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东省志 1979-2000 9 农业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广东省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978751441248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341页
- 文件大小:259MB
- 文件页数:1408页
- 主题词:广东省-地方志;农业史-广东省-1979~200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广东省志 1979-2000 9 农业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9
第一篇 农村经济体制43
第一章 生产经营体制和所有制43
第一节 生产经营体制43
一、种植业生产经营体制43
二、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47
三、渔业生产经营体制49
四、林业生产经营体制50
第二节 农村所有制52
一、农村个体和私营经济52
二、农村联合经济54
三、农村股份合作经济56
四、农村社区合作经济57
五、农业利用外资61
第二章 农产品流通体制与价格管理63
第一节 流通体制63
一、粮食购销63
二、农副产品购销74
三、水产品购销77
第二节 价格管理78
一、粮食价格管理78
二、农副产品价格管理81
三、水产品价格管理82
第三章 农业产业结构85
第一节 农林牧副渔产业结构85
第二节 种植业结构调整85
一、粮食、经济作物结构85
二、粮食作物内部结构86
三、经济作物内部结构86
四、种植业结构调整历程87
第三节 畜牧业结构调整90
第四节 林业结构调整91
一、营林结构调整91
二、森工结构调整92
第五节 渔业结构调整92
一、渔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92
二、调整养殖结构93
三、调整捕捞结构94
四、调整区域布局95
五、调整流通布局96
六、调整水产品加工结构96
第六节 农垦产业结构调整96
一、指导方针96
二、垦区农业结构调整97
二三、垦区产业结构调整97
第四章 法治建设99
第一节 种植业法治建设99
一、农作物种子法规99
二、农药管理法规100
第二节 畜牧业法治建设101
一、疫病防治101
二、生猪屠宰102
三、畜禽生产103
四、兽药管理104
第三节 林业法治建设104
一、林业立法105
二、林业执法106
三、林业执法监督107
四、林业普法108
第四节 渔业法治建设108
一、渔业法规108
二、渔业许可制度110
三、执法队伍与装备112
四、渔业执法检查113
第二篇 商品基地117
第一章 种植业商品基地117
第一节 粮食商品基地117
一、商品粮基地建设117
二、基地建设形式与内容118
三、基地建设的作用119
第二节 甘蔗商品基地120
第三节 其他作物商品基地122
一、茶叶122
二、蔬菜123
三、水果123
第二章 畜牧业商品基地124
第一节 商品基地建设124
第二节 商品基地形式与特点125
第三节 商品基地作用126
第三章 林业商品基地128
第一节 商品基地建设128
第二节 商品林基地形式与特点130
第三节 商品林基地作用131
第四章 渔业商品基地134
第一节 海水养殖商品基地134
一、对虾养殖商品基地134
二、优势产业商品基地135
第二节 淡水养殖商品基地136
一、池塘养鱼商品基地136
二、名优品种养殖商品基地138
三、大宗淡水鱼养殖商品基地141
第五章 农垦商品基地142
第一节 商品基地建设142
一、天然橡胶生产基地142
二、甘蔗生产基地142
三、剑麻生产基地143
四、南亚热带名优水果生产基地143
五、奶牛生产基地144
第二节 商品基地形式与特点145
第三节 商品基地作用145
第三篇 扶贫与山区建设概况147
第一章 扶贫战略措施154
第一节 扶贫对象154
一、省定山区县154
二、国定贫困县154
三、省定贫困县155
四、贫困人口155
第二节 扶贫攻坚战156
第三节 中央国家机关挂钩帮扶贫困县158
一、国务院侨办挂扶阳山县159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挂扶乳源瑶族自治县159
三、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挂扶陆河县159
第四节 省直机关挂钩扶持贫困县160
一、简况160
二、组织领导与主要任务160
三、做法与成效161
第五节 沿海市对口扶持山区新建市和贫困县162
一、对口安排162
二、做法与成效163
第六节 石灰岩地区的扶贫169
一、石灰岩地区简况169
二、石灰岩地区扶贫工作会议169
三、温饱工程170
四、人口外迁安置170
五、扶持绿化达标172
六、扶贫开发试验区172
七、帮助特困乡镇开办省港直通车队172
第七节 广东省扶贫基金会扶贫174
一、扶贫募捐174
二、港澳及国外捐资扶贫174
三、自办扶贫项目175
四、扶贫宣传175
第八节 跨省扶贫协作176
一、广东与广西扶贫协作176
二、深圳市与贵州省扶贫协作178
第二章 山区建设179
第一节 绿化荒山培植资源179
第二节 山区农业综合开发180
一、造林种果181
二、发展山区“三高”农业181
三、“一乡一品”活动183
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183
第三节 山区公路建设184
第四节 山区乡镇企业和小水电185
一、山区乡镇企业185
二、山区小水电186
第五节 大禹杯竞赛和扶贫“两大会战”187
一、大禹杯竞赛187
二、扶贫“两大会战”188
第六节 省属水电厂水库移民189
一、简况189
二、移民政策190
第四篇 对外及港澳台经济贸易与交流195
第一章 农牧业对外及港澳台经济贸易与交流195
第一节 援助与合作195
一、对玻利维亚的援助与合作195
二、对毛里求斯的援助与合作197
三、对安提瓜和巴布达的援助与合作198
四、对马绍尔的援助与合作198
五、对圣卢西亚的援助与合作199
六、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援助与合作200
七、对古巴的援助与合作201
第二节 对外贸易201
第三节 对外及港澳台引进204
一、引进外资及港澳台资204
二、引进新技术、新品种205
第四节 考察交流207
一、接待来访207
二、出访考察208
第二章 林业对外及港澳台经济贸易与交流209
第一节 对外及港澳台经济贸易209
一、主要出口产品209
二、利用世界农业贷款209
三、主要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10
第二节 交流与合作211
第三章 渔业对外及港澳台经济贸易与交流214
第一节 对外及港澳台援助214
一、技术援助214
二、技术培训215
第二节 对外及港澳台贸易216
一、水产品贸易216
二、资金引进与技术交流218
第三节 考察交流221
一、接待来访221
二、外出考察226
第四章 农垦对外及港澳台经济贸易与交流228
第一节 援外项目与承包228
第二节 对外及港澳台引进228
一、引进良种228
二、引进技术设备和管理230
第三节 利用外资及港澳台资与对外及港澳台投资231
一、利用外资及港澳台资232
二、对外及港澳台投资235
第四节 对外及港澳台贸易236
一、经营机构236
二、出口贸易236
三、主要进出口企业237
第五篇 种植业概况239
第一章 粮油作物242
第一节 水稻242
一、生产简况242
二、品种244
三、栽培247
第二节 旱粮250
一、生产简况250
二、薯类251
三、麦类258
四、豆类260
五、玉米262
第三节 花生267
一、生产简况267
二、品种268
三、栽培268
第四节 其他油料作物270
一、油菜270
二、芝麻271
第二章 经济作物273
第一节 甘蔗273
一、生产简况273
二、品种与栽培273
第二节 水果276
一、发展简况276
二、岭南五大水果280
三、其他水果293
第三节 蔬菜298
一、产销简况298
二、主要蔬菜品种及其栽培299
三、蔬菜保鲜加工305
四、南菜北运307
第四节 花卉307
一、生产简况307
二、岭南传统花乡309
三、品种与栽培310
第五节 茶叶313
一、生产简况313
二、销售简况315
三、品种与种植316
四、名优茶与工艺318
第六节 蚕桑319
一、生产简况319
二、蚕茧收购与经营321
三、品种321
四、桑树栽培及饲蚕322
第七节 麻类323
一、黄麻323
二、红麻324
三、苎麻325
第三章 植物保护326
第一节 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326
一、水稻病虫326
二、蔬菜病虫329
三、果树病虫330
四、甘蔗病虫331
五、草害332
六、鼠害333
七、福寿螺害333
八、蝗虫害333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测报334
一、测报机构与管理334
二、测报业务334
第三节 植物病虫害检疫336
一、检疫机构336
二、调运检疫336
三、产地检疫337
四、国外引种检疫339
五、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监测及防控340
第四章 土壤改良与农用肥料345
第一节 土壤改良345
一、简况345
二、土壤改良347
第二节 农用肥料349
一、无机肥349
二、有机肥354
第五章 农作物种子种苗358
第一节 种子管理358
一、品种审定358
二、良种繁育与推广359
第二节 种子检验与加工361
一、种子检验361
二、种子加工363
第三节 种子种苗经营管理364
一、管理364
二、种子经营366
三、典型种子事件选介366
第六章 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368
第一节 农业环境保护368
一、农业环境368
二、农业环境保护370
第二节 农村能源371
一、简况371
二、沼气综合利用372
三、农村能源综合建设373
第六篇 畜牧业概况375
第一章 家畜380
第一节 猪380
一、生产简况380
二、品种及其改良382
三、饲养管理384
第二节 耕牛387
一、生产简况387
二、品种及其改良389
三、饲养管理390
第三节 奶牛391
一、生产简况391
二、品种及其改良394
三、奶品加工395
第四节 羊和兔396
一、羊396
二、兔397
第二章 家禽399
第一节 鸡399
一、生产简况399
二、品种及其改良401
三、饲养管理402
第二节 鸭和鹅403
一、鸭403
二、鹅404
第三节 特禽407
一、鸽407
二、鸵鸟408
三、其他特禽409
第三章 畜禽疫病及防疫410
第一节 人畜共患病及其防治411
一、日本血吸虫病411
二、狂犬病412
三、布鲁氏菌病413
第二节 猪疫病及其防治415
一、猪瘟415
二、猪丹毒416
三、猪肺疫416
四、猪喘气病417
五、猪链球菌病418
六、钩端螺旋体病418
七、猪传染性胃肠炎419
八、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419
九、猪其他疫病420
第三节 牛疫病及其防治423
一、牛炭疽423
二、牛巴氏杆菌病424
三、牛流行热424
四、牛结核病425
五、牛锥虫病426
第四节 禽疫病及其防治427
一、鸡新城疫427
二、禽巴氏杆菌病428
三、鸡马立克氏病429
四、鸭瘟429
五、小鹅瘟430
第五节 其他疫病及其防治431
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431
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432
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432
四、鸭病毒性肝炎433
五、鸡痘434
六、兔病毒性败血症434
第六节 畜禽防疫检疫435
第七节 中兽医与乡镇畜牧兽医站437
第四章 饲料439
第一节 饲料种类439
一、青饲料和粗饲料439
二、精饲料440
第二节 饲料加工441
一、青饲料加工441
二、精饲料加工442
第五章 兽药444
第一节 西药444
第二节 中草药444
第三节 兽药管理446
第六章 畜牧业投资448
第一节 投资简况448
第二节 投资结构450
一、国家拨款、贷款450
二、省拨款、贷款450
三、省市县共同投入451
四、市、县(市、区)、镇投入451
五、生产企业投资452
六、其他投入452
第七篇 林业概况453
第一章 植树造林456
第一节 人工造林456
一、简况456
二、主要林种营造457
第二节 飞机播种造林460
一、管理461
二、成效462
第三节 全民义务植树463
一、组织管理463
二、主要形式466
三、主要活动选介467
第四节 十年绿化广东469
一、绿化号召469
二、政策措施470
三、绿化效益473
第二章 林木种苗474
第一节 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474
第二节 良种选育475
第三节 良种基地476
第四节 林业苗圃477
第三章 国有林场479
第一节 简况479
第二节 经营管理482
一、管理体制482
二、政策与措施483
三、主要工程建设485
第三节 省属国有林场(局)简介486
一、西江林业局486
二、乳阳林业局486
三、沙头角林场487
四、龙眼洞林场487
五、天井山林场487
六、樟木头林场488
七、乐昌林场488
八、连山林场488
九、东江林场488
十、九连山林场489
第四章 森林资源管理490
第一节 林业分类经营管理490
一、工作思路490
二、政策法规490
三、分类划定491
第二节 资源清查491
一、1978年清查试点491
二、1983年第一次复查492
三、1988年第二次复查493
四、1992年第三次复查493
五、1997年第四次复查494
六、2000年森林资源494
第三节 生态公益林495
一、调查规划495
二、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497
三、管理与监护499
第四节 林木采伐管理500
第五节 木材运销管理502
第六节 防止乱砍滥伐504
第七节 森林防火507
一、灾情507
二、预防与扑救508
第五章 森林病虫害防治512
第一节 简况512
第二节 主要病虫害513
一、松材线虫病513
二、松突圆蚧513
三、马尾松毛虫513
四、湿地松粉蚧514
五、竹蝗、竹象鼻虫514
六、松针褐斑病514
七、松枯梢病515
八、油茶毒蛾515
九、木麻黄青枯病515
十、木麻黄绵蝗和星天牛515
十一、松茸毒蛾516
十二、红椎毛虫516
十三、松褐天牛516
十四、马尾松林衰退病516
第三节 病虫害测报517
一、测报网络建设517
二、建立病虫情数据库518
第四节 森林植物检疫518
一、检疫工作518
二、森林植物检疫隔离试种苗圃建设519
三、疫区检查站建设520
第五节 控灾技术方法520
一、化学防治520
二、生物防治521
三、仿生物农药防治522
四、营林措施522
五、工程治理522
第六节 防治组织管理523
一、常发性森林病虫害523
二、重大危险性森林病虫害523
三、森林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524
四、森防体系基础设施建设524
第六章 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保护525
第一节 野生动植物资源525
一、野生脊椎动物资源525
二、野生昆虫资源528
三、野生植物资源528
第二节 野生动植物保护530
第三节 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出口管理532
第四节 自然保护区建设532
一、简况532
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534
第五节 森林公园建设536
一、简况536
二、主要森林公园简介537
第六节 湿地保护539
一、湿地资源调查539
二、主要湿地简介540
第七章 林业产业542
第一节 木材生产及制材542
一、集体林区木材生产542
二、国有林木材生产543
三、制材生产545
四、木片生产546
第二节 人造板生产547
一、胶合板生产548
二、纤维板生产550
三、刨花板生产551
第三节 家具业552
第四节 林产化工及造纸553
一、林产化工553
二、纸业与林纸一体化554
第五节 森林生态旅游业555
第八章 林业投资557
第一节 营林投资557
一、基本建设投资558
二、国营林场专项资金560
三、林业事业费561
四、育林基金562
五、林业专项贷款564
六、林业基金565
七、投资效益566
第二节 森工投资566
一、基本建设投资567
二、更新改造资金570
三、开拓延伸工程投资572
四、多种经营专项贷款572
五、投资效益573
第八篇 渔业概况575
第一章 海洋捕捞579
第一节 海洋渔业资源与渔场579
一、海洋渔业资源579
二、渔场580
第二节 渔港583
一、渔港分布583
二、渔港建设587
第三节 渔船、渔机具与作业方式588
一、渔船类型588
二、渔机具590
三、渔船、渔机厂591
四、渔船、渔机具更新592
五、作业方式594
第四节 远洋渔业与南沙渔业596
一、远洋渔业596
二、南沙渔业600
第五节 渔民生活601
一、渔民生活601
二、港澳流动渔民604
第二章 江河捕捞605
第一节 江河渔业资源与生产分布605
一、江河渔业资源605
二、生产分布606
第二节 渔船与渔具渔法608
一、渔船改造608
二、渔具渔法改革608
三、捕捞作业方式609
第三节 江河渔民611
第三章 海水养殖614
第一节 体制与政策614
第二节 资源与结构616
一、水域资源616
二、种质资源617
第三节 养殖类型621
一、鱼类养殖621
二、甲壳类养殖623
三、贝类养殖626
四、藻类养殖634
第四章 淡水养殖637
第一节 体制与政策637
一、鱼塘生产体制637
二、行业指导638
第二节 资源与结构639
一、资源639
二、品种结构643
第三节 区域分布644
一、珠江三角洲644
二、内陆山区646
三、沿海地区647
第四节 养殖类型648
一、池塘养鱼648
二、山塘水库养鱼651
三、稻田养鱼652
四、淡水网箱养鱼653
五、河涌养鱼654
六、流水养鱼与凼仔养鱼655
七、塱塘与湖泊养鱼655
第五章 水产种苗与饲料657
第一节 水产种苗657
一、主要生产模式658
二、生产体系建设660
三、品种提纯复壮662
四、水产种苗管理663
第二节 渔用饲料664
一、主要种类664
二、饲料生产666
第六章 水产品保鲜与加工668
第一节 体制与政策668
第二节 企业与技术670
一、加工企业670
二、加工技术672
三、名牌产品673
第三节 产业结构675
一、水产品冷冻保鲜675
二、鱼糜制品加工676
三、腌、干制品加工677
四、罐头制品加工677
五、鱼粉加工678
六、藻类加工678
七、其他产品加工679
八、外向型水产品加工680
九、产品包装682
第七章 水产品流通683
第一节 水产品流通企业683
一、国营水产供销企业683
二、集体、个体、合资水产品流通企业685
第二节 水产品批发市场686
一、市场管理686
二、主要批发市场选介687
第三节 渔需物资供应697
第八章 资源保护与增殖698
第一节 渔业资源保护698
一、渔业资源保护区698
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699
三、珍稀野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700
四、伏季休渔制度700
五、人工鱼礁建设702
第二节 渔业资源增殖702
一、简况702
二、江河渔业资源放流增殖703
三、海洋渔业资源放流增殖704
第三节 渔业环境管理706
一、基础工作706
二、重要渔业水域水质常规监测706
三、渔业污染事故调查处理708
四、环境监测709
第九章 渔港监督与渔船检验710
第一节 渔港监督管理710
一、渔航安全监督管理710
二、渔港管理711
三、渔船管理711
四、船员管理712
五、海损事故和海事处理713
六、航标建设与管理715
七、渔业电信717
八、防灾减灾719
第二节 渔业船舶检验720
一、业务与制度720
二、船舶检验721
三、船用产品检验723
四、船厂和渔船设计资质认可725
第九篇 农垦727
第一章 垦区状况727
第一节 自然与社会经济简况727
一、位置与范围727
二、土地资源727
三、人口、职工及其收入729
四、管理特点731
第二节 经济简况732
一、经济总量732
二、经济结构733
三、经济效益与质量736
四、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与投资结构738
第二章 农垦体制改革743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743
一、国家对广东农垦的管理体制743
二、省农垦系统管理体制743
第二节 经营体制改革744
一、经营方针744
二、经营方式744
三、所有制746
第三节 配套改革746
一、计划管理746
二、统计管理749
三、财务管理749
四、供销管理752
五、干部和劳动人事管理754
六、医疗卫生760
第三章 农垦农业761
第一节 产业发展与结构变化761
一、发展速度761
二、结构变化761
第二节 天然橡胶业763
一、规模、分布与生产经营模式763
二、生产水平765
三、品种与栽培技术767
四、产品初加工769
五、效益770
第三节 农垦种植业771
一、糖蔗771
二、南亚热带名优水果774
三、剑麻781
四、茶叶785
五、粮食作物787
六、油料作物789
七、胡椒791
八、咖啡791
第四节 农垦林业793
一、林地面积793
二、林业结构793
三、造林技术与树种引进793
第五节 农垦养殖业795
一、养牛795
二、生猪798
三、禽类801
四、海水养殖802
五、淡水养殖805
第六节 农业机械806
一、农用动力与农机具806
二、农业机械管理806
三、农业机械化水平808
第四章 农垦工业与建筑业809
第一节 农产品加工工业810
一、制糖工业810
二、乳品工业815
三、剑麻加工工业817
四、罐头制造工业819
五、淀粉糖与卡拉胶加工业821
六、木材加工与家具制造工业822
七、饲料加工业824
八、凉果加工业826
第二节 非农产品加工工业827
一、建材工业827
二、制药工业830
三、机械修造工业832
四、橡胶制品工业834
五、印刷工业837
六、分子蒸馏单甘酯加工业838
七、服装与制鞋工业839
第三节 农垦建筑业841
一、基本情况841
二、主要企业843
第五章 农垦第三产业845
第一节 农垦商业846
一、基本情况846
二、主要农垦商业企业849
第二节 农垦旅店、餐饮及旅游业851
一、旅店业851
二、餐饮业852
三、旅游业852
第三节 农垦交通运输业853
一、公路建设854
二、客运及出租汽车业854
三、货运业855
第四节 农垦房地产业和物业出租、管理业856
一、房地产业856
二、物业出租与管理业858
第六章 农垦科技与教育859
第一节 农垦科技859
一、科技体系859
二、科研与技术开发推广应用860
第二节 农垦教育862
一、教育管理体制862
二、各类教育发展情况864
三、学前教育867
四、基础教育867
五、职业技术教育867
六、成人教育868
第七章 社会事业管理与农垦扶贫869
第一节 社会事业管理869
一、卫生管理869
二、公安管理871
三、土地管理873
四、侨务管理874
第二节 农垦扶贫875
一、参加省组织的挂钩扶贫875
二、农垦系统内扶贫876
第十篇 粮食概况879
第一章 粮食流通体制883
第一节 粮食购销政策和体制883
一、粮食购销“双轨制”883
二、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885
第二节 粮食工作政府负责制和考评制度890
一、粮食工作政府负责制890
二、粮食工作考评制度891
第三节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893
一、经营管理体制893
二、多种经营894
第二章 粮食供需与购销896
第一节 粮食供需896
一、供需总量896
二、供需特点897
第二节 粮食收购898
第三节 粮食销售899
第四节 粮食进出口贸易899
一、粮食进口899
二、粮食出口900
第三章 粮食储存与仓储管理902
第一节 政府储备与粮食库存902
一、政府储备制度902
二、政府粮食储备管理902
三、粮食库存903
第二节 仓储管理903
一、仓储设施903
二、粮油质量标准与检验906
三、储藏与害虫防治技术应用910
四、管理制度913
第四章 粮油工业915
第一节 总体情况915
一、管理体制915
二、产业布局916
三、技术改造917
第二节 大米加工920
一、简况920
二、加工工艺特点921
第三节 面粉加工922
一、简况922
二、布局和工艺特点923
三、主要企业选介925
第四节 油脂加工926
一、简况926
二、加工工艺与科技成果927
三、主要企业选介928
第五节 粮油食品加工928
一、简况928
二、主要企业选介932
第六节 饲料加工933
一、简况933
二、主要企业选介935
第五章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937
第一节 粮食仓库建设938
一、“六五”时期938
二、“七五”时期939
三、“八五”时期939
四、“九五”时期940
五、新建主要仓型942
六、主要粮库项目选介943
第二节 粮食市场设施建设944
一、简况944
二、主要市场选介945
第六章 粮食财会946
第一节 粮食财务关系946
一、国家与省946
二、省与地市948
三、政府与企业949
第二节 国有粮食企业财务952
一、财务简况952
二、财务挂账954
第三节 粮食风险基金955
一、省级粮食风险基金956
二、市县级粮食风险基金制度956
第四节 信贷资金供应与管理957
一、国有粮食企业资金构成和银行贷款957
二、银行信贷管理政策957
第十一篇 农业机械概况959
第一章 主要农业机械964
第一节 种植机械964
一、水稻生产机械964
二、植保机械968
三、园艺及经济作物生产机械969
第二节 养殖机械970
一、工厂化养猪机械970
二、集约化养鸡机械971
三、水产养殖机械972
第三节 农产品加工及运输机械973
一、粮油加工机械973
二、饲料加工机械974
三、干燥机械975
四、肥料生产成套设备976
五、水果清洗、分级、保鲜机械976
六、甘蔗、茶叶等加工机械977
七、农用运输机械977
第二章 科研教育979
第一节 农机科研979
一、简况979
二、科研机构980
三、科研成果980
第二节 教育与培训980
一、农民农机技术教育980
二、中等技术教育983
三、干部教育983
第三章 农机管理服务与鉴定推广984
第一节 农机经营与管理984
一、经营体制984
二、管理体系984
三、管理制度985
四、管理方式986
五、机耕合同986
六、减轻农机经营负担986
七、农机化试点987
八、农机化调查研究988
第二节 农机服务988
一、服务体系988
二、服务范围989
第三节 农机试验鉴定与推广990
一、农机试验鉴定990
二、农机推广991
第四章 农业机械工业994
第一节 农机生产企业994
第二节 农机产品995
一、手扶拖拉机995
二、拖拉机配套农机具995
三、内燃机996
四、收获机械及场上作业机械996
五、排灌机械997
六、植保机械997
七、农副产品加工机械998
八、畜牧渔业养殖机械998
九、农用运输机具999
第十二篇 农业教育概况1001
第一章 高等教育1003
第一节 华南农业大学1003
一、概况1003
二、教育与培训1004
第二节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1008
一、概况1008
二、教育与培训1009
第三节 广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1010
一、概况1010
二、教育与培训1010
第四节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农牧分院1011
一、概况1011
二、教育与培训1012
第五节 湛江海洋大学1012
一、概况1012
二、教育与培训1013
第六节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1014
一、概况1014
二、教育与培训1015
第二章 中等教育1017
第一节 农业中专1017
一、广州农业中等专业学校1017
二、佛山市农业学校1018
三、韶关农业学校1018
四、梅州农业学校1019
五、惠州农业学校1020
六、高州农业学校1020
七、肇庆市农业学校1021
八、潮州农业学校1022
第二节 林业中专1023
第三节 水产中专1024
一、广东省水产学校1024
二、广东省水产技工学校1025
第四节 农垦中专及技校1025
一、广东农工商中等专业学校1025
二、广东农垦湛江师范学校1026
三、广东省农垦湛江技工学校1026
四、广东农垦茂名技工学校1027
第五节 粮食中专1027
一、广东省贸易学校1027
二、广州市粮食中等专业学校1028
三、广东省惠州粮食学校1028
四、汕头市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1029
第六节 农机中专1029
一、广东省农业机械技术学校1029
二、广州市农业机械学校1029
三、佛山市农业机械化学校1029
四、湛江农业机械学校1030
五、汕头农业机械学校1030
六、惠州市农业机械学校1030
七、肇庆市农业机械学校1030
第十三篇 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概况1031
第一章 科研与成果应用1036
第一节 科研体系1036
一、省(部)属和地区(市)属科研机构1036
二、科学院系统在粤涉农科研机构1039
三、高等院校农业科研力量1039
第二节 农科学会1040
一、广东省农学会1040
二、广东省园艺学会1040
三、广东省蚕学会1040
四、广东省植物保护学会1040
五、广东省茶叶学会1041
六、广东省养蜂学会1041
七、广东省热带作物学会1041
八、广东省甘蔗学会1041
九、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1041
十、广东省土壤学会1042
十一、广东省农牧信息学会1042
十二、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1042
十三、广东水产学会1042
十四、广东省林学会1043
十五、广东农垦经济学会1043
十六、广东省农业机械学会1043
第三节 种植业科研与成果应用1043
一、农作物种质资源1043
二、水稻1046
三、旱地粮食作物1050
四、经济作物1051
五、园艺作物1055
六、土壤肥料1059
七、植保1061
第四节 畜牧业、蚕业科研与成果应用1064
一、畜禽种质资源1064
二、畜禽遗传育种1065
三、畜禽饲料与饲养技术1066
四、畜禽疫病防治1067
五、蚕业1068
第五节 林业科研与成果应用1070
一、种质资源1070
二、遗传育种1070
三、栽培技术与生态1072
四、病虫害防治1073
第六节 渔业科研与成果应用1074
一、渔业资源与海洋捕捞1074
二、海水养殖1076
三、淡水养殖1077
四、鱼病防治1078
五、渔业生态环境1079
第七节 农垦科研与成果应用1080
一、橡胶1080
二、剑麻1081
三、柑橘1081
第八节 粮食科研与成果应用1082
一、粮食储藏与害虫防治技术1082
二、粮食加工技术1082
三、粮油质检技术与标准研究1083
第九节 农业机械科研与成果应用1083
一、现代工厂化养猪成套设备1083
二、集约化养鸡机械1084
三、饲料加工成套设备1084
四、整体式太阳能干燥器1084
第十节 重要科技成果1085
一、国家级科技成果1085
二、部省级科技成果1090
第二章 技术推广1141
第一节 推广体系建设1141
一、综合类1141
二、畜牧业1142
三、林业1144
四、渔业1144
五、农机1146
六、农垦1146
第二节 重大农业技术推广1148
一、基本情况1148
二、农牧业重大技术推广1159
三、林业重大技术推广1162
四、渔业重大技术推广1163
五、农机重大技术推广1167
六、农垦重大技术推广1168
第三节 丰收计划与星火计划的实施1170
一、丰收计划1170
二、星火计划1173
第四节 技术培训1174
一、广东省农业干部学校1174
二、广东省农业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1177
三、广东农垦农业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1178
四、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广东省林业办公室1179
五、农民技术培训1181
第十四篇 机构1185
第一章 行政管理机构1185
第一节 广东省农业厅1185
一、机构1185
二、职能1188
第二节 广东省林业局1191
一、机构1191
二、职能1194
第三节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1196
一、机构1196
二、职能1199
第四节 广东省粮食局1201
一、机构1201
二、职能1204
第五节 已撤销的行政管理机构1205
一、广东省农业委员会1205
二、广东省电子机械工业厅1205
三、广东省畜牧局1206
四、广东省乡镇企业管理局1206
第二章 企事业机构1208
第一节 农业部南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1208
一、机构1208
二、职能1210
第二节 广东省农垦总局1211
一、机构1211
二、职能1214
第三节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1215
一、机构1215
二、职能1217
第四节 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1218
附录1222
一、广东省农业系统获省、部级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1222
二、重要文件选编1285
编后记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