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4037872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165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1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特点3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历史分期5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意义和方法12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16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16

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20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立场和思想的转变27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新世界观的探索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34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和新世界观的初步探索34

二、清算旧哲学影响,为新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39

三、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及其重大意义4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51

一、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的初次公开阐述51

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58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1848年欧洲革命的理论总结63

第二章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70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索和《资本论》第一卷的问世70

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探索的早期阶段70

二、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探索73

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创新76

第二节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形成81

一、劳动价值论的新探索81

二、劳动价值论的系统研究85

第三节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89

一、对资产阶级古典学派“难题”的解决89

二、剩余价值理论的系统阐发92

三、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趋势的分析96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研究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拓展100

一、未来社会经济关系一般性质的分析100

二、《资本论》二、三卷的出版105

三、《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107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丰富和发展114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114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的斗争114

二、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118

三、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121

第二节《反杜林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125

一、对杜林的批判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126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139

第三节 对古代社会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研究144

一、古代社会的研究144

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47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153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观的系统化153

二、唯物史观的进一步阐发158

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科学总结160

第五节 面向新世纪的新探索166

一、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166

二、对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新探索167

三、在批判伯恩施坦主义中捍卫马克思主义169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列宁主义阶段177

第一节 列宁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列宁早期的革命活动177

一、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俄国工人运动的兴起178

二、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180

三、列宁创建无产阶级新型政党的理论与实践186

四、列宁对俄国民主革命理论和策略的阐发190

五、列宁在同错误思潮斗争中捍卫马克思主义193

第二节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197

一、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初步分析和研究198

二、列宁对考茨基等人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分析批判200

三、《帝国主义论》和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203

第三节 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208

一、确立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论208

二、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212

三、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发展215

四、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的阐发221

第四节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思考223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224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推进228

三、关于改革国家机构的探索233

四、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特殊性和多样性的思考235

第五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的发展及挫折24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继续推进242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开展242

二、对列宁主义的系统阐发248

三、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贡献252

第二节 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261

一、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多方面探索261

二、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理论265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形成272

一、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272

二、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273

第四节 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和剧变276

一、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276

二、苏联东欧国家的剧变及历史教训282

第六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重大成果294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294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教训294

二、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97

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探索302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309

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的探索309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纲领313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324

四、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在军事、党建、统一战线等领域的进一步展开328

五、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和新中国的建国纲领335

第三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337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提出337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创立344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47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357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条件35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35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依据358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359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361

一、开创和奠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61

二、丰富和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363

三、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366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和主要方面36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36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36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371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374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37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意义37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意义381

第八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历史演变386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386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387

二、卢卡奇对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现象的批判389

三、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394

四、葛兰西的西方革命战略构想400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演变407

一、20世纪30——8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况407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410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416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趋向422

一、苏东剧变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状况422

二、世纪之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演进425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评析430

结束语435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435

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面临的重大课题437

三、在迎接挑战中开拓前进441

阅读文献443

人名译名对照表449

后记4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