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机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无机化学
  • 王国清主编;赵兵,刘新泳,卢小平副主编;王志才,王国清,刘新泳,毕小平,苟宝迪,郑兴,赵珍,梅文杰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7425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13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无机化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无机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1

第一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2

一、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2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4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6

一、反应热6

二、Hess定律10

三、生成焓11

四、燃烧焓14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性15

一、自发过程15

二、熵与熵变15

三、Gibbs自由能与自发过程19

第二章 化学平衡29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29

一、化学反应的可逆性29

二、化学平衡30

第二节 平衡常数31

一、经验平衡常数31

二、标准平衡常数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36

三、多重平衡及其应用39

第三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41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41

二、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42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44

四、选择合理生产条件的一般原则45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51

第一节 反应速率的定义51

一、平均速率51

二、瞬时速率52

第二节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54

一、经验反应速率方程54

二、反应级数55

三、速率常数56

第三节 反应机制56

一、基元反应56

二、反应机制的探讨57

第四节 反应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59

一、零级反应59

二、一级反应60

第五节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61

一、碰撞理论61

二、过渡状态理论63

第六节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64

一、阿仑尼乌斯经验方程65

二、阿仑尼乌斯方程应用65

第七节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67

一、催化剂和催化作用67

二、酶催化68

第四章 溶液75

第一节 溶液的浓度76

一、浓度的表示方法76

二、浓度之间的换算关系77

第二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78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Δp)78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ΔTb)81

三、溶液的凝固点下降(ΔTf)83

四、溶液的渗透压(П)85

第三节 电解质溶液89

一、电解质溶液的特殊性89

二、电离度和强、弱电解质91

三、强电解质溶液理论93

第五章 溶液的酸碱性101

第一节 酸碱理论101

一、酸碱质子理论101

二、酸碱的电子理论简介102

第二节 酸碱的分类103

一、水的质子自递平衡103

二、标准平衡常数103

三、酸碱的分类105

四、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107

五、酸碱的强度108

第三节 弱酸弱碱的质子传递平衡108

一、一元弱酸、弱碱的质子传递平衡108

二、多元弱酸、弱碱的质子传递平衡112

三、两性物质的质子传递平衡115

第四节 酸碱质子传递平衡的移动118

一、同离子效应118

二、盐效应120

第五节 缓冲溶液121

一、缓冲溶液的定义121

二、缓冲作用原理122

三、缓冲溶液pH的计算122

四、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125

第六节 酸碱指示剂128

第六章 沉淀-溶解平衡135

第一节 溶度积原理135

一、溶度积135

二、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137

三、溶度积规则139

第二节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140

一、沉淀的生成140

二、盐效应和同离子效应142

三、沉淀的溶解144

四、酸度对沉淀反应的影响146

五、分步沉淀149

六、沉淀的转化150

第三节 沉淀反应的应用152

一、在药物生产上的应用152

二、在药物质量控制上的应用153

第七章 氧化-还原159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160

一、基本概念160

二、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161

第二节 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164

一、原电池165

二、电极电势167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与限度171

四、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173

五、电极电势的应用178

第三节 电势图及其应用180

一、元素电势图180

二、电势-pH图182

第八章 原子结构190

第一节 玻尔的氢原子模型191

一、玻尔模型建立的基础191

二、玻尔的氢原子模型193

第二节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195

一、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特征195

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197

三、原子轨道的图形表示202

第三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206

一、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207

二、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209

三、核外电子排布规则210

四、原子的电子组态和元素周期表213

第四节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215

一、原子半径216

二、原子的电离能217

三、原子的电子亲合能219

四、电负性220

第九章 分子结构226

第一节 离子键227

一、离子键的形成与特征227

二、离子的电荷、电子结构和半径228

三、离子晶体230

第二节 共价键235

一、价键理论(电子配对理论)236

二、共价键的类型(σ键和π键)239

三、杂化轨道理论240

四、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47

五、分子轨道理论251

六、键参数262

第三节 分子间作用力266

一、分子的极性与分子的极化266

二、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267

三、氢键270

第四节 离子的极化275

一、离子极化的概念275

二、离子极化的主要规律275

三、离子极化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影响276

第五节 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278

一、原子晶体278

二、分子晶体279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286

第一节 配合物的组成、命名和异构现象287

一、配合物的组成287

二、配合物的命名290

三、配合物的异构291

第二节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293

一、价键理论293

二、晶体场理论298

第三节 配位平衡305

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305

二、影响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308

三、配位平衡的移动311

第四节 螯合物317

第五节 配合物的应用319

一、在生物无机化学方面的应用319

二、在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320

三、在医药方面的应用320

第十一章 p区元素326

第一节 卤素326

一、卤素的通性326

二、卤素单质的性质328

三、卤化氢和卤化物332

四、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336

五、类卤化合物344

六、常见卤素离子的鉴定和常用药物347

第二节 氧族元素350

一、氧族元素的通性350

二、过氧化氢351

三、硫及其重要化合物354

四、硫的含氧化合物359

五、离子鉴定和常用药物366

第三节 氮族元素370

一、氮族元素的通性370

二、单质氮371

三、氮的氢化物372

四、氮的含氧酸及其盐377

五、磷与磷的含氧化合物381

六、砷、锑、铋的化合物386

七、离子鉴定和常用药物390

第四节 碳族和硼族元素394

一、碳族和硼族元素的通性394

二、碳及其重要化合物397

三、硅、硼的含氧化合物402

四、铝、锡、铅407

五、离子鉴定和常用药物414

第十二章 s区元素432

第一节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432

第二节 单质434

一、物理性质434

二、化学性质435

第三节 重要化合物436

一、氧化物436

二、氢氧化物438

三、重要盐类440

第四节 硬水及其软化442

第五节 离子鉴定和常用药物444

一、离子鉴定444

二、常用药物445

第十三章 d区和ds区元素448

第一节 d区和ds区元素的通性449

一、d区和ds区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449

二、d区和ds区元素的基本性质变化特征449

三、d区和ds区元素的原子半径450

四、单质的物理性质451

五、单质的化学性质452

六、氧化数453

七、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453

八、水合离子的颜色454

九、过渡元素的配位性454

第二节 铬与锰454

一、铬、锰单质的性质455

二、铬的重要化合物455

三、锰的重要化合物459

四、离子鉴定和常用药物462

第三节 铁、钴、镍、铂系463

一、铁系元素的通性463

二、铁的重要化合物464

三、钴和镍的重要化合物467

四、铂系元素简介469

五、常用药物471

第四节 铜和银471

一、通性471

二、单质472

三、铜的重要化合物473

四、银的重要化合物475

五、离子鉴定476

第五节 锌和汞477

一、通性477

二、单质478

三、锌的重要化合物479

四、汞的重要化合物480

五、常用药物483

附录491

一、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491

二、SI导出单位及常用常数491

三、一些物质的热力学性质(298.15K)494

四、无机酸(碱)在水中的酸(碱)度常数497

五、一些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298K)499

六、标准电极电势(298.15K、100kPa)502

七、一些金属配合物的累积稳定常数508

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997)[Ar(12C)=12]511

九、元素周期表(见插页)5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