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的自然通风 设计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筑的自然通风 设计指南
  • (法)弗朗西斯·阿拉德编著;李珺杰,李苑,李紫薇,董磊译;宋晔皓校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8181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建筑-自然通风-建筑设计-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建筑的自然通风 设计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为什么要自然通风?1

1.2自然通风调控室内空气质量及室内温度2

1.2.1自然通风调节室内空气质量2

1.2.2夏季自然通风和热舒适度3

1.3自然通风容易利用么?4

第2章 自然通风的基础知识6

2.1风的特性及风对建筑的影响6

2.1.1气候和微气候:不同的气候区域6

2.1.2近地面风场结构7

2.1.3城市环境中的风14

2.1.4风对建筑的影响17

2.2室内气候20

2.2.1室内热平衡20

2.2.2质量转移预测22

2.2.3墙体热传递的基本元素25

2.3自然通风的降温潜能27

2.3.1概述27

2.3.2自然通风及舒适度28

2.3.3建筑与自然通风29

参考文献42

第3章 预测方法45

3.1经验模型45

3.1.1预测自然通风状态下建筑内部空气流动速率的简化方法46

3.1.2自然通风下建筑内空气速度评估的简化方法48

3.2网络模型63

3.2.1介绍63

3.2.2自然通风物理机制的诠释64

3.2.3通过大开口和缝隙的空气流动70

3.2.4数学方法73

3.2.5利用实验数据的内部模型比较75

3.3分区模型和CFD模型83

3.3.1介绍83

3.3.2分区建模83

3.3.3计算流体力学86

3.4确定开口尺寸的方法88

3.4.1介绍88

3.4.2简化的经验方法89

3.4.3计算机网络方法95

3.4.4比较分析96

附件A 风压系数计算的参数化模型98

附件B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方程111

参考文献116

第4章 诊断技术119

4.1诊断技术的背景119

4.2诊断研究的目的119

4.3物理参数和监测设备120

4.3.1温度记录120

4.3.2通风测量121

4.3.3空气流速测量125

4.3.4外部气候125

4.3.5咨询126

4.4诊断结果的解释说明126

4.5结论127

参考文献128

第5章 关键障碍129

5.1介绍129

5.1.1建筑运行中的障碍129

5.1.2建筑设计阶段的障碍130

5.1.3其他障碍130

5.1.4关于障碍的可能方法130

5.2障碍类型和可能的解决方法131

5.2.1安全性131

5.2.2噪声133

5.2.3空气污染133

5.2.4遮阳135

5.2.5穿堂风136

5.2.6用户无意识和使用模式136

5.2.7建筑规范137

5.2.8控制140

5.2.9合适的设计工具的匮乏142

5.2.10对建筑的影响142

5.2.11建筑师风险的增加142

5.2.12设计的收费结构144

5.3结论144

参考文献144

第6章 自然通风的设计指导与技术方案146

6.1设计指导146

6.1.1场地设计146

6.1.2设计方案150

6.1.3建筑设计151

6.1.4开口设计166

6.2技术解决方案174

6.2.1传统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技术174

6.2.2居住建筑中的自然通风179

6.2.3现代非居住建筑中的自然通风和混合通风系统180

参考文献186

第7章 自然通风的建筑188

7.1独户住宅(葡萄牙波尔图市)189

7.1.1场地特征190

7.1.2建筑的介绍191

7.1.3建筑材料193

7.1.4使用模式194

7.1.5夏季建筑的热学性能194

7.1.6通风策略的影响195

7.1.7使用者的响应196

7.1.8结论197

7.2公寓大楼(CATANIA,意大利)197

7.2.1场地特征198

7.2.2建筑描述199

7.2.3建筑构造200

7.2.4使用模式201

7.2.5热环境和通风策略的影响201

7.2.6结论204

7.3办公建筑:MELETITIKILTD(雅典,希腊)204

7.3.1场地特征206

7.3.2建筑描述206

7.3.3建筑构造208

7.3.4使用模式209

7.3.5考虑通风后建筑性能209

7.3.6结论213

7.4 PLEIAGE住宅(LOUVAIN-LA-NEUVE,比利时)214

7.4.1场地特征和气候条件215

7.4.2建筑设计215

7.4.3夏季建筑的热工性能219

7.4.4通风作为被动降温技术的性能评价222

7.4.5红外线热成像224

7.4.6 AIOLOS模拟及与试验数据的对比225

7.4.7结论226

7.4.8致谢227

7.5海洋之门(PORTE OCEANE)住宅楼(LA ROCHELLE,法国)227

7.5.1地段特征228

7.5.2户型描述229

7.5.3建筑结构230

7.5.4夏季建筑的热工性能231

7.5.5结论233

7.6学校建筑(LYON,法国)233

7.6.1场地特征234

7.6.2建筑描述234

7.6.3建筑结构237

7.6.4热质量238

7.6.5使用模式238

7.6.6夏季建筑的热工性能238

7.6.7通风技术的影响239

7.6.8结论240

专业词汇对照2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