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史新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文学史新编](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942634.jpg)
- 张长弓著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90667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文学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文学史新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何谓文学史1
文学的解释1
历史的解释2
文学史的解释3
第二节 中国文学史之产生4
文学史的踪迹4
文学史的产生5
第二章 中国文学史之初幕7
第一节 诗篇是怎样产生的7
古人的诗论7
实生活与诗8
第二节 三百篇以前之诗篇9
鉴伪的理由9
存疑的诗歌10
第三节 韵文之发达12
韵文的发达12
发达的原因13
第三章 诗三百篇14
第一节 诗三百篇之集成14
两种旧说14
怀疑论者15
第二节 诗三百篇内容概说17
分类与表现法17
形容词与用韵18
第三节 诗三百篇对于后代文艺之影响19
体裁的20
内容的21
第四章 楚辞23
第一节 骚赋生成之渊源23
时代的背景23
古乐的衰亡24
体制的源流25
第二节 骚赋之内容及对于后代文坛之影响26
屈宋的作品26
内容的表现27
影响28
第五章 荀卿制作之解剖并小说雏形之产生29
第一节 荀卿作品的分析29
《成相篇》的解释29
赋篇的分析31
诗的分析32
第二节 荀卿制作之承前启后的关系32
未失讽谕之义33
以四言为主33
以隔句韵为主34
《成相篇》与汉代乐府诗34
四言诗首不入乐35
开赋篇及说理赋之先35
问答体之创始36
第三节 小说雏形之产生36
寓言36
喻词38
神话38
第六章 汉之辞赋40
第一节 汉赋产生之背景40
骚赋与辞赋40
君主的崇尚41
辞赋与小学42
第二节 汉赋之内容与影响42
两大流派42
骈文与汉赋44
第七章 汉之乐府诗46
第一节 乐府诗之产生及其时代46
汉初的醖釀46
武帝的采辑47
武帝之后48
第二节 乐府诗之内容概说49
清商的独立49
内容释略51
清商相和歌辞51
第八章 东汉魏晋间之诗作53
第一节 五言诗之兴起53
散见于西汉53
东汉的创作54
魏代的兴盛55
咏怀的作者55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之时代与作品57
十九首的时代57
失名作者臆测58
十九首的内容59
第三节 魏晋的颓废派59
产生的背景59
享乐60
隐遁61
仙乡憧憬61
哲理化61
第四节 诗坛上之摹拟风尚62
赋作之摹仿63
乐府诗之摹仿63
摹拟的影响64
第九章 两汉魏晋之小说66
第一节 两汉之小说66
汉志小说目67
未亡篇的考察68
第二节 魏晋的小说69
谈天说的影响69
神仙巫觋说的影响70
佛教的影响71
第十章 晋宋齐间的清商曲辞72
第一节 曲的历史与辞的内容72
曲的历史72
辞的内容73
吴声而曲不同74
第二节 清商曲辞的表现法74
重复格75
双关意75
两意语76
第三节 清商曲辞与梁鼓角横吹之比较及影响77
横吹曲的解释77
比较77
影响78
第十一章 晋宋齐梁之诗79
第一节 田园派79
渊明的人生观79
田园诗80
影响80
第二节 山水派81
生活及思想81
山水诗82
作风与影响83
第三节 永明体与宫体84
解题84
作者及影响85
宫体诗之内容85
第十二章 晋代佛经的输入87
第一节 佛经翻译的历史87
佛教的兴起87
译经的历史88
第二节 佛经文学的一斑90
《法句经》91
《劝意品》91
《维摩诘经》92
《佛所行讚经》93
《佛本行经》93
第三节 译经文学的影响94
体裁的94
想象的94
宣传的影响95
第十三章 南北朝的小说97
第一节 鬼神志怪的记述97
《异宛》97
《续齐谐记》98
《冥祥记》98
《述异记》99
第二节 旧闻佚事的记述99
《世说》99
《小说》100
《启颜录》100
第十四章 唐代的诗歌(上)101
第一节 诗歌兴盛的原因101
君主的提倡101
试验制度之提倡102
时尚的原因103
第二节 近体诗之完成103
近体的意义104
近体诗之雏形104
近体诗之完成105
第三节 近体诗与音乐106
律诗入乐107
绝句入乐107
第十五章 唐代的诗歌(下)109
第一节 绮靡派及其反动109
绮靡派109
反动派110
第二节 边塞派与自然派111
边塞派112
自然派112
第三节 社会派、怪诞派与脂粉派114
社会派114
怪诞派116
脂粉派116
第十六章 唐代的传奇118
第一节 传奇兴起的背景118
古文的振兴118
时代的促成119
第二节 传奇的类别120
别传120
剑侠121
艳情122
神怪123
第三节 传奇的影响124
第十七章 唐五代的词126
第一节 词的兴起126
词为诗馀说126
新兴乐曲之盛127
第二节 唐代词作的考察128
词曲之起128
词调渐备129
第三节 五代词一(《花间集》)131
君后词131
中坚作者132
五鬼133
第四节 五代词二(《尊前集》)133
君主词133
文人词134
第十八章 唐五代的俗文学136
第一节 俗文学的发现136
发现的历史136
卷数137
第二节 俗文学的内容及影响(一)137
变文的意义与组织137
佛经故事的变文138
非佛经故事变文139
第三节 俗文学的内容及影响(二)139
俗曲及词调139
叙事歌曲140
影响140
第十九章 两宋的诗142
第一节 西昆体派及其反响142
西昆派142
西昆的反响143
苏梅欧阳143
王安石与苏轼145
第二节 江西诗派及其反响146
江西诗派146
四大家147
反江西派的四灵148
严羽148
第二十章 两宋的词150
第一节 婉约派150
浑厚与俗俚151
秀媚152
哀艳153
清空154
生硬155
第二节 豪放派与闲适派155
豪放派的倡导者156
附和者157
闲适派的作者157
第二十一章 宋代的话本159
第一节 话本的产生159
变文的影响159
说话的考察159
说书有四家160
第二节 话本的流传与其内容161
篇目的考察161
内容163
影响164
第二十二章 元代的杂剧165
第一节 杂剧的渊源与兴盛165
渊源165
兴盛的原因166
第二节 杂剧的作品与作者167
存亡考167
作者时期168
西厢169
六大家170
元剧评价171
第三节 杂剧的馀韵172
明初的作品172
伟大的朱有敦173
第二十三章 宋元明的戏文175
第一节 印度戏与戏文175
题材175
组织177
第二节 戏文的繁兴178
题材的表现178
五大名作180
第二十四章 明代的小说183
第一节 讲史派184
《三国志演义》184
《水浒传》185
第二节 神魔派187
“四游记”187
《西游记》188
《封神传》189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189
第三节 人情派190
《金瓶梅》190
《玉娇李》191
第二十五章 明清的诗193
第一节 格调派194
源流194
定名194
承波195
反响196
第二节 神韵派与性灵派196
神韵派的意义197
反响198
性灵说199
第二十六章 明清的昆曲与地方剧201
第一节 昆曲的勃兴201
末期的南戏201
昆曲的兴起202
第二节 昆曲的作品与作者204
类别204
点将205
第三节 地方剧208
诸腔208
剧作209
第二十七章 清代的小说211
第一节 讽刺派与人情派211
讽刺派211
人情派213
第二节 侠义派与谴责派215
侠义派215
谴责派216
第二十八章 文学革命的前夜219
新体诗与西洋文学219
新体诗之兴起219
西洋文学输入221
附录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