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职业健康与安全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职业健康与安全工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1025825.jpg)
- 张顺堂,高德华主编;吴昌友,刘利军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6198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劳动卫生-高等学校-教材;劳动安全-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职业健康与安全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安全与安全科学基础1
1.1 安全及安全问题的产生1
1.1.1 安全的含义1
1.1.2 安全问题的产生2
1.2 安全的相对性与本质安全3
1.2.1 安全的相对性3
1.2.2 本质安全及本质安全化3
1.3 安全科学6
1.3.1 安全科学及其发展6
1.3.2 安全科学的研究内容与领域7
1.3.3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8
1.3.4 安全科学的研究方法9
习题9
2 事故致因理论10
2.1 事故及其基本特征10
2.1.1 事故的含义10
2.1.2 事故的基本特征10
2.2 事故模式理论11
2.2.1 事故模式理论概述11
2.2.2 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链锁理论12
2.2.3 系统观点理论13
2.2.4 轨迹交叉理论14
2.2.5 能量转移理论15
2.3 事故的预防与控制16
2.3.1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16
2.3.2 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原则17
习题18
3 安全文化19
3.1 安全文化概述19
3.1.1 安全文化的概念19
3.1.2 安全文化的起源20
3.1.3 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21
3.2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22
3.2.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特点及现实意义22
3.2.2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23
3.2.3 安全文化建设的操作步骤25
3.2.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26
习题28
4 安全系统工程概述29
4.1 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29
4.2 安全系统工程的概念与特点29
4.2.1 系统与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29
4.2.2 安全系统工程及其特点30
4.2.3 安全系统工程31
4.3 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32
4.3.1 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32
4.3.2 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32
习题34
5 危险源辨识35
5.1 危险因素根源及分类35
5.1.1 危险因素概述35
5.1.2 危险因素的分类37
5.2 危险源辨识方法45
5.2.1 危险源概述45
5.2.2 危险源辨识方法47
5.3 重大危险源辨识48
5.3.1 国际上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48
5.3.2 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50
习题53
6 系统安全分析54
6.1 系统安全分析概述54
6.1.1 系统安全分析的内容54
6.1.2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54
6.2 安全检查表55
6.2.1 基本概念55
6.2.2 安全检查表的内容57
6.2.3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58
6.2.4 应用举例59
6.3 危险性预先分析62
6.3.1 基本概念62
6.3.2 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内容63
6.3.3 危险性预先分析的步骤63
6.3.4 应用举例65
6.4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67
6.4.1 基本概念67
6.4.2 故障类型的等级划分68
6.4.3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的步骤71
6.4.4 致命度分析72
6.4.5 应用举例73
6.5 事件树分析74
6.5.1 基本概念74
6.5.2 事件树分析的步骤75
6.5.3 应用实例76
6.6 事故树分析77
6.6.1 基本概念77
6.6.2 事故树分析的步骤81
6.6.3 事故树的定性分析83
6.6.4 事故树的定量分析88
6.6.5 应用举例96
习题98
7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100
7.1 系统安全评价概述100
7.1.1 系统安全评价的定义100
7.1.2 安全标准101
7.1.3 系统安全评价的内容102
7.1.4 系统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103
7.1.5 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分类103
7.2 系统安全评价方法104
7.2.1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104
7.2.2 概率评价法107
7.2.3 模糊安全评价113
7.3 系统安全预测概述117
7.3.1 系统安全预测的基本原理117
7.3.2 系统安全预测方法分类118
7.3.3 系统安全预测程序118
7.4 系统安全预测方法119
7.4.1 回归分析预测119
7.4.2 灰色预测法124
7.4.3 马尔可夫预测法128
习题131
8 安全管理132
8.1 安全管理的概念与历史演变132
8.1.1 安全管理的概念132
8.1.2 安全管理的发展历史与现状133
8.2 安全管理的内容与实施135
8.2.1 安全管理的内容135
8.2.2 安全管理的实施137
8.3 生产现场安全管理141
8.3.1 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概念141
8.3.2 意外事故发生原因与防止142
8.3.3 安全生产责任制143
8.3.4 安全教育145
8.3.5 安全常识147
8.4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48
8.5 安全目标管理150
8.5.1 目标管理的概念150
8.5.2 安全目标管理的内容151
习题155
9 应急管理与应急预案的编制156
9.1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概述156
9.1.1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概念156
9.1.2 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办法159
9.1.3 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161
9.1.4 应急救援体系的概念与运行163
9.2 应急预案及应急预案的编制168
9.2.1 应急预案的概念169
9.2.2 预案编制的法律法规依据169
9.2.3 危机发生的定律170
9.2.4 预案的构成要素171
9.2.5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174
9.3 预案的演练与评估179
9.3.1 预案的演练179
9.3.2 预案评估182
习题183
10 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184
10.1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184
10.1.1 普通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184
10.1.2 特殊行业或者领域的事故等级划分184
10.1.3 其他分类185
10.2 事故的调查方法185
10.2.1 事故调查的组织185
10.2.2 事故调查组工作设计186
10.2.3 事故调查方法187
10.3 事故处理189
10.3.1 事故责任分析189
10.3.2 事故责任追究190
10.3.3 整改措施191
10.4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192
10.4.1 事故经济损失的概念与分类192
10.4.2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193
10.4.3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194
习题196
11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197
11.1 职业健康安全概述197
11.2 职业安全与职业病199
11.2.1 职业安全199
11.2.2 职业病199
11.3 职业健康安全的理论分析201
11.3.1 工作场所压力与疾病201
11.3.2 剂量反应,协同作用和添加性203
11.4 作业场所压力、作业过程与疾病的联系204
11.4.1 概述204
11.4.2 毒素的吸收途径,受影响器官和解毒205
11.4.3 各种物质对健康的影响206
11.4.4 工作场所气候对健康的影响211
11.4.5 服装与温度的调节213
11.4.6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影响214
11.4.7 工人健康的监测214
11.5 工作健康216
11.5.1 个人和组织的健康状况216
11.5.2 提高工作场所安全的基本原理217
11.5.3 提升工作场所健康的益处218
习题220
12 工作压力管理221
12.1 工作压力概述221
12.1.1 工作压力及其来源222
12.1.2 工作压力管理的措施224
12.2 企业员工帮助计划(EAP)227
12.2.1 EAP概述227
12.2.2 EAP一般模式229
12.2.3 EAP服务模块229
12.3 个人压力管理230
12.3.1 个人防控与管理压力230
12.3.2 个性与压力心理测验233
习题238
13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239
13.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概述239
13.1.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概念与作用239
13.1.2 体系构成与认证242
13.1.3 OHSAS咨询程序和内容244
13.1.4 OHSAS培训方案设计245
13.2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246
13.2.1 HMS的特征246
13.2.2 OSHMS体系设计248
13.3 OHSMS的构成要素与系统功能248
13.3.1 OHSMS的结构要素248
13.3.2 危险源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核心249
13.3.3 明确责任机构与职责是实施管理体系的必要前提250
13.3.4 管理体系的监控系统对体系运行起到保障作用251
13.4 环境、健康与安全(EHS)三标体系251
13.4.1 三标体系概述252
13.4.2 三标体系的关系253
习题255
参考文献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