自治权的意义8
第一章 经济管理自治权概述11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权概述11
一、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含义11
二、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分类13
第二节 经济管理自治权的界定19
一、经济管理自治权的定义19
二、经济管理自治权的种类20
第三节 经济管理自治权的实施主体28
一、自治机关28
二、上级国家机关29
第二章 上级国家机关的职责32
第一节 肯定性行动政策对我国民族法制的影响32
一、肯定性行动计划的历史发展进程32
二、肯定性行动计划的价值44
三、肯定性行动计划对中国的启示48
第二节 上级国家机关履行职责的基本原则58
一、坚持从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的原则58
二、坚持上级国家机关帮助与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60
三、坚持立足全局、统筹兼顾的原则61
四、坚持检查和监督上级国家机关履行职责的原则63
第三节 上级国家机关履行职责的方式64
一、政策优惠64
二、经济扶持66
三、技术支援69
四、人才培养69
第三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法律制度78
第一节 对口支援制度的沿革78
一、对口支援制度的产生78
二、对口支援制度的演进过程81
第二节 对口支援制度的现状分析84
一、对口支援制度的优势与特点84
二、对口支援制度的理论基础87
三、对口支援制度的实施91
四、当前对口支援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94
第三节 对口支援制度法治化的路径选择97
一、立法方面97
二、执法方面101
三、特别制度104
第四章 民族地区反贫困法制109
第一节 贫困与贫困线109
一、贫困的定义109
二、贫困、风险与脆弱性112
三、贫困的界定标准——贫困线114
第二节 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120
一、民族地区的概念120
二、民族地区贫困现状123
三、民族地区贫困的成因129
第三节 民族地区反贫困实践141
一、中国反贫困的历史实践142
二、民族地区反贫困的特殊政策146
第四节 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法制化155
一、法制化反贫困战略156
二、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法律法规160
三、民族地区反贫困的部门规章——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为例166
四、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地方性法规与规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171
第五章 民族地区产业政策法制182
第一节 民族地区产业政策法制的背景182
一、产业区域转移概述182
二、东部地区的产业区域转移的现状185
三、民族地区调整产业政策的历史性机遇185
第二节 民族地区产业政策法的现状186
一、我国的产业政策法的现状186
二、产业政策法的实质188
三、民族地区应采取的产业政策法立法模式191
第三节 民族地区的产业政策立法193
一、产业结构政策立法193
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企业促进法——以清真食品为例198
三、产业调整政策立法205
四、产业技术政策立法209
第六章 贸易管理自治权216
第一节 民族贸易管理自治权217
一、民族贸易的定义和特殊性217
二、民族贸易的作用219
三、我国民族贸易优惠政策的演变221
四、现行民族贸易优惠政策的主要内容225
五、民族贸易政策存在的问题和调整方向228
六、加快民族贸易法治化的建议措施232
第二节 边境贸易管理自治权234
一、我国边境贸易的现状235
二、我国边境贸易法规政策体系及存在的问题236
三、加入WTO对我国边境贸易的影响239
四、我国边境贸易制度法治化的路径241
第七章 财税管理自治权245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财税管理自治权概说245
一、民族自治地方财税自治权的基本内涵245
二、民族自治地方财税自治权实施现状252
三、民族自治地方财税自治权的完善257
第二节 完善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258
一、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含义258
二、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分析259
三、完善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对策建议265
第三节 调整民族自治地方税收优惠政策的路径268
一、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分析268
二、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272
三、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路径275
第四节 加大中央经济扶持力度的对策278
一、专项资金和补助专款278
二、民族机动金282
第八章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制287
第一节 民族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287
一、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288
二、民族地区以外的民族旅游开发291
三、对民族旅游开发现状的思考293
第二节 民族地区现行的旅游法制295
一、关于旅游的中央立法295
二、民族地区的地方旅游立法298
三、关于民族地区旅游法制的思考300
第三节 民族地区旅游法制的完善措施301
一、民族地区旅游立法的完善302
二、民族地区旅游执法的完善303
第四节 民族旅游法制中的利益补偿制度研究305
一、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益补偿制度构建的必要性305
二、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利益补偿制度构建的路径分析309
三、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利益补偿制度的模式选择314
四、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利益补偿的具体措施319
第九章 自然资源管理自治权323
第一节 自然资源管理自治权324
一、自然资源管理自治权的实证研究324
二、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管理自治权的现状329
三、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管理自治权的完善332
第二节 获得利益补偿的权利335
一、对民族自治地方进行利益补偿的必要性分析336
二、对民族自治地方进行利益补偿的法律依据342
三、国外关于利益补偿的法律规定343
四、对民族自治地方进行利益补偿的具体措施351
五、民族自治地方获得利益补偿的权利的完善355
第三节 民族地区的生物安全立法364
一、西部民族地区生物安全问题的现状364
二、实施生物安全法律保护的可行性分析367
三、生物安全法的适用范围和原则369
四、生物安全法的主要制度373
第十章 民族地区集体林权制度研究377
第一节 民族地区林业资源的特点378
一、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379
二、蕴涵巨大商业价值380
三、森林文化多样380
第二节 民族地区集体林权制度的特点381
一、集体林权属复杂381
二、集体林公共管理的传统性较强382
三、森林资源传统管理方式受到冲击383
四、传统民族文化正逐步流失384
第三节 民族地区集体林权制度的现状385
一、集体林权制度立法层面385
二、集体林权制度实施层面389
三、集体林权制度运行层面390
第四节 民族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社会分析392
一、政治因素分析392
二、经济因素分析397
三、文化因素分析402
四、其他因素分析407
第五节 民族地区集体林权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407
一、民族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应然价值目标407
二、民族地区集体林权制度保障机制之完善412
三、习惯法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功能及其考量421
四、完善民族地区集体林权制度的纠纷解决机制424
第十一章 企业管理自治权433
第一节 企业管理自治权概述433
一、概念界定433
二、企业文化管理自治权435
三、技术创新管理自治权440
四、员工管理自治权442
五、人力资源管理自治权446
第二节 企业管理自治权的运行448
一、企业管理自治权的现状448
二、企业管理自治权的完善452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社会责任455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述455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461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社会责任473
四、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方式487
参考文献497
后记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