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智能电网通信技术分析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智能电网通信技术分析与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0096970.jpg)
- 余江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6244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智能控制-电力通信网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智能电网通信技术分析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智能电网及其通信技术1
1.1 概述1
1.2 智能电网2
1.2.1 智能电网概念2
1.2.2 智能电网的特点3
1.2.3 智能电网建设4
1.2.4 智能电网进展4
1.3 智能电网与信息通信5
1.3.1 智能电网通信需求5
1.3.2 信息通信技术对智能电网的支撑5
1.4 智能电网通信与控制系统6
1.4.1 高级计量架构7
1.4.2 控制中心7
1.4.3 核心通信网9
1.4.4 配电通信网10
1.4.5 用户前端12
小结13
参考文献13
第2章 智能电网核心通信网14
2.1 光纤通信14
2.1.1 光纤通信系统特点与组成14
2.1.2 电力通信网承载业务及传输数据分类15
2.1.3 电力通信核心网拓扑结构17
2.2 电力光缆19
2.2.1 电力光缆的分类19
2.2.2 电力线附加型光缆19
2.2.3 杆塔添加型光缆19
2.2.4 电力线复合型光缆20
2.3 智能电网核心通信网技术23
2.3.1 光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23
2.3.2 准同步数字系列(PDH)24
2.3.3 同步数字系列(SDH)25
2.3.4 波分复用技术(WDM)27
2.3.5 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30
2.3.6 分组传送网PTN技术35
2.3.7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38
2.4 网络生存性41
2.4.1 光纤网络生存性41
2.4.2 SDH的业务保护41
2.4.3 PTN网络生存性分析47
2.5 核心通信网的抗毁性和拓扑优化分析58
2.5.1 OTN+PTN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58
2.5.2 电力通信网的抗毁性和拓扑优化59
2.5.3 光网络拓扑优化案例62
小结64
参考文献64
第3章 智能配用电通信技术及应用66
3.1 概述66
3.2 电力线载波通信66
3.2.1 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66
3.2.2 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分析67
3.2.3 电力线信道估计算法分析73
3.2.4 电力线载波通信应用81
3.3 无线通信技术应用82
3.3.1 WiMAX技术82
3.3.2 WSN技术84
3.3.3 WiMAX与WSN或PLC混合组网技术应用89
3.4 双信道通信技术分析91
3.4.1 双信道传输方式91
3.4.2 双信道传输分析92
3.4.3 双信道传输编码分析97
小结105
参考文献106
第4章 智能配电网通信组网技术分析108
4.1 智能配电通信网108
4.1.1 智能配电网108
4.1.2 通信需求109
4.1.3 配电通信网架构111
4.1.4 关键通信问题与技术112
4.2 配电通信网服务质量研究114
4.2.1 服务质量(QoS)114
4.2.2 基于DiffServ的配电通信网QoS机制115
4.2.3 基于MPLS VPN配电通信网的QoS研究122
4.2.4 基于确定网络演算的QoS性能界分析131
4.2.5 基于统计网络演算的QoS性能界分析139
4.3 低压电力线载波组网研究144
4.3.1 组网问题144
4.3.2 自适应加权分簇路由算法147
4.3.3 混合遗传蚁群(GAAC)算法154
4.3.4 基于鱼群算法的路由优化算法159
4.4 无源光网络动态带宽资源分配研究165
4.4.1 无源光网络(PON)165
4.4.2 EPON系统带宽分配算法169
4.4.3 下一代LR-EPON的DBA算法177
4.4.4 混合TDM/WDA PON的带宽分配算法182
小结191
参考文献191
第5章 智能微电网的通信与控制193
5.1 概述193
5.2 智能微电网193
5.2.1 智能微电网的概念193
5.2.2 智能微电网的组成195
5.2.3 智能微电网的控制方法197
5.2.4 智能微电网的保护201
5.3 智能微电网的运行模式204
5.3.1 微电网的联网运行205
5.3.2 微电网的离网运行205
5.4 基于多代理的智能微电网通信与控制206
5.4.1 多代理的结构206
5.4.2 多代理通信协议和通信策略215
5.4.3 多代理控制策略227
小结235
参考文献236
第6章 智能电网通信安全237
6.1 电力通信安全237
6.1.1 威胁产生的原因237
6.1.2 威胁的分类与特征238
6.1.3 电力通信安全标准241
6.2 安全技术243
6.2.1 保密通信243
6.2.2 虚拟专用网245
6.2.3 认证与数字签名249
6.2.4 病毒防护250
6.2.5 入侵检测系统252
6.2.6 防火墙255
6.3 安全隔离量化研究258
6.3.1 问题的提出258
6.3.2 隔离度模型259
6.3.3 应用举例263
6.4 多源安全事件融合系统265
6.4.1 系统功能265
6.4.2 系统框架结构266
6.4.3 采集子系统266
6.4.4 融合分析子系统270
6.4.5 响应与输出子系统276
小结277
参考文献277
第7章 智能电网通信可靠性评价278
7.1 概述278
7.1.1 智能电网通信可靠性评价的意义278
7.1.2 智能电网通信可靠性评价方法279
7.2 电力通信网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83
7.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流程283
7.2.2 通信网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283
7.3 电力通信网可靠性评价测度指标及层次结构286
7.3.1 电力通信网可靠性评价286
7.3.2 网络拓扑可靠性评价286
7.3.3 站点设备可靠性评价288
7.3.4 环境变量可靠性评价289
7.3.5 管理因素可靠性291
7.4 电力通信网可靠性评估系统实现293
7.4.1 电力通信网可靠性评估需求分析293
7.4.2 电力通信网可靠性评估系统设计296
7.4.3 电力通信网可靠性评估系统实现298
小结301
参考文献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