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创新法律风险防范精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融创新法律风险防范精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0962550.jpg)
- 潘修平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7818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金融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融创新法律风险防范精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银行金融创新总论1
第一节 金融创新概述1
一、金融创新的概念1
二、金融创新的发展过程1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3
第二节 银行开展金融创新的动因3
一、银行受到资本监管的约束3
二、银行受到信贷规模的约束6
三、金融创新是银行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管理体制下的必然选择8
四、银行间的激烈竞争迫使银行不断创新9
第三节 银行金融创新的分类9
一、资产业务创新9
二、负债业务创新10
三、中间业务创新10
四、本书所研究的银行金融创新10
第四节 银行创新业务的风险性11
一、金融创新具有杠杆性,“以小博大”存在先天的风险11
二、金融创新具有虚拟性,金融创新的规模大大超过实体经济规模11
三、银行面临被动清偿风险11
四、金融创新可能导致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12
第五节 我国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12
一、近期我国银行金融创新的变化12
二、目前我国银行创新业务的现状13
第六节 我国银行创新业务存在的总体性问题15
一、自主研发能力较差,产品同质化严重15
二、资产负债业务创新还处于初级阶段15
三、产品体系不完善,结构不合理,中间业务明显落后15
四、创新业务缺乏整体规划16
五、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16
第二章 银行保理业务法律风险防范18
第一节 保理概述18
一、保理的概念及操作流程18
二、保理业务的优势及发展前景18
三、保理的分类及法律性质19
第二节 新型保理业务21
一、双保理的新模式21
二、反向保理22
三、银团保理23
第三节 与银行保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公约24
一、《国际保付代理公约》24
二、《国际保理通则》24
三、《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公约》25
四、《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规范》25
五、《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自律公约》25
六、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25
第四节 银行保理案例27
一、招商银行天津分行与天津华通润商贸发展有限公司等保理合同纠纷案27
二、中国光大银行苏州分行与苏州冠捷科技有限公司、韦翔塑胶(昆山)有限公司保理合同纠纷案28
三、中国光大银行沈阳南湖科技开发区支行与三宝电脑(沈阳)有限公司、沈阳乐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保理纠纷案29
四、星展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与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保理合同纠纷案30
第五节 国内银行保理业务法律风险防范32
一、基础法律关系中法律风险防范32
二、现行业务模式可能引发的法律风险防范34
三、现行格式合同文本中的修改、完善37
四、业务操作层面的法律风险防范37
第三章 银行理财业务法律风险防范40
第一节 银行理财业务概述40
一、银行理财产品的概念40
二、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40
三、关于理财产品质押问题41
第二节 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42
一、从投资风险的角度分类43
二、以理财资金投向的标的进行分类43
第三节 银行理财业务相关的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46
一、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46
二、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46
三、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46
四、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通知》47
五、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47
六、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47
七、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银信合作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47
八、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48
九、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48
十、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49
十一、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50
十二、中国银监会《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50
第四节 银行理财业务案例51
一、G银行“G盈稳健”2009002号理财产品——信贷类资产理财产品51
二、庞先生诉某银行长宁支行理财产品纠纷案——投资人败诉案53
第五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54
一、银行理财资金的投向和交易结构必须符合中国银监会的各项要求54
二、银行要公平、合理地设计理财产品,不要出现误导投资人的产品55
三、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中的法律风险防范56
四、银行应当依法履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义务57
五、银行应当保持理财资产的独立性58
六、银行要建立起理财业务备用贷款机制59
七、银行必须建立自主的资产管理计划,摆脱现有的投资通道59
八、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理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银行应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60
第四章 银信合作业务法律风险防范63
第一节 银信合作业务概述63
一、银信合作的概念63
二、银行开展银信合作的动因63
三、信托投资公司开展银信合作的动因64
第二节 银信合作模式65
一、银信合作的理财产品65
二、银行信托贷款66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66
四、银行信托股权投资67
五、银行信贷资产信托67
六、银行票据资产信托68
七、资金托管上的合作68
八、银行代销信托产品69
第三节 银信合作业务相关的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69
一、银信合作中不得开展单纯的通道业务69
二、禁止签订回购协议70
三、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不得投资于理财产品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和票据资产70
四、不得从事银信合作的票据业务70
五、对融资类银信合作的特别限制70
六、银信合作理财业务中,资金原则上不得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70
第四节 银信合作案例71
一、信托受益权转让71
二、光大银行太原分行与安信信托纠纷案73
第五节 银信合作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75
一、商业银行应全面遵守现有的法律、法规、规章75
二、部分资金流入房地产等受宏观政策调控的高风险行业75
三、银信合作中的担保存在的风险76
四、商业银行通过信贷资产转让行为,优化了资产负债结构,使其未能反映真实风险76
五、商业银行应开展自主的资产管理业务,摆脱对信托通道的依赖76
第五章 银证合作业务法律风险防范78
第一节 银证合作业务概述78
一、银证合作的概念78
二、银证合作的动因78
三、银证合作的现状79
第二节 银证合作模式80
一、基本的银证合作模式80
二、银证合作的创新业务81
第三节 银证合作业务相关的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84
一、中国人民银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买断式回购业务管理规定》84
二、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工作的通知》84
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交易主协议》84
四、中国证监会《关于规范证券公司与银行合作开展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84
五、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85
第四节 银证合作案例85
一、宏源证券的银证合作票据资产管理业务85
二、平安银行银证信委托贷款业务86
第五节 银证合作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87
一、融资类银证合作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87
二、银证合作票据资产管理计划的法律风险防范88
三、摆脱单一的通道模式,未来的银证合作应在产品和模式上不断创新89
四、以股权为纽带,发展深层次合作关系90
第六章 银保合作业务法律风险防范91
第一节 银保合作业务概述91
一、银保合作的概念91
二、银行开展银保合作的动因92
三、保险公司开展银保合作的动因92
四、我国银保合作的发展过程92
第二节 银保合作业务的模式93
一、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93
二、银保合作的理财业务93
三、商业银行向保险公司投资入股94
第三节 银保合作相关的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96
一、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保监会签署的《关于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96
二、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96
三、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98
四、《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98
五、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99
六、中国保监会《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管理暂行规定》99
七、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100
八、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101
第四节 银保合作案例102
一、郭某诉中国建设银行、保险公司保险代理销售纠纷案102
二、银保合作的保险债权投资计划103
第五节 银保合作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106
一、银行代销保险产品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措施106
二、银保合作的保险资产管理计划的法律风险防范108
三、银行向保险公司投资入股的法律风险防范109
第七章 银基合作业务法律风险防范111
第一节 银基合作概述111
一、基金概述111
二、银基合作的背景112
三、银基合作的优势112
第二节 银基合作的业务模式113
一、基金托管113
二、银基合作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114
三、银行代销基金产品115
第三节 银基合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1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116
二、中国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117
三、中国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120
四、中国证监会《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121
五、中国证监会和中国银监会《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122
第四节 银基合作案例123
一、银基合作的信贷资产专项管理计划123
二、刘克华诉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武宁支行等未尽风险提示义务证券投资基金交易纠纷案123
第五节 银基合作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126
一、银基合作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法律风险防范126
二、基金托管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127
三、银行代销基金产品中的法律风险防范129
第八章 银租合作业务法律风险防范131
第一节 银租合作业务概述131
一、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种类、发展现状131
二、银租合作的必要性132
三、银租合作面临的机遇132
第二节 银租合作业务的模式133
一、银行理财业务合作模式——银信租模式133
二、保理业务合作模式133
三、“租赁+保理+代付”模式134
四、银行直接投资、入股融资租赁公司135
五、银行顾问型合作135
第三节 与银租合作相关的法规、规章、司法解释135
一、中国银监会《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135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136
三、商务部《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139
四、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139
第四节 银租合作案例139
一、G银行“G盈稳健”2009004号理财产品——银信租合作模式139
二、中国银行与H融资租赁公司合作案例——保理模式140
第五节 银租合作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141
一、根据业务需要选择合适的融资租赁公司141
二、加强对租赁物的保护,防范承租人擅自处分租赁物引发的风险142
三、构筑租赁资产隔离防火墙,规避来自融资租赁公司的法律风险143
四、实际用款人(承租人)违约的风险及其控制143
五、银行在与外商投资的融资租赁公司进行合作时,要注意我国法律对该类公司的特殊规定143
第九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风险防范145
第一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概述145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种类145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发展过程145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目的和意义147
第二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147
一、构造资产池147
二、确定特殊目的载体SPV148
三、签订一系列的交易合同148
四、证券发行,募集资金149
五、期满后偿付149
第三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49
一、中国银监会《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149
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2〕127号)152
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2013〕第21号公告154
第四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案例154
一、国家开发银行“2013年第一期开元铁路专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154
二、中银2012年第一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托资产支持证券156
三、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诉陈碰兴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纠纷案158
第五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风险防范159
一、慎重选择入池信贷资产,确保入池资产能够合法有效转让159
二、产品结构设计勿过于复杂160
三、充分利用信托制度,实现有效的风险隔离161
四、对资产证券进行增信与分级,化解资产证券化中的法律风险162
五、积极探索债权转让的通知形式163
六、切实落实担保权利的转移163
七、防范借款人提前还款的风险165
八、发展交易所市场,改变投资者单一的局面166
九、防止资产证券化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166
第十章 供应链金融法律风险防范168
第一节 供应链金融概述168
一、供应链金融的概念168
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过程168
三、国内现状169
四、发展前景169
第二节 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模式170
一、基于监管下物流的一般融资模式170
二、基于监管下物流特定融资模式171
三、基于物流产生应收账款的融资模式172
四、其他172
第三节 与供应链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73
一、关于应收账款质押登记173
二、关于动产抵押登记173
第四节 供应链金融案例174
一、家乐福基于应收账款的供应链融资174
二、伊利股份的牛奶供应链融资175
第五节 供应链金融的法律风险防范176
一、供应链金融存在的法律风险176
二、供应链金融的法律风险防范178
第十一章 银行同业代付业务法律风险防范181
第一节 银行同业代付业务概述181
一、银行同业代付的概念181
二、银行同业代付业务发展的状况及原因181
第二节 同业代付业务的种类及其法律关系182
一、信用证项下的同业代付182
二、国内保理业务中的同业代付184
三、国内采购中的同业代付185
第三节 与银行同业代付相关的法规、规章186
一、财政部会计司《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同业代付业务会计处理的复函》187
二、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同业代付业务管理的通知》187
三、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188
四、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189
第四节 银行同业代付案例191
一、M银行湖南省分行国内信用证代付业务191
二、宁波银行南京分行国内采购代付业务192
第五节 银行同业代付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193
一、银行在开展同业代付业务时应严格遵守现有的法律、法规、规章193
二、银行之间要建立长期、稳定的代付关系,加强同业授信管理193
三、严格审核交易背景的真实性,避免出现利用虚假交易套取银行资金的情况194
四、加强贷后监管,确保各方严格按合同约定的内容交易194
五、同业代付业务需要再创新,银行可以在绝大多数业务中嵌入同业代付195
第十二章 海外直贷业务法律风险防范197
第一节 海外直贷业务概述197
一、海外直贷的概念197
二、海外直贷业务的发展过程与国内现状197
三、海外直贷业务发展的主要动因197
第二节 海外直贷业务模式及其法律关系198
一、海外直贷业务模式198
二、海外直贷业务中的法律关系199
第三节 海外直贷业务相关的法规199
《外债管理暂行办法》199
第四节 海外直贷案例200
一、中行淄博分行海外直贷业务200
二、中行河北省分行海外直贷业务201
三、中行武进支行海外直贷业务201
第五节 海外直贷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202
一、银行要严格监管贷款资金的用途202
二、将海外直贷业务中的人民币外债纳入银行信贷规模统一管理202
三、改进人民币外债管理模式,适应海外直贷业务发展的需要202
四、注重汇率风险,严防境外异常资金进入203
第十三章 银行独立保函业务法律风险防范204
第一节 商业银行保函业务概述204
一、银行保函的概念204
二、银行保函的特点204
三、银行保函中的法律关系204
第二节 银行保函的分类205
一、从属性保函205
二、独立保函(见索即付保函)206
第三节 与银行独立保函业务相关的法律、司法解释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10
第四节 银行独立保函业务案例211
一、湖南机械进出口公司、海南国际租赁公司与宁波东方投资公司代理进口合同案——法院首次以判决形式认定国内交易独立保函无效211
二、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某银行股份公司某分行、厦门某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保证合同纠纷一案——法院判决国内交易独立保函有效213
三、对判决结果完全相反的两起案例的分析214
第五节 银行独立保函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214
一、关于独立保函的有效性风险214
二、防止受益人利用银行独立保函进行欺诈214
三、关注申请人的信用风险,审查基础合同216
四、采取必要的反担保措施216
五、从保函条款上规避法律风险216
六、对分行的授权与限制217
第十四章 国内信用证业务法律风险防范219
第一节 国内信用证概述219
一、国内信用证的概念219
二、国内信用证的作用219
三、国内信用证的发展现状220
第二节 法律关系及交易模式220
一、国内信用证中的法律关系220
二、国内信用证交易模式221
第三节 与国内信用证相关的法规、规章、司法解释222
一、中国人民银行《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222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23
第四节 国内信用证案例227
一、核心企业与下游企业国内信用证服务案例——以汽车制造行业为例227
二、核心企业与上游企业应用国内信用证服务案例——以大型零售行业为例228
三、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诉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行信用证纠纷案228
第五节 国内信用证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230
一、国内信用证项下的货权难以控制,银行应建立可靠的物流运转体系230
二、开立国内信用证必须要有真实的交易背景,防止申请人利用国内信用证骗取银行贷款231
三、开立国内信用证时必须收取保证金,并要求开证申请人对敞口部分提供担保232
四、防范立法上的风险,单据存在不符点时银行要慎重拒付232
五、银行应当建立统一的审单中心233
六、发现虚假交易时,必须果断停止国内信用证业务233
七、银行可以对国内信用证业务进行创新,嵌入其他业务233
第十五章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法律风险防范235
第一节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概述235
一、银行承兑汇票的概念235
二、银行承兑汇票的优势与作用235
三、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状况236
第二节 银行承兑汇票的交易流程236
一、交易双方签订交易合同236
二、出票236
三、银行承兑237
四、背书转让237
五、贴现238
六、提示付款238
七、付款239
八、保证239
九、追索239
第三节 与银行承兑汇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司法解释240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240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40
三、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监管的通知》240
四、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案件风险提示的通知》241
五、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防范伪造或变造银行承兑汇票诈骗犯罪风险提示的通知》242
第四节 银行承兑汇票案例243
一、河北胜达永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河北宝硕股份有限公司银行承兑汇票协议纠纷案243
二、交通银行中山支行诉中国成套设备出口公司武汉分公司经营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海口市分行等银行承兑汇票纠纷再审案244
第五节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246
一、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247
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248
第十六章 银行资产管理计划法律风险防范251
第一节 银行资产管理计划概述251
一、银行资管计划的基本概念251
二、银行资产管理计划的产生和发展过程252
三、资产管理计划的资金投向253
四、资产管理计划的现实作用254
五、资产管理计划与现有的理财产品的区别254
第二节 银行资管计划运作模式及其法律关系255
一、资管计划的运作模式255
二、资管计划中的法律关系256
三、资管计划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258
第三节 与银行资产管理计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259
一、《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259
二、《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259
第四节 银行资产管理计划案例259
一、中国建设银行“乾元一鑫满溢足”开放式净值型理财管理计划259
二、中国工商银行超高净值客户“多享优势”系列产品——理财管理计划263
第五节 银行资产管理计划的法律风险防范264
一、应当明确银行资产管理计划的法律性质,中国银监会应尽快出台规范性文件264
二、充分论证商业银行法、信托法的限制性规定,从上位法角度给予支持265
三、关于准入标准266
四、关于委托资产的独立性268
五、资产管理计划中资产份额的质押或转让269
六、信息披露的范围与内容270
七、银行作为管理人的尽职标准270
附录 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国际条约一览表274
一、金融创新概论274
二、保理274
三、银行理财274
四、银信合作275
五、银证合作276
六、银保合作276
七、银基合作277
八、银租合作278
九、信贷资产证券化278
十、供应链金融279
十一、银行同业代付279
十二、海外直贷280
十三、银行独立保函280
十四、国内信用证280
十五、银行承兑汇票280
十六、银行资产管理计划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