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科学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科学方法
  • 焦建玲,王宇,李兰兰,韩晓飞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0302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气候变化-研究方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科学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1.气候变化的若干概念1

2.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方法体系4

第1章 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体系7

1.1 气候变化研究阶段7

1.1.1 萌芽阶段8

1.1.2 形成阶段8

1.1.3 发展阶段10

1.2 气候变化研究学科体系11

1.2.1 自然科学12

1.2.2 社会科学16

1.3 本章小结18

第2章 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研究方法学19

2.1 概述19

2.2 不确定性的描述22

2.2.1 情景分析法的特点与框架22

2.2.2 气候变化情景23

2.2.3 情景生成技术24

2.2.4 气候变化研究情景设置28

2.2.5 研究结论不确定性描述32

2.3 不确定性的度量方法33

2.3.1 随机数学方法33

2.3.2 模糊数学方法35

2.3.3 灰色系统方法36

2.4 不确定性具体评估技术38

2.4.1 蒙特卡洛模拟38

2.4.2 敏感性分析40

2.4.3 极值分析42

2.4.4 贝叶斯方法44

2.5 本章小结45

第3章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研究47

3.1 气候模拟47

3.1.1 全球气候模式49

3.1.2 区域气候模式50

3.2 自然系统影响评估方法53

3.2.1 趋势外推法53

3.2.2 专家判断法54

3.2.3 统计分析方法55

3.2.4 Meta-analysis(整合分析)方法58

3.3 经济社会系统影响评估方法60

3.3.1 微观经济学方法60

3.3.2 计量经济学方法64

3.4 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69

3.4.1 易损性/脆弱性成因70

3.4.2 定性评估方法72

3.4.3 定量评估方法73

3.5 本章小结78

第4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评估方法79

4.1 生命周期评价79

4.1.1 生命周期评价概述80

4.1.2 清单分析86

4.1.3 影响评价89

4.2 技术经济评价方法96

4.2.1 指标评价法96

4.2.2 评价指标中量的核算方法101

4.2.3 技术经济评价法的案例分析104

4.3 本章小结107

第5章 减排成本与减排潜力评估108

5.1 减排成本评估108

5.1.1 减排成本的含义108

5.1.2 减排成本评估方法109

5.1.3 减排成本评估方法比较119

5.1.4 我国减排成本评估120

5.2 减排潜力评估126

5.2.1 减排潜力的含义126

5.2.2 减排潜力评估方法126

5.2.3 减排潜力评估方法比较133

5.2.4 我国减排潜力评估134

5.3 本章小结137

第6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选择139

6.1 成本效益评价方法139

6.1.1 成本效益评价方法概述139

6.1.2 成本效益的界定与估算方法142

6.1.3 影响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评价结果的因素148

6.1.4 成本效益评价的局限性151

6.2 政策评估模型法152

6.2.1 自下而上模型152

6.2.2 自上而下模型155

6.2.3 混合模型158

6.2.4 综合评估模型160

6.3 模型方法评价162

6.3.1 效用函数162

6.3.2 损失函数164

6.3.3 技术处理164

6.3.4 模型比较166

6.4 本章小结167

第7章 气候变化协同效应分析方法169

7.1 气候变化协同效应概述169

7.1.1 气候变化协同效应的含义169

7.1.2 气候变化协同效应研究问题识别170

7.2 协同效应评价标准172

7.3 气候变化协同效应分析方法173

7.3.1 GAINS模型174

7.3.2 AIM/CGE模型175

7.3.3 LEAP模型175

7.3.4 AIM-LOCAL模型177

7.3.5 坐标系分析法180

7.3.6 “拉网式”和“分类式”评价方法184

7.4 协同效应分析方法总结及评价186

7.5 本章小结188

第8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与合作189

8.1 公平与责任189

8.1.1 公平189

8.1.2 责任192

8.1.3 碳排放权分配195

8.2 贴现率影响与选取方法学207

8.2.1 贴现率内涵及其争议208

8.2.2 贴现率的选取与贴现方式212

8.2.3 涉及贴现率的气候变化模型218

8.2.4 模型比较223

8.3 气候谈判研究中的博弈论方法224

8.3.1 气候谈判中的博弈策略226

8.3.2 基于博弈的国际环境协议稳定性231

8.4 本章小结233

第9章 低碳经济评价方法235

9.1 EKC曲线235

9.2 脱钩分析方法237

9.2.1 脱钩指数法238

9.2.2 基于完全分解技术的脱钩分析方法239

9.2.3 IPAT模型法241

9.2.4 差分回归系数法242

9.3 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法243

9.3.1 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244

9.3.2 STIRPAT模型246

9.3.3 KAYA模型248

9.4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249

9.4.1 评价方法250

9.4.2 赋权方法255

9.5 本章小结260

参考文献2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