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色谱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色谱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 王绪卿,吴永宁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6259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色谱法-应用-食品分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色谱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食品安全的总趋势1

第二节 食品安全化学分析的国际趋势2

第三节 我国食品安全化学检验技术4

一、食物成分及其检验方法4

二、卫生标准和相应的检验方法4

三、保健食品的安全性及功效成分检验方法5

第四节 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地位和展望5

一、色谱技术特点和分类5

二、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地位6

三、展望7

参考文献8

第二章 样品前处理技术9

第一节 概述9

第二节 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技术10

一、萃取10

二、液-液分配11

三、蒸馏和浓缩13

四、吸附柱色谱13

五、其他净化技术15

第三节 凝胶渗透色谱法16

一、凝胶的选择16

二、溶剂的选择18

三、色谱柱及其标定18

第四节 固相萃取19

一、固相萃取19

四、自动化装置19

五、净化效率和适用范围19

二、固相微萃取20

三、搅拌棒吸着萃取23

第五节 超临界流体萃取25

第六节 微波辅助萃取27

第七节 加速溶剂萃取29

第八节 膜萃取30

第九节 基质固相分散30

第十节 免疫亲和色谱32

第十一节 化学衍生化技术34

一、化学衍生化意义和目的34

二、衍生化反应及其应用34

参考文献35

一、农药和农药残留定义37

二、分类37

第一节 概述37

第三章 农药残留37

三、农药残留分析是监控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重要手段39

第二节 农药残留分析方法40

一、概况40

二、样品前处理42

三、测定方法46

四、展望51

第三节 应用示例51

一、动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组分残留分析方法51

二、水果、蔬菜、粮食和茶叶中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组分残留测定方法55

三、大米中杀虫双残留量测定方法58

四、人参、西洋参等药用植物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GC-MS分析方法60

参考文献62

第一节 分析方法进展66

一、概述66

第四章 二噁英与多氯联苯66

二、进展67

第二节 样品前处理68

一、样品采集68

二、萃取68

三、净化分离72

第三节 色谱条件的选择78

一、GC色谱柱和色谱条件78

二、检测器82

第四节 应用示例89

一、手工组合玻璃填充柱净化方法89

二、FMS自动净化方法92

参考文献95

一、兽药及其分类97

第一节 兽药及兽药残留97

第五章 兽药残留97

二、兽药残留98

第二节 分析方法学进展99

一、样品前处理99

二、测定101

三、我国的现状102

第三节 抗生素类药物残留分析102

一、四环素类药物残留分析102

二、氯霉素类兽药残留分析103

第四节 磺胺类药物残留分析104

一、磺胺类药物及其残留毒性104

二、分析方法105

第五节 激素类药物残留分析108

一、激素类药物及其残留毒性108

二、分析方法109

一、β2-受体激动剂分类及其残留毒性111

第六节 β2-受体激动剂残留分析111

二、分析方法113

第七节 兽药残留分析示例117

一、动物性食品中克仑特罗残留量测定117

二、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121

参考文献122

第六章 真菌毒素126

第一节 概述126

一、黄曲霉毒素127

二、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128

三、玉米赤霉烯酮129

四、赭曲霉毒素A130

五、伏马菌素131

七、链格孢毒素132

六、展青霉素132

第二节 真菌毒素色谱分析方法134

一、微柱法134

二、薄层色谱法134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138

四、气相色谱法146

五、其他147

第三节 真菌毒素分析的萃取净化技术148

一、毒素萃取148

二、净化149

第四节 应用示例152

一、HPLC法分析黄曲霉毒素152

二、GC-MS检测谷物中的B类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153

三、HPLC检测谷物中的链格孢毒素156

四、HPLC检测玉米中的伏马菌素158

五、HPLC分析小麦、玉米、大麦中的玉米赤霉烯酮159

六、HPLC分析谷物中的赭曲霉毒素A160

七、薄层扫描法定量检测果汁中的展青霉素161

参考文献163

第七章 N-亚硝基化合物167

第一节 概述167

一、N-亚硝胺167

二、N-亚硝酰胺类168

第二节 基于化学发光检测发展的N-亚硝基化合物特异性检测器——热能分析仪169

第三节 挥发性亚硝胺检测技术171

一、蒸馏171

二、快速筛选方法172

三、色谱条件172

四、质谱确证174

一、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法176

第四节 食品中N-亚硝胺类分析示例176

二、气相色谱-质谱仪法179

参考文献180

第八章 多环芳烃182

第一节 概述182

一、毒性和致癌性182

二、物理、化学性质182

三、食品污染概况183

四、危险性评估185

第二节 分析方法185

一、萃取和分离(包括富集、净化)186

二、定性、定量测定190

三、食品中PAH分析方法194

第三节 应用示例194

一、肉类食品中PAH多组分HPLC-UVD测定194

二、植物性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测定195

三、水中多环芳烃的薄层色谱测定197

参考文献199

第九章 丙烯酰胺201

第一节 分析进展201

一、概述201

二、分析方法学进展202

第二节 样品前处理203

一、采集203

二、萃取203

三、衍生与净化204

第三节 色谱分离条件207

一、气相色谱法208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210

三、方法间的对比212

一、LC-MS/MS方法213

第四节 应用示例213

二、GC-MS方法214

参考文献218

第十章 氯丙醇220

第一节 分析进展220

一、概述220

二、分析方法学进展221

第二节 样品前处理221

一、萃取221

二、衍生化方法223

三、内标的选择225

第三节 色谱分离条件226

一、色谱柱的选择226

二、升温条件227

三、定量检测228

四、分析的质量控制237

第四节 应用示例238

一、方法的适用范围238

二、原理239

三、样品前处理239

四、测定240

参考文献242

第十一章 食品添加剂245

第一节 概述245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245

二、食品添加剂的分类245

第二节 食品添加剂色谱分析248

一、食品防腐剂和甜味剂248

二、食品着色剂(色素)250

三、食品抗氧化剂252

四、食用香料252

五、食品增味剂253

六、其他食品添加剂254

第三节 应用示例255

一、反相HPLC同时测定食品中糖精、甜味素、苯甲酸、山梨酸255

二、离子对反相HPLC法同时测定糖精钠和8种防腐剂257

三、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4种有机酸类防腐剂258

四、食品中21种合成色素HPLC测定法259

五、季铵滤柱-HPLC法同时测定食品中12种合成色素260

六、油脂中9种抗氧化剂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261

七、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多种抗氧化剂残留263

八、5′-肌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的离子色谱法测定264

九、单柱离子色谱法同时分析食品中酸度调节剂和无机阴离子265

参考文献267

十、HPLC法同时测定食品中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延胡索酸、琥珀酸267

第十二章 保健食品中的功效成分270

第一节 概述270

一、国际上保健食品发展情况270

二、我国保健食品发展情况270

三、我国常用保健食品功效成分271

第二节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验方法研究进展272

一、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逐步成为主导方法272

二、新型检测器逐渐应用于功效成分分析273

三、毛细管电泳法显示出较好的分离效果274

四、离子色谱被逐渐用于功效成分分析274

五、薄层色谱法依旧发挥其特殊作用275

六、多组分分析方法广泛被采用275

第三节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276

七、功效成分逐渐被明确276

一、萃取溶剂285

二、萃取方式285

三、净化方法285

第四节 色谱条件的选择286

一、色谱柱的选择286

二、液相色谱流动相的选择288

三、检测器的选择289

第五节 应用示例289

一、维生素类功效成分的分析289

二、天然植物中功效成分的分析293

三、天然动物产品中功效成分的分析306

四、天然发酵产物中功效成分的分析308

五、人工合成功效成分的分析310

参考文献312

符号表3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