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基于苏镇个案的实地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基于苏镇个案的实地研究
  • 张洪华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004681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农村学校-中小学-布局-调整-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 基于苏镇个案的实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一、研究缘起1

(一)农村教育备受关注1

(二)个人研究取向2

(三)研究意义与价值3

二、研究现状5

(一)定量分析5

(二)定性分析9

(三)当前学校布局调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4

(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面临的挑战15

三、研究对象17

(一)为什么是乡镇18

(二)为什么是苏镇20

四、研究方法36

(一)实地研究37

(二)文献研究39

(三)问卷调查39

第二章 背景与政策42

一、背景分析42

(一)现代化与城镇化43

(二)农村人口与学校生源48

(三)公平与效率之争54

二、政策影响57

(一)扶持新式学堂的政策58

(二)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59

(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60

(四)学校危房改造的政策61

(五)基于税费改革的政策63

(六)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64

三、学校布局调整的逻辑65

(一)实践的逻辑66

(二)政策的逻辑68

(三)两种逻辑的关系69

第三章 利益与博弈72

一、利益与利益主体72

(一)利益、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72

(二)利益主体及其分类74

二、利益博弈与学校布局76

(一)利益博弈的条件基本形成76

(二)利益博弈在教育中的诸多表现77

(三)学校布局中的利益博弈:方法论的视角79

三、学校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81

(一)利益主体81

(二)利益表达91

(三)博弈形式94

第四章 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96

一、新与旧的利益博弈:新中国成立前之教育基础96

(一)与风沙和恶政的抗争97

(二)相对孱弱的私塾教育98

(三)早期新式学校的创立98

二、百花齐放可圈点:村办学校迅速兴起100

(一)办学重心下移,学校激增,形式多样100

(二)师资力量短缺,民办教师强力撑持102

(三)前期成果显著,后期教育质量下滑108

三、天时不如地利:20世纪80年代的小学布局109

(一)普及小学教育,学校遍布各村109

(二)村民集资办学,节衣缩食争先110

(三)村办学校顶峰,资金不足衰退112

四、地利不如人和:“普九”期间的小学布局113

(一)建设标准提高,多方筹资迁建113

(二)分级管理体制,乡财不堪重负115

(三)办学实力消长,少数脱颖而出117

(四)选择样板示范,多方利益博弈120

五、天时愆伏亦难违:“普九”后的小学布局126

(一)外部环境变化,村小举步维艰126

(二)顺应潮流调整,村小数量骤减130

(三)调整遭遇瓶颈,规划陷入僵局131

第五章 初中学校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133

一、联办初中迅速兴起,利益博弈自此而生133

(一)范窖村联中及当时的布局133

(二)学校迁建中的利益博弈136

二、初次合并焕然一新,管理落后生源流失137

(一)办学条件得以改善,管理水平依然滞后137

(二)学生流失严重,范窖村重办中学139

三、再次合并难挽狂澜,县城中学发展迅猛141

(一)为了“普九”验收,教育资源再被整合141

(二)县城中学发展迅猛,苏镇中学有巢无凤145

(三)初中毕业只为文凭,由此死灰亦可复燃151

四、办学地位得以巩固,未来发展反更彷徨152

(一)争夺初中办学权,尤王庄痛失契机153

(二)村办中学渐失势,彷徨中勉力前行155

第六章 私立学校的兴起157

一、第四中学:无可奈何花落去157

(一)办学历史及招生制度157

(二)撤并原因及撤并程序160

(三)往事如烟,学子戚戚161

二、万隆学校:似曾相识燕归来162

(一)异地迁入,倾首拭目162

(二)生存环境,喜忧参半164

(三)特色办学,迅速崛起165

三、校地关系:鲶入鱼群起波澜169

(一)生源竞争更加激烈169

(二)师资流动日益频繁171

(三)学区规模明显缩水173

(四)公办初中压力日增174

第七章 目标、逻辑与布局177

一、新旧体制更替177

(一)目标与逻辑:破旧立新,加强控制与乱世求生177

(二)学校布局:从沿海城市向内地农村逐步展开181

二、普及小学教育183

(一)目标与逻辑:立足扫盲,广设学校与读书识字183

(二)学校布局:村办为主,遍地开花187

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89

(一)目标与逻辑:“普九”验收,竞相达标与权衡择校189

(二)学校布局:校际差距逐步拉大193

四、后“普九”时代195

(一)目标与逻辑:均衡发展,调整布局与质疑梦想195

(二)学校布局:向城市集中与重新洗牌199

第八章 可能、反思与抉择202

一、苏镇学校布局的几种可能202

(一)苏镇学校布局:基于实证调研的现状分析202

(二)苏镇小学布局的几种可能217

(三)苏镇初中布局的几种可能223

二、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反思233

(一)村小要不要撤并234

(二)初中要不要进城242

(三)目标定位要不要“为农”249

(四)城市与农村:孰优孰劣254

三、抉择:基于发展的视角255

(一)让农村的孩子看到希望256

(二)让农村的孩子热爱农村258

(三)农村初中急需正确定位261

(四)构建城乡和谐的学校生态系统265

附录271

附录1.调查问卷271

附录2.相关图表281

参考文献295

著作类295

中文期刊类300

学位论文类310

政策文件类311

史志年鉴类317

报刊类319

电子文献类320

外文类321

后记3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