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与债务危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理论模型、实证检验及政策选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融与债务危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理论模型、实证检验及政策选择](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0953091.jpg)
- 保建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7327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政治学-研究;债务危机-世界经济政治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融与债务危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理论模型、实证检验及政策选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形成和演变的历史阶段、类型及影响1
1.1 引言1
1.2 文献概览2
1.3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形成与演化的历史阶段性8
1.4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0
1.5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对全球政治力量分化组合及演变态势的影响12
1.6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的类型及特点16
1.7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效应19
1.8 结论及启示22
1.9 本章小结22
第2章 国际货币体系运行均衡及条件:东西方货币模型与“刃锋困境”24
2.1 引言24
2.2 研究假设26
2.3 固定汇率制、物价稳定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运行条件:东西方商品-货币均衡模型(Ⅰ)29
2.4 浮动汇率制、通货膨胀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运行条件:东西方商品-货币均衡模型(Ⅱ)32
2.5 国际货币体系均衡与稳定运行的“刃锋困境”37
2.6 结论及启示40
2.7 本章小结41
2.8 附录:模型数理推导41
2.8.1 东西方国际货币均衡模型(Ⅰ)数理推导41
2.8.2 东西方国际货币均衡模型(Ⅱ)数理推导43
第3章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形成的内在激励机制与外部条件:一个博弈论的分析框架48
3.1 引言48
3.2 文献述评:一个批评性的回顾49
3.3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形成的内在激励机制:一个多元动态博弈模型52
3.4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内生形成的经验证据: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54
3.5 资本流动性与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一个两国政治经济模型58
3.6 资本规模报酬增减变动条件下的资本流动性与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61
3.7 结论及启示64
3.8 本章小结65
第4章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形成与治理缺陷:以美国和欧元区为例67
4.1 引言67
4.2 美元霸权与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内生形成69
4.3 美元霸权与美国国民经济的金融化72
4.4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形成与演变的内生解释74
4.5 欧洲主权危机治理缺陷的根本原因及政治经济表现77
4.6 欧元货币体制改革、重构与演化方向:全球化背景下的冲击与应对82
4.7 结论及启示86
4.8 本章小结88
第5章 信用风险、监管缺陷与西方国家金融与债务危机的长期诱因90
5.1 引言90
5.2 信用非理性波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内生形成92
5.3 国家信用监管缺陷及其主要表现95
5.4 经常性项目逆差与对外债务积累99
5.5 西方国家产出增长速度下降与对内债务积累103
5.6 主权债务危机形成的长期与根本原因:劳动生产率下降与制造业成本上升107
5.7 进一步讨论及启示115
5.8 本章小结118
第6章 国家间相互依赖性与国际金融及债务危机:以中欧美贸易为例120
6.1 引言120
6.2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背景下的中欧贸易与增长相互依赖性122
6.2.1 中欧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122
6.2.2 中欧贸易对欧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126
6.2.3 中欧贸易与增长的相互依赖性:回归分析130
6.3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背景下中美两国间的相互依赖性与贸易摩擦132
6.3.1 中美贸易的不对称相互依赖与替代性132
6.3.2 中美贸易增长的不确定性与长期相对衰减性135
6.3.3 中美贸易不平衡性与后金融危机时期贸易摩擦发展的新特点140
6.4 讨论与启示143
6.5 本章小结145
第7章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146
7.1 引言146
7.2 全球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化148
7.3 西方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差异151
7.4 欧盟与美国经济增长差异性比较156
7.5 欧元区低速增长与西方发达经济体增长差异的原因159
7.6 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特点161
7.7 结论及启示165
7.8 本章小结166
第8章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对全球贸易的影响效应168
8.1 引言168
8.2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对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的影响171
8.3 贸易收缩效应、U型波动效应与伙伴调整效应:实证分析176
8.4 U型贸易波动效应180
8.5 贸易伙伴调整效应184
8.6 V型与U型贸易增长波动效应:中国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间贸易190
8.7 结论及启示200
8.8 本章小结202
第9章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背景下的大国贸易竞争:以中美为例203
9.1 引言203
9.2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美贸易发展(1979~1993):中美贸易差额统计之迷206
9.3 中国改革开放发展阶段中美贸易发展(1994~2000):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影响210
9.4 中国改革深化阶段的中美贸易发展(2001~2007):世贸组织的贸易增长效应212
9.5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对中美贸易发展的影响(2008~2012)216
9.6 中美贸易摩擦的产业分布与产业保护主义219
9.6.1 中美贸易摩擦及贸易保护主义的产业分布219
9.6.2 中美贸易摩擦与产业保护主义的动因与演变224
9.7 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危机驱动229
9.8 美国对华贸易摩擦的货币动因236
9.9 中美贸易摩擦的就业动因241
9.10 进一步讨论244
9.11 本章小结246
第10章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背景下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间贸易发展247
10.1 引言247
10.2 危机发生前(1990~2005)中国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贸易发展250
10.3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对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贸易的影响效应252
10.4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背景下中国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贸易发展255
10.5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对中国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贸易的冲击与影响261
10.6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间贸易发展的平衡性与不可替代性266
10.7 讨论及启示270
10.8 本章小结271
第11章 危机背景下区域货币合作的动力机制及市场条件:有限期界动态模型及时间系列数据273
11.1 理论假设273
11.2 理论模型275
11.3 模型讨论277
11.4 海峡两岸贸易、市场依赖性及经济增长效应(1993~2011)279
11.5 海峡两岸货币与金融合作的基础:经济增长与贸易发展285
11.6 讨论: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对区域货币合作的影响290
11.7 本章小结292
第12章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的政策选择294
12.1 引言294
12.2 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背景下中国的U型贸易波动295
12.3 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贸易摩擦305
12.4 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与产业保护主义的政策选择310
12.5 中国应对其他发达经济体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选择313
12.6 中国应对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选择314
12.7 讨论及启示319
12.8 本章小结321
参考文献322
后记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