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脏内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脏内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 张泽灵主编;吴明,张泽灵,陈漠水,林劲,姚震,顾申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2455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8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505页
  • 主题词:心脏血管疾病-内科-诊疗-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脏内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心律失常1

第一节 概论1

一、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1

二、心律失常的诊断要点2

三、心律失常的临床分类8

四、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10

第二节 窦性心律失常11

一、窦性心动过速12

二、窦性心动过缓与窦性心律不齐13

三、窦性停搏14

四、窦房阻滞14

五、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5

第三节 房性心律失常18

一、房性期前收缩18

二、房性心动过速19

三、心房扑动41

四、心房颤动53

第四节 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77

一、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77

二、房室交界性逸搏与逸搏心律78

三、非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78

第五节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8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81

二、诊断要点81

三、鉴别诊断82

四、治疗82

五、预防83

第六节 预激综合征84

一、发病机制84

二、临床表现84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86

四、治疗86

一、室性期前收缩88

第七节 室性心律失常88

二、室性心动过速92

三、几种特殊类型的室速97

四、心室扑动和颤动101

第八节 QT间期延长综合征103

一、特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103

二、继发性QT间期延长107

二、房室传导阻滞109

一、窦房传导阻滞109

第九节 心脏传导阻滞109

三、室内传导阻滞111

第十节 心律失常的治疗112

一、药物治疗112

二、心律失常电治疗128

三、心律失常的手术治疗144

四、特殊临床情况下快速心律失常的处理145

五、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促心律失常作用(proarrhythmia)150

第二章 心力衰竭153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154

一、病因154

二、心力衰竭的诱因155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156

四、临床表现158

五、辅助检查160

六、诊断162

七、鉴别诊断165

八、治疗166

第二节 急性心力衰竭179

一、病因及诱因180

二、发病机制180

三、临床表现180

四、辅助检查181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81

六、处理182

第三章 心源性休克18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84

二、临床表现185

三、诊断187

四、治疗187

第四章 心脏骤停192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192

二、处理193

第五章 高血压203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20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05

二、临床表现207

三、诊断209

四、治疗与预后214

第二节 继发性高血压227

第六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31

第一节 概述23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31

二、临床分型232

二、心绞痛的分型234

第一节 心绞痛234

一、病因234

三、临床表现236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39

五、治疗与预后240

六、预后249

附 早期复极综合征250

一、定义250

二、发生机制250

三、临床表现251

四、诊断252

五、鉴别诊断252

六、治疗253

七、预后254

第二节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54

一、发生机制254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254

三、治疗256

第三节 心肌梗死25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58

二、临床表现259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267

四、治疗274

第七章 高脂(蛋白)血症319

一、各种脂质、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临床意义319

三、病因322

二、高脂血症的分类322

四、诊断323

五、治疗324

第八章 心脏瓣膜病328

第一节 二尖瓣狭窄329

一、病理生理329

二、临床表现330

三、诊断鉴别诊断331

四、治疗和预后332

第二节 二尖瓣关闭不全333

一、病理和病理生理334

二、临床表现334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335

四、治疗和预后336

第三节 主动脉瓣狭窄337

一、病因和病理337

二、临床表现338

四、治疗和预后33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339

第四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40

一、病因和病理340

二、临床表现341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342

四、治疗和预后343

第五节 多瓣膜病344

一、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44

四、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主动脉瓣狭窄345

三、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45

二、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狭窄345

五、治疗346

第九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34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47

二、临床表现349

三、辅助检查350

四、诊断352

五、鉴别诊断354

六、治疗与预后354

第十章 心包炎359

第一节 急性心包炎359

一、病因359

二、病理360

三、诊断360

四、鉴别诊断362

一、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364

包炎364

五、治疗364

第二节 常见几种不同病因的急性心364

二、结核性心包炎365

三、化脓性心包炎366

四、肿瘤性心包炎367

五、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包炎367

七、风湿性心包炎368

八、尿毒症性心包炎368

六、心脏损伤后综合征368

九、放射性心包炎369

十、胆固醇性心包炎369

第三节 缩窄性心包炎370

一、病因370

二、病理371

三、诊断371

四、鉴别诊断372

五、治疗37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75

第十一章 心肌疾病375

第一节 扩张型心肌病375

二、临床表现376

三、诊断379

四、鉴别诊断379

五、治疗381

六、预后384

第二节 肥厚型心肌病38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84

二、临床表现386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389

四、治疗和预后390

第三节 限制型心肌病393

一、病因及病理机制393

二、临床表现394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395

第四节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发育不全396

四、防治396

一、病因及病理397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397

三、治疗398

第五节 病毒性心肌炎398

一、病因399

二、发病机制399

三、临床表现399

四、诊断402

五、治疗405

六、病程及预后406

第十二章 先天性心脏病407

第一节 房间隔缺损407

一、分类408

二、病理生理408

三、临床表现409

四、诊断411

一、病理类型412

第二节 室间隔缺损412

五、治疗412

二、病理生理413

三、诊断414

四、鉴别诊断415

五、治疗416

第三节 房室间隔缺损419

一、胚胎学和病因420

二、病理解剖421

三、病理生理422

四、临床表现423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424

六、治疗和预后425

第四节 动脉导管未闭425

一、临床病理类型426

二、病理生理427

三、临床表现427

五、鉴别诊断429

四、诊断429

六、治疗430

第五节 肺动脉狭窄431

一、病理生理431

二、临床表现432

三、诊断433

四、鉴别诊断434

五、治疗434

一、病理生理435

第六节 法洛四联症435

二、临床表现43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439

四、治疗440

第十三章 肺栓塞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443

第一节 肺栓塞443

一、流行病学与发病趋势443

二、病理生理445

三、临床表现448

四、诊断455

五、治疗458

第二节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467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467

二、诊断要点468

三、治疗470

四、预后471

第十四章 心脏内科常用床旁诊疗技术472

第一节 右心导管技术472

一、术前准备472

二、手术步骤(以股静脉经皮穿刺为例)472

第二节 心包穿刺术474

一、适应证474

二、禁忌证474

三、操作方法474

四、注意事项475

一、适应证476

二、方法及步骤476

第三节 中心静脉压测定术476

三、注意事项477

第四节 漂浮导管检查术478

一、漂浮导管床边血流动力学测定的意义和目的478

二、漂浮导管的临床适应证478

三、禁忌证479

四、方法与操作步骤479

七、血流动力学正常值和临床意义480

六、心排出量测定480

五、压力监测480

八、并发症及防治482

第五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483

一、工作原理484

二、适应证484

三、禁忌证484

四、有效指标485

五、IABP撤离485

六、并发症及注意事项4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