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鲜活的资本论 从深层本质到表层现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鲜活的资本论 从深层本质到表层现象
  • 鲁品越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3203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58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597页
  • 主题词:《资本论》-马克思著作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鲜活的资本论 从深层本质到表层现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对《资本论》的当代挑战与呼唤1

一、对《资本论》的挑战与诘难2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对挑战的理论力量之根7

三、时代呼唤对《资本论》的新的理解与发展10

四、本书的基本内容与总体结构13

第一篇 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从既成事物的哲学到深层内在联系的哲学21

第一章 旧世界观及其困境21

一、英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悖论22

二、德国唯心主义世界观及其困境30

第二章 以实践为基础的新世界观39

一、新世界观的诞生地:物质生产实践40

二、新物质观:从自我存在到对象性存在45

三、新认识论:从原像—镜像说到实践生成论50

四、新规律观: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与本体论图景56

第三章 旧历史观及其困境65

一、从“君权神授”到“社会契约”66

二、英法社会契约论及其悖论69

三、德国历史哲学及其悖论77

四、空想社会主义历史观及其悖论82

五、旧历史观的历史地位与出路86

第四章 唯物史观:物化劳动及其历史逻辑90

一、异化劳动:通向唯物史观的过渡理论91

二、物化劳动与“社会物质”的发现97

三、“社会物质”的二重性:唯物史观的基本观念105

四、物化劳动的客观逻辑与历史发展108

五、物化劳动与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112

第五章 哲学基因与经济学理论121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哲学基因122

二、凯恩斯经济学的哲学基因129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哲学基因134

第二篇 劳动价值——市场力量本体论143

第六章 交换价值之谜143

一、交换价值:商品世界中物与物的关系144

二、西方经济学对“交换价值”的解释146

三、旧劳动价值论的失误——兼论马克思、恩格斯为何是旧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151

四、交换价值背后:对社会劳动的支配权155

第七章 劳动二重性的哲学密码与经济学量度160

一、唯物史观主线:总体性社会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二重性161

二、分工与“社会人集体生命”的生成165

三、社会总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167

四、社会总劳动的物质化:从商品到资本的二重性172

五、价值实体的历史发展及其量度175

六、劳动价值的各种表现与交换价值的形成179

第八章 劳动价值的市场表现与价值规律及其偏离——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何是驳不倒的理论184

一、简单商品市场中的交换价值与价值规律185

二、简单商品生产在《资本论》中的意义187

三、价值与货币:从价值实体到市场权力194

四、社会权力结构对价值的分割,市场现象对价值规律的偏离196

第九章 劳动价值的物化形态与人化形态202

一、产值悖论:劳动价值论的当代理论困境203

二、产生根源:自然时间与社会时间的混淆205

三、劳动价值的“物化形态”与“人化形态”209

四、价值创造率:不同社会的不同质的抽象劳动211

五、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214

第十章 创新劳动与常规劳动的价值创造218

一、两种层次的劳动及其根本差异220

二、两种本质不同的劳动及其创造价值方式223

三、价值创造率和创新劳动的价值创造226

四、一个简单创新型劳动的价值创造模型229

第三篇 资本逻辑——资本本质论235

第十一章 资本的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市场权力放大机制235

一、生产力系统与社会关系力量236

二、资本的二重性与物化劳动238

三、资本权力:市场权力的放大器241

四、劳动力价值的转化与剩余价值的产生244

五、作为社会关系的死劳动的转移:市场权力放大器的结构246

六、资本的“市场权力放大率”的决定因素250

第十二章 资本与资本逻辑的生成256

一、物化劳动新形态:资本及其生成条件257

二、资本逻辑的内涵与产生根源263

三、资本逻辑的两个方面:资本扩张动力及其自我否定266

四、资本逻辑的三大层次:物化资本、货币资本和虚拟资本267

五、资本逻辑与符号逻辑:回应鲍德里亚的诘难269

第十三章 驱动生产力系统的社会动力体系284

一、资本的扩张驱动力结构285

二、市场空间的吸引拉动力结构291

三、资本扩张方式:绝对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295

四、资本扩张对象:自然力及其“空间”299

五、当代市场空间的创造机制303

第十四章 资本逻辑与经济危机310

一、危机根源:资本积累导致贫困积累311

二、发生机制:无序竞争导致资本循环链断裂315

三、扩散机制:产品过剩产生的正反馈回路317

四、晚期资本主义:危机应对与危机新形态319

第十五章 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325

一、社会关系与生态环境的对立统一体326

二、《资本论》的生态环境内涵:外生态环境与内生态环境331

三、资本积累与自然资源环境的“贫困积累”333

四、资本逻辑的时空展现对生态逻辑循环圈的撕裂336

五、《资本论》中的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观念的萌芽338

第十六章 资本逻辑与社会关系的贫困化和人的发展危机342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危机的误区343

二、“人的自然力”及其自由发展空间345

三、“社会劳动的自然力”的来源与发生机制349

四、人的发展空间的“贫困积累”:人的发展危机以及资本扩张悖论的总体图景356

第四篇 从资本逻辑到剩余价值形态——资本现象学368

第十七章 市场权力体系对剩余价值的分割368

一、社会权力体系及其货币化表现369

二、劳动力价值与剩余价值的分离及其当代形式373

三、剩余价值分割的社会正负功能375

四、分割剩余价值的社会系统377

第十八章 微观流通过程与经济空间的生产380

一、流通领域的劳动分析:生产性劳动与流通费用381

二、流通性劳动的产物:“流通机器”与经济空间386

三、流通费用生产的经济空间的内在矛盾389

四、经济空间的内在矛盾与“诺思第二悖论”392

五、结论:对几个理论误区的矫正395

第十九章 马克思的非均衡宏观经济学理论399

一、供需均衡模型与两部类模型:两种经济学理论与两种哲学400

二、两种再生产的均衡态及其产业结构405

三、扩张与萧条:资本流通过程的两种非均衡现象407

第二十章 经济虚拟化与金融网络权力结构415

一、货币资本与利息现象的秘密416

二、实体资产的虚拟化:虚拟资本的诞生422

三、金融资产的再虚拟化:权力的再度分离427

四、动力与危机:凌驾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网络系统431

五、虚拟经济体与当代经济危机新形态435

第二十一章 资本与地租:远离平衡态的均衡444

一、资本与土地产权:对立的社会关系力量445

二、各部门资本和利润平均化趋势451

三、绝对地租:对利润平均化的对抗与系统均衡458

四、级差地租:超额利润的级差463

五、产业链中权力壁垒:租转化为超额利润466

六、耗散结构:远离利润平均化的均衡470

第二十二章 利润率下降规律与资本高积累的矛盾统一——《资本论》与《21世纪资本论》的矛盾及其解决476

一、矛盾:资本收益率高企与一般利润率下降478

二、互动: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成为驱使资本积累与转移的动力484

三、结果: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的两极分化488

第二十三章 资本逻辑与资本主义历史趋势491

一、劳动价值:驱动生产力系统的市场力量的本体492

二、资本逻辑:资本权力体系的自我扩张与自我否定496

三、资本现象:各种产权的价格表现501

四、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及其历史命运——资本主义的福利化、金融化、经济全球化及其相应危机504

结语 《资本论》的伟大续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511

一、并非跨越“卡夫丁峡谷”:中国现代化的必然历史路径512

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社会主义的两大历史阶段520

三、《资本论》的启示与两种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526

四、空间生产:开拓中国经济未来前景之路534

参考文献5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