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薄伽梵歌 注释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薄伽梵歌 注释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0955582.jpg)
- (印)毗耶娑著;(美)罗摩南达·普拉萨德英译并注释;王志成,灵海汉译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009475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史诗-印度-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薄伽梵歌 注释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导论5
第一章 阿周那的困境13
介绍军队将领15
战争从吹响螺号开始16
阿周那想要检视即将与之作战的敌军18
阿周那的困境19
阿周那描述战争的罪恶22
当事态变得艰难,甚至强人也会困惑24
第二章 超然的知识25
阿周那继续陈述他反对战争的理由26
《薄伽梵歌》的教导开始于关于自我与身体的真知识29
自我永恒,身体短暂32
死亡和个体灵魂的轮回34
不灭之灵超越心意和语言37
主克里希那提醒阿周那作为武士的职责38
业瑜伽即无私行动的学问41
吠陀经论述了生活的物质和灵性两个方面42
业瑜伽的理论和实践45
自我觉悟者的标志51
放纵感官的危害54
通过感官控制和知识获得宁静56
第三章 无私服务之道61
为什么要服务他人64
互相帮助是创造者的第一诫命65
领导者应该作出榜样69
对于无知者,智者应该做什么?72
所有的行动都是原质的行动73
圆满之路上的两块主要绊脚石76
贪欲是罪恶之源78
如何控制贪欲并达至目标81
第四章 伴随着自我知识的业瑜伽之道84
业瑜伽是被遗忘的古老戒律84
上主为何要化身86
崇拜和祈祷之路89
劳动分工建立在人的天资基础上91
执着的、不执的和禁止的行动92
业瑜伽士不受制于业的法则93
不同类型的祭祀96
高级灵性实践98
自我知识自动向业瑜伽士显现104
涅槃既需要超然知识也需要业瑜伽105
第五章 弃绝之道107
通向至上者的两条道路108
知真者不把自己看作行动者110
业瑜伽士为上主服务110
知识之道111
觉悟者的额外标记113
冥想之道116
第六章 冥想之道117
业瑜伽士是弃绝者117
瑜伽的定义118
心意是朋友也是敌人119
冥想的技巧121
谁是瑜伽士133
控制不安心意的两种方法137
不成功的瑜伽士将走向哪里138
谁是最佳的瑜伽士?141
第七章 自我知识与觉悟143
形而上的知识是终极知识144
求道者非常稀少145
精神和物质的定义145
至上之灵是一切的基础148
如何征服虚幻的摩耶神力150
谁在寻求神?150
一切都是神的显现153
崇拜神祇也是崇拜神154
主不向无知者显现自身157
第八章 永恒的存在163
至上之灵、灵、个体灵魂和业163
再生和业的理论165
一种觉悟到神的简单方法166
临死时冥想“唵”获得解脱169
创造之循环172
离开世界的两条道路175
自我知识导向解脱179
第九章 至上知识和大奥秘180
关于至上者本性的知识是最大的奥秘180
进化和退化的理论183
智者之道与无知者之道的差别185
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者的显现186
通过虔信之爱获得解脱187
上主接受并享用爱和虔信之供品192
没有不可宽恕的罪人195
虔信之道较易践行196
第十章 绝对者的显现198
上主是万物之源198
主把自我知识赐予其虔信者201
无人知晓实在的真实本性203
一切都是绝对者的显现204
简要描述神的显现207
显现的创造物是绝对者的极小部分211
第十一章 宇宙形象的显现214
看见神是求道者的终极目的215
主克里希那向阿周那显现其宇宙形象217
有人可能没有作好看见上主的准备218
阿周那害怕看见宇宙形象222
我们都是他的工具225
阿周那向宇宙形象祈祷226
可以在任何形象中见到神230
主向阿周那显现其四臂的人的形象231
通过虔信之爱能够看见上主233
第十二章 虔信之道235
应该崇拜人格神还是非人格神?235
崇拜人格神的原因237
通向神的四条道路240
业瑜伽是最易践行之道243
虔信者的品质244
人应该真诚地努力发展神性品质246
只有一条通向神的正道吗?249
第十三章 创造物和创造主250
创造的理论250
作为涅槃手段的四圣谛254
至上者能够通过比喻而非其他任何方式来描述256
至上之灵、灵、原质和个体灵魂260
信仰和虔信也能通向涅槃263
灵(梵天)的属性265
第十四章 原质三德269
众生源于灵和原质的合一269
原质三德把灵魂束缚在身体上270
原质三德的特征272
三德也是个体灵魂轮回之船274
超越三德的过程276
虔信之爱能割断三德的束缚278
第十五章 至上存在280
创造物就像摩耶之力创造的一棵树280
如何托庇于神而砍断生命之树并获得解脱?281
个体灵魂是享受者284
灵是万物之本质287
什么是至上之灵、灵和个体灵魂289
第十六章 神性品质和魔性品质293
为了解脱应予培养的主要神性品质293
在灵性之旅开始之前应予放弃的魔性品质297
两种人298
受苦是无知者的命运302
欲望、愤怒和贪婪是通向地狱的三道门303
必须遵循经典的规定304
第十七章 三种信仰309
三种信仰309
三种食物312
三种祭祀314
思想、语言和行为的苦行315
三种苦行317
三种布施318
神的三个方面321
第十八章 通过弃绝私我臻达涅槃323
弃绝和祭祀的定义323
三种祭祀326
行动的五种原因329
三种知识331
三种行动332
三种人333
三种智力334
三种坚定和四个人生目标335
三种快乐336
劳动分工基于个人的能力339
通过履职、修习和虔信获得解脱342
业瑜伽与获得圆满344
最高的虔信之爱345
业的束缚和自由意志348
我们成为自己的自由意志的木偶349
通向神的最终道路352
对神的最高服务和最佳布施355
《薄伽梵歌》的恩典356
自我知识和责任都必不可少361
结语 主克里希那的告别信息362
译后记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