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895149.jpg)
- 张立人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92014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的必要性、原因及发展概况1
1.1.1建筑结构加固的必要性1
1.1.2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的原因2
1.1.3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概况3
1.2建筑结构加固与改造的工作程序和基本原则4
1.2.1建筑结构加固与改造的工作程序4
1.2.2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的基本原则5
1.3“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的学习方法6
习题与思考题6
2混凝土结构的检测7
2.1概述7
2.1.1检测的作用和意义7
2.1.2检测的内容及分类7
2.1.3检测的原则8
2.2混凝土结构的外观及裂缝和变形检测8
2.2.1建筑结构的测绘8
2.2.2裂缝检测8
2.2.3结构变形检测9
2.3混凝土结构的损坏机理9
2.3.1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机理9
2.3.2混凝土的碳化机理10
2.3.3混凝土的氯离子侵蚀机理11
2.3.4混凝土裂缝对钢筋锈蚀的影响11
2.3.5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11
2.3.6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12
2.4混凝土强度的检测12
2.4.1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12
2.4.2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15
2.4.3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定混凝土强度15
2.4.4拉拔法测定混凝土的强度16
2.4.5钻芯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17
2.5混凝土耐久性的检测18
2.5.1耐久性检测的内容18
2.5.2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的类别18
2.5.3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测量19
2.5.4钢筋锈蚀的检测19
习题与思考题20
3砌体结构的检测21
3.1砌体的损坏机理21
3.1.1荷载引起的裂缝21
3.1.2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21
3.1.3温度裂缝22
3.2砌体结构检测的一般原则22
3.2.1检测程序及工作内容22
3.2.2检测单元、测区和测点的布置22
3.2.3检测方法分类及其选用原则22
3.3原位轴压法24
3.3.1一般规定24
3.3.2原位轴压法的试验步骤24
3.3.3试验结果的整理25
3.4扁顶法25
3.4.1扁顶法的测试装置与变形测点布置25
3.4.2试验方法及步骤25
3.5原位单剪法及原位单砖双剪法26
3.5.1原位单剪法27
3.5.2原位单砖双剪法27
3.6推出法28
3.6.1推出法的试验步骤29
3.6.2推出法测区砂浆强度的计算方法29
3.7筒压法29
3.7.1筒压法的适用范围29
3.7.2筒压法的测试设备30
3.7.3筒压法的试验步骤30
3.7.4筒压法的数据分析30
习题与思考题31
4建筑地基基础的检测32
4.1建筑地基基础检验与监测的一般要求32
4.1.1建筑地基基础检验的一般要求32
4.1.2建筑地基基础监测的一般要求34
4.2地基承载力的检测35
4.2.1地基静力载荷试验35
4.2.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39
4.3桩基静载试验和动测技术40
4.3.1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40
4.3.2动力试桩技术43
4.4深基坑工程监测50
4.4.1监测设备及其功能与使用方法50
4.4.2监测项目和测点的布置54
4.4.3监测数据的整理与利用56
习题与思考题56
5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58
5.1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的一般方法、程序及评定等级58
5.1.1结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的一般方法和程序58
5.1.2建筑结构鉴定分类及鉴定等级的划分58
5.2工业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59
5.2.1鉴定方法59
5.2.2结构的鉴定评级60
5.2.3围护结构系统的鉴定评级66
5.2.4工业厂房的综合鉴定评级66
5.3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67
5.3.1民用建筑鉴定的基本规定67
5.3.2构件安全性鉴定评级的方法71
5.3.3构件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75
5.3.4子单元的安全性鉴定评级78
5.3.5子单元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81
5.3.6民用建筑的可靠性评级83
习题与思考题84
6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加固85
6.1钢筋混凝土梁、板承载力不足的原因及表现85
6.1.1梁、板承载力不足的原因85
6.1.2正截面破坏特征86
6.1.3斜截面破坏特征87
6.2预应力加固法88
6.2.1预应力加固工艺89
6.2.2预应力加固效应及内力计算91
6.2.3加固梁承载力计算92
6.2.4张拉量计算94
6.2.5张拉控制应力及预应力损失98
6.2.6构造要求100
6.2.7计算步骤及设计实例100
6.3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104
6.3.1概述104
6.3.2刚性支点加固结构计算107
6.3.3弹性支点加固结构计算108
6.4增大截面加固法114
6.4.1概述114
6.4.2新旧混凝土截面独立工作情况114
6.4.3新旧混凝土截面整体工作情况115
6.5增补受拉钢筋加固法119
6.5.1增补钢筋方法简介119
6.5.2受力特征120
6.5.3加固梁截面设计121
6.5.4构造要求122
6.5.5计算实例122
6.6粘贴钢板加固法125
6.6.1概述125
6.6.2结构胶性能125
6.6.3粘贴钢板加固梁破坏特征及钢板受力分析126
6.6.4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及规定127
6.6.5构造规定128
6.6.6粘贴钢板施工要求129
6.6.7粘贴钢板加固工程实例131
6.7承载力加固的其他方法132
6.7.1梁的斜截面承载力加固132
6.7.2阳台、雨篷、檐板等悬臂构件的加固133
习题与思考题135
7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加固137
7.1混凝土柱的破坏及原因分析137
7.1.1混凝土柱破坏特征137
7.1.2混凝土柱承载力不足的原因138
7.2增大截面法加固混凝土柱138
7.2.1概述138
7.2.2构造及施工要求139
7.2.3受力特征140
7.2.4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140
7.2.5计算实例142
7.3外包钢加固混凝土柱143
7.3.1概述143
7.3.2湿式外包钢加固设计143
7.3.3干式外包钢加固设计144
7.3.4构造要求146
7.3.5计算实例146
7.4柱子的预应力加固法147
7.4.1概述147
7.4.2加固柱的承载力计算147
7.4.3预加应力控制值及顶升量计算148
7.4.4构造要求149
7.4.5计算实例150
习题与思考题150
8混凝土屋架的加固152
8.1混凝土屋架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152
8.1.1屋架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152
8.1.2各类屋架易出现的独特问题153
8.1.3屋架问题危险程度分析154
8.2混凝土屋架的加固方法及工程实例154
8.2.1混凝土屋架荷载计算及内力分析要点154
8.2.2混凝土屋架加固方法156
8.2.3提高混凝土屋架耐久性措施159
8.2.4工程实例159
习题与思考题161
9砌体结构加固162
9.1概述162
9.1.1砌体结构裂缝的类型162
9.1.2砌体结构裂缝的处理方法162
9.2墙砌体的扶壁柱加固法163
9.2.1砖(石)扶壁柱法的工艺及构造163
9.2.2砖(石)扶壁柱加固墙的承载力验算163
9.2.3混凝土扶壁柱的工艺及构造163
9.2.4混凝土扶壁柱法加固墙体的承载力验算164
9.3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墙砌体165
9.3.1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的墙体承载能力计算165
9.3.2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砖墙的构造166
9.4砖柱的外包角钢加固法166
9.4.1外包角钢加固砖柱的工艺167
9.4.2外包角钢加固后的砖柱的承载能力计算167
9.5砖砌体裂缝的修复168
9.5.1填缝修补168
9.5.2灌浆修复168
9.5.3灌浆工艺169
9.6工程实例169
9.6.1加固方案169
9.6.2加固计算170
习题与思考题170
10钢结构的加固172
10.概述172
10.2钢结构加固方法172
10.2.1增加截面法的截面加固形式172
10.2.2增加截面加固方法的构造要求172
10.3增加截面加固法的计算174
10.3.1一般规定174
10.3.2轴心受力构件的加固计算175
10.3.3受弯构件的加固计算176
10.3.4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加固计算180
10.4连接的加固185
10.4.1焊缝连接的加固186
10.4.2螺栓连接的加固187
10.4.3加固中的混合连接187
习题与思考题188
11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加固189
11.1概述189
11.1.1已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的原因189
11.1.2已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的特点及依据189
11.2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加固189
11.2.1托换加固已有建筑地基基础的方法189
11.2.2基础补强注浆法189
11.2.3加大基础底面法190
11.2.4已有基础的加深法191
11.2.5桩式托换法192
11.2.6锚杆静压桩加固法192
11.2.7坑式静压桩加固法194
11.2.8树根桩加固法194
11.2.9石灰桩加固法196
11.2.10注浆加固法197
11.2.11其他加固地基的方法200
习题与思考题200
12建筑物的纠偏技术202
12.1建筑物倾斜原因及纠偏原则202
12.1.1建筑物倾斜原因202
12.1.2建筑物纠偏原则203
12.1.3建筑物的纠偏工作程序及常用纠偏方法203
12.2迫降纠偏法204
12.2.1掏土纠偏法205
12.2.2人工降水纠偏法210
12.2.3注水纠偏法210
12.2.4堆载纠偏法210
12.2.5锚桩加压纠偏法211
12.3顶升纠偏法213
12.3.1顶升梁法纠偏213
12.3.2压桩反力顶升纠偏216
12.3.3注浆顶升纠偏法217
习题与思考题218
13建筑物的迁移219
13.1建筑物迁移技术的发展概况219
13.2建筑物迁移的意义222
13.3建筑物的迁移技术222
13.3.1建筑物的迁移技术原理222
13.3.2建筑物的迁移的主要工艺流程222
13.3.3建筑物的迁移技术222
13.3.4工程实例225
习题与思考题227
14建筑物的抗震鉴定与加固228
14.1概述228
14.1.1现有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依据228
14.1.2现有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基本要求228
14.1.3建筑抗震鉴定加固步骤229
14.2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231
14.2.1建筑抗震鉴定的基本规定231
14.2.2地基基础抗震鉴定的要求232
14.2.3上部建筑结构的抗震鉴定236
14.3现有建筑地基基础抗震加固的技术要点237
14.3.1地基基础抗震加固的原则237
14.3.2现有建筑地基抗震加固的技术要点237
14.3.3现有建筑桩基础抗震加固的技术要点239
14.4现有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技术要点242
14.4.1抗震加固方案的基本要求242
14.4.2抗震加固的结构布置和连接构造243
14.4.3抗震加固技术的主要方法243
14.4.4抗震加固后结构分析和构件承载力计算要求245
14.5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例题246
习题与思考题251
15建筑结构加固新技术、新工艺简介253
15.1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及施工要点253
15.1.1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技术介绍253
15.1.2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的计算方法和施工要求255
15.1.3构造要求及施工工艺259
15.1.4工程实例263
15.2植筋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中的运用研究264
15.2.1建筑结构胶介绍264
15.2.2植筋锚固体的破坏形式265
15.2.3计算方法266
15.2.4钻孔植筋工艺267
15.2.5工程实例267
15.3喷射混凝土及施工工艺269
15.3.1特点及力学性能270
15.3.2材料及配合比270
15.3.3喷射工艺271
15.3.4施工工艺272
15.3.5工程实例274
15.4膨胀混凝土276
15.4.1膨胀水泥(剂)种类及膨胀混凝土性能276
15.4.2膨胀混凝土设计276
15.4.3膨胀剂使用注意事项278
15.5防锈混凝土278
15.5.1 RI-1系钢筋阻锈剂278
15.5.2亚硝酸钠279
15.5.3亚硝酸钙279
习题与思考题279
参考文献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