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钢铁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那宝魁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6925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钢铁企业-工业企业管理-标准化管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钢铁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钢铁企业的主要产品1
1.1 碳素结构钢1
1.1.1 普通碳素结构钢1
1.1.2 优质碳素结构钢2
1.2 低合金钢3
1.3 合金结构钢5
1.4 非调质机械结构钢6
1.5 易切削钢8
1.6 弹簧钢9
1.7 工具钢10
1.7.1 碳素工具钢10
1.7.2 合金工具钢11
1.8 高速工具钢13
1.9 模具钢14
1.10 轴承钢16
1.11 钢轨18
1.11.1 重轨18
1.11.2 轻轨18
1.12 冷镦钢19
1.13 不锈钢20
1.13.1 铁素体不锈钢20
1.13.2 奥氏体不锈钢20
1.13.3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21
1.13.4 马氏体不锈钢22
1.14 耐热钢22
1.15 电工钢23
1.16 高温合金25
1.17 精密合金26
2 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31
2.1 焦化生产过程32
2.1.1 炼焦生产流程32
2.1.2 焦炭生产过程控制要点35
2.1.3 焦炉煤气精制过程37
2.1.4 焦油加工过程40
2.2 烧结生产过程42
2.2.1 烧结生产流程42
2.2.2 烧结生产过程控制要点44
2.3 球团生产过程45
2.3.1 球团矿生产流程45
2.3.2 球团矿的主要焙烧工艺48
2.3.3 球团生产过程控制要点50
2.4 高炉炼铁过程51
2.4.1 高炉炼铁生产流程51
2.4.2 高炉炼铁生产过程控制要点52
2.5 转炉炼钢过程53
2.5.1 转炉炼钢生产流程53
2.5.2 转炉炼钢生产过程控制要点54
2.6 电炉炼钢过程57
2.6.1 电炉炼钢生产流程57
2.6.2 电炉炼钢生产过程控制要点57
2.7 炉外精炼过程59
2.7.1 真空脱气法59
2.7.2 钢包精炼法60
2.7.3 氩气精炼法60
2.7.4 喷射冶金法61
2.7.5 渣洗法61
2.8 模铸和连铸过程61
2.8.1 模铸61
2.8.2 连铸62
2.9 轧钢生产过程64
2.9.1 型钢生产过程64
2.9.2 中厚板生产过程65
2.9.3 热轧带钢生产过程66
2.9.4 冷轧带钢生产过程68
2.9.5 热镀锌钢板生产过程69
2.9.6 电镀锌钢板生产过程70
2.9.7 镀锡板生产过程71
2.9.8 彩色涂层钢板生产过程72
2.9.9 热轧钢管生产过程74
2.9.10 冷轧(拔)钢管生产过程76
2.9.11 焊接钢管生产过程78
2.9.12 线材生产过程79
2.9.13 钢丝和钢丝绳生产过程80
3 钢铁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82
3.1 原料加工主要设备82
3.1.1 原料场的堆取料设备82
3.1.2 烧结机83
3.1.3 球团生产设备85
3.1.4 焦炉87
3.2 炼铁过程主要设备89
3.3 炼钢过程主要设备92
3.3.1 电炉92
3.3.2 转炉94
3.3.3 精炼设备95
3.3.4 连铸设备97
3.4 轧钢过程主要设备99
3.4.1 钢梁轧机99
3.4.2 轨梁轧机101
3.4.3 中型轧机102
3.4.4 小型轧机102
3.4.5 棒材轧机103
3.4.6 线材轧机104
3.4.7 中厚板轧机104
3.4.8 热轧宽带钢轧机105
3.4.9 冷轧宽带钢轧机106
3.4.10 无缝钢管轧机107
3.4.11 彩色涂层设备107
4 钢铁产品的监视和测量109
4.1 化学成分分析110
4.1.1 化学分析111
4.1.2 仪器分析112
4.1.3 化学成分分析应用114
4.2 宏观检验120
4.2.1 酸浸试验120
4.2.2 断口检验121
4.2.3 发纹试验123
4.2.4 硫印试验123
4.3 显微检验124
4.3.1 脱碳层检验124
4.3.2 晶粒度检验124
4.3.3 非金属夹杂物检验125
4.3.4 金相组织检验126
4.4 力学性能检验128
4.4.1 硬度试验128
4.4.2 拉伸试验129
4.4.3 冲击试验130
4.5 工艺性能试验130
4.6 化学性能试验131
4.7 无损检测131
5 钢铁企业的质量管理133
5.1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133
5.2 质量管理的方针和目标137
5.2.1 质量方针137
5.2.2 质量目标140
5.3 资源管理143
5.3.1 人力资源管理143
5.3.2 设备管理146
5.4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53
5.4.1 为什么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53
5.4.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154
5.5 产品实现过程156
5.5.1 对产品的质量要求156
5.5.2 质量策划158
5.5.3 标准化管理160
5.5.4 采购管理163
5.5.5 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167
5.5.6 生产过程控制170
5.6 监视和测量172
5.6.1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172
5.6.2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174
5.7 不合格品的控制和改进措施178
5.7.1 不合格品的控制178
5.7.2 不合格品原因分析180
5.7.3 纠正和纠正措施180
5.7.4 预防措施181
5.7.5 持续改进182
6 钢铁企业的环境管理184
6.1 环境和环境管理184
6.1.1 环境问题184
6.1.2 环境管理186
6.2 钢铁企业的主要环境因素189
6.2.1 焦化过程的环境因素190
6.2.2 烧结过程的环境因素193
6.2.3 炼铁过程的环境因素196
6.2.4 炼钢过程的环境因素198
6.2.5 轧钢过程的环境因素201
6.3 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203
6.3.1 焦化过程的节能减排204
6.3.2 烧结过程的节能减排205
6.3.3 炼铁过程的节能减排206
6.3.4 炼钢过程的节能减排207
6.3.5 轧钢过程的节能减排208
6.4 环境的监测和测量208
7 钢铁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221
7.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221
7.2 钢铁生产过程的危险源224
7.2.1 原料过程的危险源224
7.2.2 焦化过程的危险源225
7.2.3 烧结过程的危险源227
7.2.4 炼铁过程的危险源228
7.2.5 炼钢过程的危险源229
7.2.6 连铸过程的危险源229
7.2.7 轧钢过程的危险源230
7.3 钢铁生产过程危险源的控制231
7.3.1 焦化过程危险源的控制231
7.3.2 烧结过程危险源的控制233
7.3.3 炼铁过程危险源的控制234
7.3.4 炼钢过程危险源的控制236
7.3.5 轧钢过程危险源的控制237
7.3.6 设备检修过程危险源的控制243
7.3.7 外包过程危险源的控制244
7.3.8 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危险源的控制244
8 钢铁企业的能源管理247
8.1 能源和能源管理247
8.1.1 加强能源管理的意义247
8.1.2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作用249
8.1.3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控制对象250
8.1.4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监视、测量和评价251
8.2 钢铁企业的节能252
8.2.1 焦化过程的节能技术252
8.2.2 烧结过程的节能技术254
8.2.3 球团生产过程的节能技术255
8.2.4 高炉炼铁过程的节能技术256
8.2.5 转炉炼钢过程的节能技术258
8.2.6 电炉炼钢过程的节能技术259
8.2.7 炉外精炼过程的节能技术259
8.2.8 模铸和连铸过程的节能技术260
8.2.9 轧钢过程的节能技术260
8.3 监视、测量和评价262
8.4 能源管控中心及优化调控技术274
9 钢铁企业的“两化融合”管理275
9.1 “两化融合”的管理职责277
9.1.1 最高管理者277
9.1.2 管理者代表278
9.2 “两化融合”的方针和目标279
9.2.1 “两化融合”的方针279
9.2.2 “两化融合”的目标279
9.3 “两化融合”所需资源280
9.4 “两化融合”的实施过程280
9.4.1 “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的策划281
9.4.2 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281
9.4.3 技术实现289
9.4.4 匹配与规范295
9.4.5 运行维护297
9.4.6 数据开发利用297
9.4.7 动态调整298
9.5 “两化融合”的评测与改进298
9.5.1 评估与诊断298
9.5.2 监视与测量300
9.5.3 内部审核301
9.5.4 考核303
9.5.5 管理评审303
9.5.6 改进304
10 钢铁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一体化307
10.1 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基本概念307
10.2 管理体系一体化的主要目的309
10.3 管理体系一体化的主要内容312
10.3.1 高层管理者的决策312
10.3.2 方针和目标的协调及管理313
10.3.3 文件和记录管理314
10.3.4 人员的能力和培训315
10.3.5 信息化管理的整合315
10.3.6 配备必要的资源316
10.3.7 沟通与协调管理316
10.3.8 遵循法律法规要求316
10.3.9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317
10.3.10 持续改进317
10.4 管理体系一体化应注意的问题318
参考文献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