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交通银行史 第3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交通银行史 第3卷
  • 《交通银行史》编委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0898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交通银行-银行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交通银行史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抗战爆发与交通银行进入战时体制1

第一节 抗战初期的应对与管理体制的变动1

一、全面抗战的开始与总行的应对1

二、总行的搬迁和组织结构的变动3

三、香港沦陷与总管理处重心的转移5

第二节 动荡中的领导层更替8

一、胡笔江遇袭殉难8

二、钱新之临危受命13

三、赵棣华出任总经理16

第三节 应对战局的区划调整19

一、“七七事变”后总处的紧急举措19

二、三大营业区的划分及各地的营业方针22

三、分区规划的确立和分行关系的调整24

第四节 迫于战火的裁撤与收缩28

一、总管理处的撤退部署28

二、战争过程中的重大损失30

三、保护行产维护声誉的努力36

第五节 西部金融网的建设38

一、财政部指导下的后方金融网建设38

二、后方金融网建设的快速推进43

三、营业区的重新划分与分支机构的再次裁撤50

第六节 抗战时期的海外分行56

一、菲律宾交通银行的设立56

二、抗战期间海外机构的开设与收缩59

第二章 战争状态下的方针与策略63

第一节 拓宽渠道,吸纳资金63

一、战争导致的资金困境63

二、吸收存款的原则与方法69

三、胜利前夕的存款收揽71

第二节 以增加储蓄为中心的经营策略74

一、储蓄总额的不断增长74

二、储蓄规章的适时修订78

三、适应不同需要的储蓄品种82

四、积极参与全民储蓄运动85

五、储蓄资金的合理运用88

第三节 曲折中崛起的信托业务90

一、信托业务的恢复及其发展规划90

二、信托业务的稳步发展92

三、规范信托业务的规章制度94

第四节 仓库与运输网络的建设97

一、仓库建设的战时规划97

二、仓库营运制度的改进与完善99

三、后方运输网络的构建101

第五节 服务乡村的农贷业务102

一、抗战期间的农贷业务102

二、农贷业务的结束105

第三章 扶助实业,致力后方建设107

第一节 抗战初期的紧急救助107

一、参与贴放缓解企业资金短缺107

二、支持工厂内迁,保全实业根基110

三、建立设计处,筹谋振兴实业113

第二节 抗战时期的实业放款方针115

一、力保放款资金的安全115

二、加强重点地区与行业的投入117

三、提高效率,夯实基础119

第三节 对交通业和工矿业的大力支持121

一、支持铁路交通的建设121

二、扶助后方公路航空等事业125

三、扶持后方矿冶能源等工业129

四、协建后方食盐工业133

五、对各类制造业的扶助136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实业投资140

一、投资物资生产企业140

二、参与各类实业贸易公司144

三、投资国货公司,支持国货销售148

第五节 创新业务类型,促进实业发展150

一、开办工厂添购机器基金存款150

二、协助企业进口国外机器设备153

三、适应战后局势的业务调整156

第四章 稳定金融市场,支持全民抗战159

第一节 抗战时期稳定金融市场的各项努力159

一、承做联合贴放,救济金融同业159

二、“孤岛”时期的钞券运输162

三、开战之初协助政府稳定汇率163

第二节 协助维持战时外汇市场,开拓外汇业务165

一、参与中英平衡基金165

二、出资中美英平衡基金168

三、联络海外华侨,汇聚外汇资金170

四、想方设法充实自身外汇储备173

五、保护外汇账户,以防落入敌手175

第三节 健全汇兑网络,确保资金流通177

一、适应抗战需要,保证军政汇解177

二、发挥专业优势,便利商民汇款180

三、协调行际关系,完善相关制度182

第四节 抗战期间的法币发行业务185

一、参与制定货币增发计划185

二、法币发行量的迅速增加187

三、推广法币的流通与使用190

四、联手打击日伪的假币伪钞193

五、维护金融体制,抵御经济侵略196

第五节 法币发行业务的结束200

一、法币发行的统一200

二、准备金移交时限的争论204

三、准备金移交的曲折过程206

第五章 日伪对沦陷区行处的改组与操纵209

第一节 伪上海交通银行的成立与“复业”209

一、唐寿民的被俘与落水209

二、伪上海交通银行的“复业”213

三、唐寿民主持下的伪上海交通银行215

第二节 伪上海交通银行的经营活动218

一、业务范围与资金来源218

二、由抵押放款转向信用放款220

三、统制政策与贴现放款222

第三节 日伪对交通银行北平支行的改组225

一、沦陷区内的艰难支撑225

二、日伪对北平支行的强行重组227

三、战后对伪北京交行的接收230

第四节 伪北京交通银行的经营活动230

一、配合日伪的吸存措施230

二、谨慎灵活的放款业务232

三、有限恢复的汇款业务233

第六章 抗战胜利后的新局面237

第一节 抗战后期提出的恢复计划237

一、为战后恢复网罗人才237

二、规划全国实业金融网239

三、安排战后恢复的工作步骤241

四、繁荣汇兑业务的大讨论244

第二节 总管理处领导下的恢复工作246

一、营业网络的恢复与重构246

二、加强地域联系,畅通汇兑249

三、清理伪交通银行252

四、接收其他敌伪银行256

第三节 战后业务重心的确定258

一、配合政府扶持西部工业258

二、力推存款储蓄,充实资金储备261

三、支持工矿交通的战后恢复与重建263

四、致力信托业务,构筑资本市场265

第四节 抗战胜利后的外汇业务268

一、重新开办外汇业务268

二、海外分行复业后的侨汇业务271

三、参与美金公债的认购与发行273

四、通货膨胀影响下的外汇业务275

第七章 政局巨变之际的动荡与变迁279

第一节 进退维谷的存款储蓄业务279

一、战争与通胀的双重影响279

二、时局动荡与资金结构的失衡283

三、迎难而上的吸存揽储286

四、政策举措的改进与调整288

第二节 勉为其难的实业放款290

一、谨慎保守的放款方针290

二、适时调整的放款方向295

三、更趋谨慎的放款政策297

四、加强实业调查,规避放款风险299

五、投资政府债券,经营保险和贸易300

第三节 国内战争时期的汇款业务302

一、内战对汇款业务的影响302

二、改进汇款业务的若干举措307

第四节 鼎革前夕的高层南迁与资金转移309

一、鼎革前的高层机构与分支行处309

二、管理机构的南迁与资金转移323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交通银行职工运动329

一、参加“银联”组织,积极开展活动329

二、抗战时期香港、重庆地区的进步活动331

三、四行二局员工联谊会的建立332

四、“六联”组织的职工运动334

五、保卫“六联”的斗争336

六、协助中国共产党的接管338

第八章 日臻健全的管理制度343

第一节 经营管理的基本理念与特色343

一、强调行风行纪,注重工作效率343

二、高度集中的人事管理体系346

第二节 择优录用的招聘制度349

一、选拔金融人才的官定体制349

二、定向招聘与保举提拔353

三、完善考试制度,延揽人才356

四、注重招聘质量,兼顾多种因素358

第三节 加强行业培训,完善考核制度361

一、鼓励新老交融,推行全员培训361

二、设立业余进修制度363

三、切合实际的培训方式365

四、优化考核制度,推行人事视察368

第四节 合理调高薪酬福利待遇370

一、缓解通胀压力的浮动补贴370

二、维持员工收入的各项努力373

三、利用银行优势,提供多种福利375

四、老有所养的退休制度377

第五节 强化内部经营管理380

一、信贷的灵活经营与从严审核380

二、资金管理的统筹兼顾382

三、会计制度的逐步完善384

四、加强开支预算的管理386

第六节 稽核制度的健全与完善389

一、官方指导下的稽核标准389

二、外部压力下的自身建设391

三、强化贷出资金的监管稽核393

四、驻外稽核制度的新发展395

第七节 高度重视调查研究的参考作用398

一、设计处职能的专业化398

二、调查研究的制度化4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