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的真谛 孙国华精选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孙国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0530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880页
- 文件大小:149MB
- 文件页数:903页
- 主题词:法理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的真谛 孙国华精选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3
恩格斯的法律思想3
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法制建设相结合道路28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30
论毛泽东法律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独创性的丰富和发展41
毛泽东法律思想的理论贡献50
坚持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52
重要的是立场、观点、方法55
简论马克思主义法律观64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原理必须坚持68
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几点看法73
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再认识76
董必武民主法制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80
六十年的实践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的核心90
权利本位能够代替阶级分析吗96
以人为本与法学研究范式101
论董必武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范式107
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研究(课题提纲)117
第二部分 法是理与力的结合125
社会主义法的概念125
也谈法学的现代化与法的概念的科学表述132
法不能从其本身来理解143
社会主义法的产生149
简论法是自由与纪律的统一158
论法是“理”与“力”的结合160
苏联法学界关于法的概念和本质之争166
当代中国法学界关于法的概念和本质之争(上)191
当代中国法学界关于法的概念和本质之争(中)208
当代中国法学界关于法的概念和本质之争(下)225
再论法是“理”与“力”的结合241
评维辛斯基关于法的定义252
三论法是“理”与“力”的结合260
关于“法”与“法律”的区别的对话264
法:“理”与“力”的有机结合268
法是“理”与“力”的结合,“理”是基本的,“力”是必要的279
第三部分 法的价值283
论法的价值283
论现代法的精神293
公正理念论300
法的价值研究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326
简论法的和谐价值338
和谐社会呼唤“和”的法哲学339
论法的和谐价值345
再论法的和谐价值359
法律371
法与正义关系的再认识及其当代启示377
法是一定社会正义的体现385
公平正义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根本原则392
法的正义逻辑406
第四部分 法与政治413
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413
试论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417
论法的社会公共职能423
再论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430
法的阶级性与继承性439
关于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问题的几点意见442
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447
“党的政策是法律的灵魂,法律是党的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的提法错了吗?457
依法治国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462
关于党政关系的几个理论问题466
第五部分 权利、权力、利益与法律体系47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几个问题473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基本原则480
权力(power)与权利(right)是一对矛盾吗?504
权利——被认为是正当的权力506
习惯法与法的概念的泛化509
论权力与权利的一般关系518
论法与利益之关系530
论法律上的利益选择540
论法的本体——法律关系549
《立法过程中的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研究》序言562
关于法律解释的概念问题567
公、私法的划分与法的内在结构571
论法律调整方法586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的几点想法589
第六部分 从法制到法治597
论我国人民民主法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597
一定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616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618
要发展民主就必须加强法制622
民主建设必须与法制建设相结合624
对“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之我见634
改革需要法制,法制促进改革640
法制与法治不应混同643
“以法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差别64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前瞻650
第七部分 依法治国:治国方略的最佳选择667
人权:走向自由的标尺667
依法治国是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需要672
依法治国及其优越性674
依法治国:治国方略最佳选择677
论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687
人权与社会主义法治701
法治与德治713
“三个代表”与我国法制建设716
爱国与守法728
法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选择732
小康社会民主和法治目标的实现734
依法执政的几个问题745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特点问题值得认真思考748
科学发展观与依法执政751
“科学、民主、人权、法治”的中国之路探索与理论精髓758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773
法治是一切治国手段的前提779
法治与“三项重点工作”780
“三个至上”缺一不可785
论宪法法律至上788
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研讨会上的致辞796
厉行法治,从制度上遏制权力寻租797
弘扬法治精神、深化法学教育、构建法律文化803
论“对立统一”规律与价值普世性问题806
公平、正义何以如此珍贵811
公平正义仿佛是治国理政的“牛鼻子”813
对宪政和宪政观的新思考815
第八部分 迈向新世纪的法理学819
我国法学基础理论的现状和前景819
关于法学研究的新趋势824
法理学研究十年828
当前我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838
我对法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看法84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法理学846
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法学思潮述评854
中国法理学知识谱系中的苏联因素870
百年朝阳:历史的纪念与仰望877
编辑后记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