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农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植物农药](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0930889.jpg)
- 李少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1160774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农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植物源农药概述1
第一节 植物源农药的定义、分类及发展简史4
一、植物源农药的定义4
二、植物源农药分类4
第二节 植物源农药的特点7
一、植物源农药的优点7
二、植物源农药的弱点8
第三节 植物源农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9
一、植物源农药的早期利用9
二、植物农药的初步研究9
三、植物农药的系统研究9
第二章 植物杀虫12
第一节 植物对害虫的作用特点12
一、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方式12
二、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机制16
第二节 植物杀虫活性成分19
一、生物碱类化合物20
二、萜类化合物21
三、酮类化合物22
四、除虫菊素23
五、光活化毒素类化合物23
六、植物精油23
七、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24
八、其他24
第三节 常见的杀虫植物25
一、楝科植物27
二、豆科植物32
三、卫矛科植物37
四、菊科植物40
五、瑞香科植物43
六、柏科植物44
第三章 植物杀螨46
第一节 主要杀螨活性成分46
一、生物碱类46
二、柠檬素类47
三、黄酮类化合物48
四、植物精油48
五、其他类49
第二节 主要杀螨植物49
一、楝科植物49
二、茄科植物51
三、豆科植物51
四、菊科植物52
五、瑞香科植物54
六、藜科植物55
七、蒺藜科植物57
八、胡桃科植物57
九、唇形花科植物58
十、伞形花科植物59
十一、姜科植物59
十二、木樨科植物59
十三、桃金娘科植物60
十四、其他杀螨植物60
第四章 植物杀菌63
第一节 植物活性物质防治病害的特点63
第二节 植物杀菌活性成分65
一、生物碱66
二、黄酮类67
三、萜类68
四、醌类69
五、挥发油69
六、壳聚糖71
第三节 植物抗病毒活性成分72
一、抗病毒蛋白73
二、黄酮类74
三、有机酸类74
四、生物碱类74
第四节 常见的杀菌植物75
一、伞形科植物75
二、卫矛科植物76
三、樟科植物76
四、菊科植物77
五、百部科植物80
六、木樨科植物81
七、蓼科植物82
八、银杏科植物83
九、瑞香科植物84
十、马兜铃科植物85
十一、豆科植物87
十二、马齿苋科植物89
十三、百合科植物90
第五章 植物杀线虫93
第一节 植物杀线虫主要活性成分93
一、生物碱类93
二、萜类化合物94
三、光活化毒素类96
四、异硫氰酸酯与芥子油苷类化合物97
五、脂肪酸及其衍生物97
六、苦木素类、甾类及三萜系化合物98
七、酚类化合物99
八、生氰糖苷102
九、其他活性化合物102
第二节 主要杀线虫活性植物103
一、菊科植物103
二、豆科植物107
三、大戟科植物108
四、三尖杉科植物109
第六章 植物除草111
第一节 植物间的相互影响及化感作用111
一、生态系统中的化感效应112
二、作用机理114
三、化感作用的影响因素116
第二节 植物在防除杂草中的应用118
一、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控制杂草的方法118
二、植物防除杂草的前景展望121
第七章 植物源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123
第一节 植物活性成分理化性质简介123
一、生物碱124
二、苷类124
三、醌类化合物125
四、苯丙素类化合物125
五、黄酮类化合物125
六、萜类和三萜类化合物126
七、甾体类化合物126
八、有机酸126
九、树脂127
十、挥发油127
十一、糖类127
十二、氨基酸、蛋白质和酶128
十三、鞣质128
十四、植物色素129
十五、油脂130
第二节 植物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130
一、溶剂提取131
二、水蒸汽蒸馏法135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135
四、其他方法137
第三节 植物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138
一、溶剂分离法139
二、色谱分离法142
三、其他方法149
第四节 植物化学成分的鉴定和结构研究152
一、化合物纯度的判断152
二、已知化合物的鉴定154
三、未知化合物的鉴定155
第八章 植物源农药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158
第一节 植物源农药存在的问题158
一、植物中活性成分复杂,含量不一,难以标准化158
二、活性成分的含量的不稳定性159
三、活性成分活性强度的不稳定性159
四、植物资源分布的地域性和采集的季节性159
五、制剂加工的特殊性159
六、植物源农药自身特点160
七、作用机理与活性成分的构效关系160
八、研究开发与生产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低160
第二节 植物源农药的机遇与挑战161
一、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为植物源农药的研究提供了基础161
二、生物技术的应用为植物源农药的生物合成提供了可能162
三、基因工程为植物源农药新的利用提供支持163
四、市场需求为植物源农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163
第三节 植物源农药的发展建议164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164
二、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165
三、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165
四、仿生合成及结构修饰165
五、加强杀虫(菌)植物作用机理研究165
六、增强天然植物提取液的稳定性及提高药效165
七、利用生物技术对药用植物进行改造166
八、开发利用杀菌植物资源166
九、加强对西部地区杀虫植物的研究166
参考文献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