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泽东与共和国非常岁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毛泽东与共和国非常岁月
  • 高中华,尹传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1189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毛泽东(1893~1976)-生平事迹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毛泽东与共和国非常岁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筹建新中国,建立人民政权1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2

(一)黎明前的号召2

(二)新政协筹备会议3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7

(四)开国大典10

二、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11

(一)解放大西南11

(二)新政权,新气象16

三、恢复经济建设,巩固人民政权23

(一)经济的困局以及引发的社会问题23

(二)整顿经济的前期工作——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25

(三)着手全面恢复国民经济26

第二章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35

一、第一次访苏36

(一)“一边倒”的外交政策36

(二)中苏建交,毛泽东出访38

(三)毛泽东与斯大林第一次会晤40

(四)毛泽东发火41

(五)打破僵局43

(六)第三次会谈45

(七)中苏定约47

二、第二次访苏49

(一)再见莫斯科49

(二)以苏联为首52

(三)东风压倒西风57

(四)回国59

三、中苏关系破裂60

(一)中苏两党之间裂痕的扩大60

(二)八十一党会议63

(三)中苏第一轮论战66

(四)中苏第二次大论战70

(五)珍宝岛冲突75

第三章 抗美援朝,维护国家战略安全79

一、唇亡齿寒,救邻即是自救80

(一)“二战”的产物——脆弱的“三八线”80

(二)朝鲜内战81

(三)毛泽东的艰难决策83

(四)苏联的举棋不定88

(五)毛泽东毅然决定出兵90

二、朝鲜半岛上的博弈92

(一)奠定战局的五次战役92

(二)谈判桌上的较量102

三、谁叫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115

(一)毛岸英入朝115

(二)毛岸英牺牲116

(三)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118

四、抗美援朝的意义120

(一)国际地位的极大提高,赢得了和平的环境120

(二)调整了东亚的战略格局,这一格局依然持续到今天121

(三)促进国内的安定团结,开创了新的和平建设局面122

第四章 从开展三大运动到“三反”、“五反”125

一、三大运动126

(一)“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126

(二)除恶就是行善——镇压反革命132

二、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斗争141

(一)“三反”运动的序幕141

(二)“三反”运动开始144

(三)集中力量打“老虎”148

(四)处死刘青山、张子善151

(五)以身作则,大公无私153

三、“五反”运动——打退糖衣炮弹155

(一)发动“五反”运动的原因155

(二)掌握正确的斗争方针158

(三)胜利结束“五反”运动162

第五章 实施农村制度的伟大变革165

一、土地改革——中国社会的革命性变革166

(一)未雨绸缪,精心准备166

(二)明确划分阶级成分168

(三)改变对待富农的政策170

(四)完善财产分配政策171

(五)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174

二、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改造178

(一)农业合作化的缘起178

(二)初期合作化的一场争论180

(三)农业合作化纲领的制定——从“决议草案”到“正式决议”183

(四)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186

(五)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89

(六)农业合作化的意义191

第六章 炮击金门,武力威慑台湾193

一、台湾问题“国际化”194

(一)努力实现祖国统一194

(二)朝鲜也要统一195

(三)美国的公开介入196

二、运筹帷幄,决策千里198

(一)中美大使级谈判198

(二)准备出击,节外生枝201

三、炮击金门205

(一)直接对蒋,间接对美205

(二)精准指挥,战略摸底207

(三)再一次谈判陷入僵局212

(四)《告台湾同胞书》215

第七章 探索中国式建设道路221

一、“大跃进”运动222

(一)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222

(二)有利于中国经济建设的国际和平局面不断出现223

(三)苏联等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224

(四)“二战”后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226

(五)“大跃进”运动的准备及展开228

(六)“大跃进”运动的后果及教训240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245

(一)多灾多难的六十年代245

(二)调查研究思想的酝酿249

(三)调查研究活动的展开257

第八章 从“百家争鸣”到文化界的风暴261

一、百家争鸣262

(一)繁荣文艺离不开发展马克思主义263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266

(三)从“百家争鸣”变成“两家争鸣”269

二、文化界的风暴275

(一)从胡风案说起276

(二)从整风运动到反右斗争扩大化290

第九章 处理接班人问题295

一、处理高、饶事件296

(一)高、饶进京296

(二)大闹财经会议298

(三)高、饶开展行动301

(四)击垮高、饶联盟303

二、粉碎林彪集团309

(一)接班人地位的确立309

(二)毛泽东与林彪的分歧与矛盾311

(三)林彪集团的覆灭317

三、最终选择了华国锋321

(一)毛泽东记住了华国锋321

(二)受到毛泽东的器重323

(三)关键时刻的抉择3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