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浙江绿肥生产与综合利用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浙江绿肥生产与综合利用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0097381.jpg)
- 王建红,符建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1161833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150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绿肥-生产-浙江省;绿肥-综合利用-浙江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浙江绿肥生产与综合利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绿肥生产概述3
浙江省绿肥发展历史、现状与发展对策&王建红 曹凯 姜丽娜 符建荣 水建国3
浙江省绿肥生产与推广应用现状及对策建议&倪治华 单英杰9
浙江稻田冬绿肥不同种植模式的肥料效应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王建红 曹凯 张贤 姜丽娜 符建荣 朱小芳 章佐群18
紫花苜蓿用作浙江稻田绿肥的可行性研究&王建红 曹凯 张贤 姜丽娜 水建国24
浙江省单季稻区紫云英种植利用技术规程27
浙江省紫云英带荚翻压生产绿色稻米技术规程31
浙江省鲜食蚕豆—水稻轮作技术规程34
绍兴县绿肥种植模式浅析&郦尧生 石其伟38
第二篇 绿肥作物品种选育与种子生产技术43
紫云英的农艺性状变异&张贤 王建红 曹凯 王松涛43
紫云英品种比较试验初报&徐力恒 葛常青 章卓梁 邵美红49
绍兴县紫云英品种(系)比较试验&金茂义 石其伟52
鲜食蚕豆品种比较试验&王光松55
豌豆EST-SSR标记在蚕豆中的通用性与应用&龚亚明 徐盛春 毛伟华 李泽昀57
双绿5号蚕豆单花强制自交提纯技术研究&戈加欣 张真 张彭达 应必鹏 唐佳殉65
紫云英奉化大桥的特征特性及留种技术&张彭达 周亚娣 何国平 夏剑树 汪贤刚69
浙南山区优质多花黑麦草引种试验&刘辉 杨加付 徐爱星72
种坯处理、不同激素浓度在暗培养条件下对多年生黑麦草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徐定炎 何阳鹏75
SPAD及FT-NIR光谱法快速筛选白三叶种质蛋白质性状&张贤 晏荣 曹文娟 舒彬 张英俊79
山核桃林下优良绿肥品种的筛选研究&钱孝炎 郑惠君 赵伟明 俞遴 宋科佳 王梦薇 钱亚来85
第三篇 绿肥作物高产栽培技术91
绍兴县紫云英不同播种期试验研究&张岳德 金茂义91
紫云英根瘤菌菌剂应用效果初报&单英杰 汪玉磊93
磷钾肥配施对紫云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刘新华 曹春信 吕建飞 袁名安96
紫云英宁波大桥种磷钾肥肥效试验&项玉英 王伯诚 陈银龙 赖小芳 陈剑100
微量元素硼钼肥对紫云英产量的影响&项玉英 王伯诚 陈剑102
硼钼肥对紫云英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徐建祥 俞巧钢 叶静 王建红105
鲜食蚕豆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探究&徐锡虎109
慈溪大粒1号蚕豆大棚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耿玉华 孙志栋 余乾儿 范丁岳112
密度与群体配置对蚕豆产量的影响&何贤彪 周翠 杨祥田116
蚕豆双绿5号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张真 张彭达 应必鹏 唐佳珣120
丽水市莲都区碧湖平原冬季蚕豆施肥时间及施肥量试验&刘庭付 张官杨 章根儿 李汉美 丁潮洪123
施肥对鲜食蚕豆鲜荚和地上部产量的影响&华金渭 吉庆勇 梁朔 朱波127
施用硼、钼对蚕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董玉明 张建明131
“钱仓早蚕豆”花荚期施肥效果试验&付福全 雷慧芳 俞法明134
蚕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叶涌金 朱翠香 蔡荣友136
氮肥不同用量用法对黑麦草鲜草产量的影响&舒巧云139
花木地主要绿肥品种特征及栽培技术要点&张岳德 王炜 郦尧生141
第四篇 绿肥与土壤培肥及主作物产量关系147
稻田冬季作物秸秆还田的养分含量分析&张叶大 陈炎忠 朱德峰 陈惠哲 张玉屏 向镜147
绿肥对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的影响&张硕 缪绥石 庞欣欣 秦方锦150
南方水网平原区绿肥还田效果研究&石其伟154
不同绿肥养分积累特点及地力培肥效果研究&姜新有 周江明158
肥稻模式下紫云英带籽翻耕的生态效应&王伯诚 赖小芳 陈银龙 吴增琪 林海忠 项玉英 陈剑162
紫云英带籽翻耕的氮肥促腐效应&王伯诚 赖小芳 陈银龙 项玉英 陈剑169
紫云英带籽翻耕的稻田生态培肥效应研究&王伯诚 赖小芳 陈银龙 吴增琪175
紫云英不同时期翻耕氮素含量的变化及对后作水稻产量的影响&朱贵平 张惠琴 吴增琪 陈惠哲178
紫云英和黑麦草与化肥配施对单季晚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徐建祥 叶静 王建红 俞巧钢183
紫云英和黑麦草直接培肥对甬优9号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王玉祥 曹春信 袁名安 王孔俭 刘新华187
紫云英和油菜不同时期翻压对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朱贵平 张惠琴 吴增琪 胡琴南 顾慧芬 叶放191
紫云英腐解对土壤速效养分动态变化和单季稻生长的影响&王建红 曹凯 张贤196
紫云英翻压量对单季晚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王建红 曹凯 张贤203
紫云英还田配施化肥对单季晚稻养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王建红 曹凯 张贤212
单季晚稻等量蚕豆鲜秆还田配施最佳化肥用量的研究&王建红 张贤 曹凯 华金渭222
绿肥及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沈亚强 程旺大 张红梅233
施肥方式对水稻中浙优8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吉庆勇 华金渭 朱波 梁朔239
生草提高山核桃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吴家森 张金池 钱进芳 黄坚钦242
山核桃投产林林下套种绿肥效应&余琳 陈军 陈丽娟 程建斌 吴家森 夏国华251
生草栽培对桃园土壤养分特性及细菌群落的影响&何莉莉 杨慧敏 钟哲科 公丕涛 刘玉学 吕豪豪 杨生茂257
第五篇 绿肥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效应267
几种茶园绿肥的产量及对土壤水分、温度的影响&王建红 曹凯 傅尚文 舒爱民 张优 吴旬267
紫云英还田对水稻镉和铅吸收积累的影响&王阳 刘恩玲 王奇赞 叶正钱 胡杨勇271
黑麦草根系分泌物剂量对污染土壤芘降解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谢晓梅 廖敏 杨静279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氨挥发和水稻产量的影响&俞巧钢 叶静 符建荣 马军伟 邹平 丁炳红 顾国平 范浩定290
山地果园套种绿肥对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俞巧钢 叶静 马军伟 孙万春 邹平 符建荣 殷建祯 徐建祥294
综合防治山核桃林地水土流失的技术研究&夏为 严江明 朱爱国302
陆生植物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对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围隔实验研究——氨氮的净化效应及其动态过程&郭沛涌 朱荫媚 宋祥甫 丁炳红 邹国燕 付子轼 吕琦306
陆生植物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对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围隔实验研究——总磷的净化效应及其动态过程&郭沛涌 朱荫媚 宋祥甫 丁炳红 邹国燕 付子轼 吕琦311
生态沟渠对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截留效应研究&陈海生 王光华 宋仿根 钱忠龙 李建强315
多花黑麦草人工湿地处理九峰河污水的研究&李晨军 郑春明 陈海生321
第六篇 绿肥作物综合利用技术327
几种经济绿肥菜用营养价值初探&王建红 张贤 曹凯 符建荣327
施用有机硒肥生产富硒紫云英嫩梢菜的可行性研究&王建红 曹凯 张贤 符建荣 朱小芳 章佐群330
临安市发展“羊—草—稻”轮作新模式的实践思考&查振国 张志尧 张志伟 王伟明334
“草—稻—鹅”模式的效益与技术&马利华 许萍 陈永水 顾国平 闻秀娟 陈伟光 范浩定336
蚕豆—甜玉米—富硒水稻间作套种新耕作模式&李林339
“蚕豆、杂交稻制种、蘑菇、废菇料还田”高效生态循环模式与技术&涂依琴342
茶畜草组合型生态茶园建设&过婉珍 雷鹏法 王一民 马灿娟346
浙西南茶园套种大荚箭舌豌豆技术&沈旭伟350
浙西南山区蚕、豌豆种植效益与栽培技术&王海芬 沈凤妍 林昌庭 林敏莉353
南方山地桃园生草技术&吴全聪 郑仕华 王贤芳 谢发贤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