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洋风姑苏版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洋风姑苏版研究
  • 张烨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978750103401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112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版画-研究-苏州市-清前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洋风姑苏版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中日学者对“洋风姑苏版”版画的研究综述1

二 “姑苏版”与“洋风姑苏版”4

上编 形式与内容9

第一章 “姑苏版”中的“洋风”画9

第一节 从《西洋剧场图》说起9

第二节 以《金阊三百六十行》为例11

第二章 洋风姑苏版作品的题材19

第一节 名胜纪游题材19

第二节 园林山水题材45

第三节 戏曲文学题材59

第四节 传统风俗题材75

第五节 室内场景人物题材93

第三章 洋风姑苏版中的小型作品111

第四章 洋风姑苏版的风格特征115

第一节 洋风姑苏版的西洋特征115

一 透视、光影与排线在作品中的呈现115

二 根据西洋画法特征而作的分类119

第二节 洋风姑苏版的中国传统特征123

一 物象比较124

二 多视点叙事性的画面表达方法126

第五章 洋风姑苏版的创新意义与美学价值129

第一节 洋风姑苏版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创新意义129

第二节 洋风姑苏版的市民美学价值147

下编 相关问题151

第六章 洋风姑苏版的作者、创作时间与技艺分析151

第一节 “凯普菲尔(K?MPFER)版画”的相关问题151

第二节 洋风姑苏版的作者157

第三节 洋风姑苏版的创作时间161

第四节 洋风姑苏版技艺分析165

一 技艺特色165

二 起稿人和刻工的合作169

第七章 “洋风”的由来——明清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175

第一节 江南地区天主教艺术的流传175

第二节 木版的“改作”177

第三节 “洋风”在民间185

第四节 “洋风”在宫廷188

第五节 年希尧与《视学》192

第八章 苏州的刻版印书业与市民文化195

第一节 明清苏州的刻版印书业195

第二节 苏州的艺术品生产与销售199

一 苏州的手工艺品199

二 山塘与桃花坞200

第三节 苏州市民文化的兴起202

一 奢华的风气202

二 戏园生活203

三 苏州尚奇的“西洋风”205

第九章 洋风姑苏版的市场范围209

第一节 中国本土的市场需求209

第二节 17、18世纪欧洲“中国风”与中国版画在欧洲214

第三节 从《华夷变态》到《清朝探事》的日本218

一 华夷变态的插曲218

二 德川吉宗与中国地方志220

第四节 德川吉宗时代的“兰学”222

第五节 江户时代的日本人对苏州的憧憬225

第六节 洋风姑苏版与日本“屏风”的关系227

第七节 日本幕府定制洋风姑苏版的可能性233

一 中日贸易中的绘画交流233

二 幕府预订洋风姑苏版的可能性238

三 吉宗好绘画241

四 外销画假设与画面细节244

第八节 关于“洋风姑苏版”收藏者的小疑问247

第十章 洋风姑苏版对日影响与消失原因249

第一节 洋风姑苏版对日本绘画的影响249

第二节 洋风姑苏版的消失原因256

第三节 洋风姑苏版所折射的18世纪中日对西方文化的态度260

结论263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265

附录二 洋风姑苏版相关大事年表272

附录三 洋风姑苏版作品一览279

附录四 清代江南行政图(嘉庆二十五年1820)286

附录五 重点词语索引287

附录六 西方人名对照292

附录七 徐扬《盛世滋生(姑苏繁华)图》卷的真伪辨294

后记3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