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就业促进 政策与机制研究e以湖北省高校毕业生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就业促进 政策与机制研究e以湖北省高校毕业生为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1037420.jpg)
- 安锦著(内蒙古财经大学)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2723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就业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就业促进 政策与机制研究e以湖北省高校毕业生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
一、选题背景1
二、研究意义2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3
一、高校毕业生3
二、就业促进4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5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6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8
一、研究思路8
二、研究方法10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12
一、国内研究综述12
二、国外研究综述19
三、文献评述22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23
一、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进行了系统评估24
二、对公益性岗位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科学论证24
三、提出了政策改进策略和促进机制构想25
四、提出了人才梯度转移思想25
第二章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就业促进解析26
第一节 就业促进的公共政策解析26
一、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26
二、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和程序28
三、就业促进的公共政策理论解析29
第二节 就业促进的相关理论32
一、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总量就业理论32
二、20世纪50年代发展经济学二元结构就业理论33
三、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就业理论34
四、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综合派结构性失业理论35
五、20世纪8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工资黏性就业理论36
六、20世纪90年代失业回滞理论37
七、其他学派的就业理论38
第三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42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情况42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理论42
二、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背景分析44
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45
第二节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基于两部委湖北省调研数据48
一、就业人数及就业率50
二、就业率最高和最低的专业51
三、已就业毕业生分布情况52
四、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情况53
第三节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表现54
一、无业可就54
二、有业不就54
三、有业难就55
四、就业质量呈下降趋势56
五、被就业现象严重56
六、就业弱势群体大量存在57
第四节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58
一、扩招的急剧性、就业环境的突变性59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60
三、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专业设置不合理61
四、就业市场不公平,歧视现象较为严重62
五、毕业生能力与岗位不匹配,就业期望值不切实际63
六、社会、用人单位片面的人才观和用人观64
第四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及其实施情况65
第一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变迁65
一、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分”时期(1949~1984年)66
二、过渡时代“双向选择”时期(1985~1992年)69
三、市场经济时代“自主择业”时期(1993年至今)71
第二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实施情况——以湖北省为例75
一、基层就业政策的实施情况75
二、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政策实施情况80
三、自主创业政策实施情况81
四、参与重大项目政策实施情况85
五、就业指导服务与就业援助政策实施情况85
六、其他政策实施情况90
第五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评估——基于湖北省调研数据91
第一节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91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91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93
三、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与基本方法94
第二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评估指标体系设计98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评估指标设计的SMART原则98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评估指标综合方法——层次分析法99
第三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评估106
一、政策制定的指标评估106
二、政策执行的指标评估114
三、政策效果的指标评估120
四、政策整体积极效果评价124
第四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存在的问题127
一、政策的理论依据不足,目标群体不清晰127
二、政策的认知度不高,政策监督反馈较弱,资源利用效率较低129
三、过于偏重岗位创造,政策可持续性较差130
四、逆城镇化、工业化、三产化的促进政策违背就业一般规律132
五、没有体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忽视人才开发134
六、政策促进作用有限,就业促进机制缺乏135
第六章 典型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模式及启示136
第一节 典型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模式136
一、美英模式——高校主导型136
二、日本模式——全员参与型139
三、德国模式——公共服务型141
四、俄罗斯模式——自由放任型143
五、印度模式——计划和市场双重管理型145
六、韩国模式——政府导向型146
第二节 典型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的启示149
一、就业促进政策主要体现在需求、供给、供求匹配三个方面150
二、市场化就业方向相同,政府促进就业的程度不同150
三、完善的就业法律体系150
四、发展职业教育,注重职业培训151
五、鼓励大学生到特定地区和行业就业151
六、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152
七、加快信息网络建设152
八、积极推行大学生就业计划和就业援助153
九、促进机制不可或缺153
十、各国就业促进效果需要评估借鉴154
第七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的政策改进与机制构想157
第一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的改进策略157
一、深化基础理论研究,科学论证政策方案可行性157
二、加强政策宣传,注重监督反馈,提高政策执行效率168
三、科学构建评估体系,及时调整政策力度171
四、实施人才梯度转移战略172
第二节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的基本构想178
一、完善政府主导的宏观就业调控机制178
二、构建高校的市场化声誉机制185
三、优化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188
四、规范社会媒介的舆论引导机制190
五、健全毕业生的个人约束机制193
第八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196
第一节 本研究内容的简单回顾196
第二节 本研究取得的成果与不足196
第三节 未来研究的展望与思考197
一、未来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依然要放在首位198
二、“保基本政策落实”是就业促进的主要内容199
三、“强城镇化、工业化、三产化”是就业促进的努力方向200
四、“构建促进机制”是就业促进的关键201
五、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扶持公益性创业201
六、探索和完善大学生灵活就业制度203
附录204
附录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内容204
附录二: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调研内容210
附录三: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调研内容219
附录四: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研究调研内容227
附录五:2009年湖北省就业见习高校毕业生电话访谈提纲235
参考文献236
后记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