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孙犁十四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孙犁十四章](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1014542.jpg)
- 滕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08958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827页
- 文件大小:389MB
- 文件页数:841页
- 主题词:孙犁(1913~2002)-评传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孙犁十四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乡土孙犁1
第一节 “封泥”名章1
第二节 农家孩子(上)5
第三节 农家孩子(下)10
第四节 最后一只蝈蝈17
第五节 野人怀土20
第六节 辞“乡土文学”26
第二章 山水孙犁30
第一节 在民族大义感召下30
第二节 百水千山32
第三节 战争和田园36
第四节 人民英雄主义39
第五节 是璞也是玉44
第三章 战士孙犁48
第一节 辞“三种人”48
之一 辞“多余人”48
之二 辞“同路人”57
之三 辞“边缘人”60
第二节 为文学而革命,为革命而文学70
第三节 老区土改的冲激73
第四节 病期十年的“索隐”81
第五节 他是个“散兵”94
第四章 性情孙犁102
第一节 亲情长歌102
第二节 爱情小令110
第三节 友情慢调125
第四节 人情引词131
第五章 小说孙犁145
第一节 小说与文学孙犁145
第二节 关于孙犁小说的基本风格149
第三节 心灵化和生活化——孙犁式时代精神书写154
第四节 主观的、感觉的、抒情的——孙犁式写实主义161
第五节 不薄男儿重女儿——孙犁式性灵为文178
第六节 裁取青天作画屏——《荷花淀》与孙犁短篇小说艺术190
第七节 个性深处总模糊——《铁木前传》与孙犁中篇小说艺术205
之一 《村歌》在前205
之二 《铁木前传》并非实写合作化运动208
之三 《铁木前传》主题的多义性216
之四 《铁木前传》人物结构的复调性219
之五 小满儿的复调性和复义性220
之六 个性深处总模糊231
第八节 长篇结构第三型——《风云初记》与孙犁长篇小说艺术238
之一 岂止十年磨一剑238
之二 亦农亦武亦温文242
之三 景语情语一片256
之四 散文(小说)叙事诗263
之五 尾声与“前记”275
第九节 余论:历史—小说—生活280
第六章 散文孙犁288
第一节 映世之什288
之一 战歌与田园之歌288
之二 《津门小集》290
之三 《书衣文录》294
第二节 志人之什302
之一 童年漫忆302
之二 亲情至文316
之三 乡里笔记329
之四 故人怀思336
第三节 自叙之什344
之一 《〈善闇室纪年〉摘抄》的写作345
之二 成长岁月的叙写350
之三 病期经历的叙写359
之四 居常琐笔363
第四节 读书之什369
第五节 论文之什383
之一 当代文事随笔383
之二 读作品记390
之三 耕堂序跋392
第六节 体裁篇398
第七节 文心篇406
之一 写事与写人407
之二 写物与写心408
之三 细节化生存410
之四 哲理概括与典型化412
之五 白描与抒情415
之六 写实与象征417
之七取譬与通感420
之八 泥土气息与书香气韵425
之九幽默与讽刺427
之十 白话与文言432
第八节 孙犁散文观436
第七章 诗歌孙犁447
第一节 孙犁诗系年及概观447
第二节 新诗自赋更长吟456
之一 吉兆456
之二 抗战诗人458
之三 战争和解放463
之四 病期与劫后466
之五 人生之诗468
第三节 老去诗篇浑漫与470
之一 咏生涯470
之二 咏亲情472
之三 咏故人473
之四 咏革命473
之五 咏世情474
之六 咏闲情475
之七 咏读书476
之八 健笔意纵横477
第四节 性相近习相远479
第五节 “诗人里行走”的作家484
之一 诗创作自评484
之二 诗人里行走486
第六节 孙犁诗话488
之一 诗歌价值观488
之二 诗歌创作观491
之三 诗人观493
之四 诗歌批评观495
第八章 文论孙犁498
第一节 评论起家498
第二节 “冀中一日”的洗礼500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与人道主义506
之一 关于现实主义506
之二 关于人道主义512
第四节 “写作离政治远一点”518
之一 文艺与政治的相关性是一种天经地义的客观存在518
之二 提出“写作离政治远一点”不是提倡文艺脱离政治520
之三 离政治远一点出自个性选择520
之四 离政治远一点源于对创作规律的坚守521
之五 离政治远一点是现实主义的胜利522
之六 “写作离政治远一点”是对文艺理论的一种贡献523
第五节 作家应有的素质524
之一 史才与文才524
之二 从创作论讲作家素质525
之三 为人之道是孙犁阐述作家素质的另一重要方面529
之四 为文之道关系作家素质531
之五 社会环境对作家的影响和作家的反应,是检验作家素质的重要尺度534
第六节 创作劳动四题:语言,题材,流派,大众化535
之一 “文学——语言的劳作”535
之二 题材问题的坚守与游移540
之三 “荷花淀派”终结者的流派别说544
之四 文学大众化的一家之言552
第七节 文评家孙犁555
之一 十说批评之道555
之二 四谈批评之术563
之三 针砭批评之病568
第九章 编辑(兼及记者、教师)孙犁573
第一节 编辑生涯:烽火岁月573
第二节 编辑生涯:和平年代579
第三节 记者足迹590
第四节 教师践履596
第五节 三位一体602
第六节 编辑笔记604
之一 尽心——尽心编辑605
之二 尽责——三头负责605
之三 尽职——四个比喻606
之四 尽力——全程编辑607
之五 尽情——素质编辑609
第十章 国初孙犁612
第一节 放歌:为新时代的天光曙色612
第二节 栽植:为一亩新圃的青青树苗615
第三节 护持:为“工厂文艺”的群星熠熠625
第四节 守望:为新中国文学的转轨转型636
第十一章 “文革”孙犁646
第一节 “文革”经历与“文革”载记646
第二节 “文革”后书写656
之一 劫余记事657
之二 劫余记人663
之三 为了忘却而记念673
之四 “文革”书写之实践与期待678
第三节 后“文革”写作682
之一 伙伴的回忆683
之二 青春的遗响684
之三 故园梦断685
之四 文人命运的历史追思686
之五 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史证689
之六 纠正只信性善论的偏颇693
之七 审美与审丑并取695
之八 对当今施政的歌颂697
之九 从“晚华”到“曲终”698
第十二章 变法孙犁703
第一节 文本之变:从孙犁小说到芸斋小说703
之一 芸斋小说出世703
之二 芸斋小说变法710
第二节 主体之变:从写作者到思想者720
之一 情感写作与情理写作720
之二 散文其体杂文其骨小说其魂722
之三 当下融入历史727
第三节 蕴意之变:从淑世到警世728
之一 争战之书与呼唤之书728
之二 淑世之书与警世之书731
之三 提升人与提醒人732
第四节 文变染乎性情734
第五节 变法与坚守739
第十三章 曲终孙犁742
第一节 终曲之奏起何时742
第二节 暮心双重有参差746
之一 不问世事与忧乐天下746
之二 执笔不易辍笔难747
之三 生命附丽于文学750
第三节 笔废笔兴社文寓751
之一 “社会日恶,人心日险”751
之二 “革命,文学,似是而非”753
之三 病句的纠缠762
之四 身体日衰精神日蹇769
第四节 人生如海照晚曦772
之一 世情之海772
之二 海纳百川773
之三 老人与海782
第十四章 哲人孙犁785
第一节 “作家必有一种思想”785
第二节 关于人、人性、人生的哲思789
之一 人性之善与恶789
之二 人性多视域790
之三 “我有时就信命运”793
之四 道,穷而后见795
之五 文人心性与修身797
第三节 关于文学的哲思799
之一 文学里有哲学799
之二 “文章 与道义共存”800
之三 “师自然不如师造化”801
之四 “文人宜散不宜聚”802
之五 “文章 乃寂寞之道”802
之六 “天道和人道统一”804
之七 “文运如天运”806
第四节 关于作家的哲思807
之一 作家乃时势所造,应运而生807
之二 作家与人生进程有微妙关系808
之三 “我相信遗传学”809
之四 “真正的哲人”810
第五节 哲人其萎811
之一 最后七年811
之二 最后七天819
第六节 余论:关于哲人作家822
后记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