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病理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病理学基础
  • 董莺,熊水香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524485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28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139页
  • 主题词:病理学-专业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病理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病理学概述1

一、病理学的任务1

二、病理学的范围及在医学中的地位1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学习方法1

第二节 疾病概述2

一、健康和疾病的概念2

二、病因学概述3

三、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4

四、疾病的经过与结局5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7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7

一、萎缩7

二、肥大8

三、增生9

四、化生9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10

一、变性10

二、坏死12

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14

一、再生14

二、纤维性修复15

三、创伤愈合16

第二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9

第一节 充血19

一、动脉性充血19

二、静脉性充血20

第二节 血栓形成21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21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类型22

三、血栓的转归23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23

第三节 栓塞23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23

二、栓塞的类型及其后果24

第四节 梗死25

一、梗死的原因25

二、梗死的形态特点及类型25

三、梗死对机体的影响27

第三章 炎症28

第一节 炎症的原因28

第二节 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29

一、变质29

二、渗出29

三、增生33

第三节 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33

一、局部表现33

二、全身反应34

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34

一、炎症的临床分类34

二、炎症的病理分类35

第五节 炎症的结局37

一、痊愈37

二、迁延不愈38

三、蔓延扩散38

第四章 肿瘤40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和特征40

一、肿瘤的概念40

二、肿瘤的特性40

第二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44

一、肿瘤的命名原则44

二、肿瘤的分类45

三、肿瘤的分级与分期46

四、常见肿瘤的病变特点46

第三节 癌前病变与原位癌49

一、癌前病变49

二、原位癌49

第四节 肿瘤的病因与发生机制50

一、肿瘤的病因50

二、肿瘤的发病机制51

第五章 常见疾病53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53

一、风湿病53

二、动脉粥样硬化54

三、高血压病56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与结核病58

一、肺炎58

二、慢性阻塞性肺病62

三、结核病64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69

一、慢性胃炎69

二、消化性溃疡病70

三、病毒性肝炎72

四、肝硬化74

第四节 肾小球肾炎7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77

二、基本病理变化78

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分类78

四、常见肾小球肾炎的类型79

第五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82

一、糖尿病82

二、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83

第六章 缺氧85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85

一、氧分压85

二、氧容量85

三、氧含量85

四、氧饱和度86

五、动-静脉血氧含量差86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与特点86

一、低张性缺氧86

二、血液性缺氧87

三、循环性缺氧87

四、组织性缺氧88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89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89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89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90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90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90

第四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91

一、代谢耗氧率91

二、机体代偿能力91

第七章 休克93

第一节 休克的原因和分类93

一、休克的原因93

二、休克的分类93

第二节 休克的发展过程及微循环变化94

一、微循环缺血期94

二、微循环淤血期94

三、微循环衰竭期95

第三节 休克时机体代谢、功能变化95

一、机体代谢变化95

二、机体器官功能变化96

第八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97

第一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97

第二节 DIC的原因和发生机制97

一、DIC的原因97

二、DIC的发生机制97

第三节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98

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98

二、肝功能严重障碍98

三、血液高凝状态98

四、微循环障碍98

第四节 DIC的分期及分型98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98

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型99

第五节 DIC时机体主要功能、代谢的变化99

一、出血99

二、器官功能障碍99

三、休克100

四、贫血100

第九章 重要器官功能衰竭101

第一节 心力衰竭101

一、心力衰竭的概念101

二、心力衰竭的原因和诱因101

三、心力衰竭的分类102

四、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103

五、心力衰竭时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104

第二节 呼吸衰竭106

一、呼吸衰竭的概念106

二、呼吸衰竭的原因及发生机制106

三、呼吸衰竭时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107

第三节 肝性脑病108

一、肝性脑病的概念109

二、肝性脑病的原因和分类109

三、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109

四、肝性脑病的诱因110

第四节 肾衰竭110

一、肾衰竭的概念111

二、急性肾衰竭111

三、慢性肾衰竭112

四、尿毒症113

《病理学基础》实验指导115

主要参考文献1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