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
  • 张之恒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0259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史前考古学的一般特征1

第二节 石器时代的基本概念3

第三节 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4

一、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几种形式5

二、传统观点在断代上所造成的错误6

三、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区分7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的分期8

一、早期阶段8

二、中期阶段9

三、晚期阶段10

第五节 生态环境与史前考古10

第六节 新石器时代诸文化因素的关系13

一、农牧业产生的条件13

二、农业的产生和磨制石器的使用13

三、制陶业和农业的关系14

第七节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系15

一、黄河流域16

二、长江流域18

三、华南地区19

四、北方地区20

第二章 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26

第一节 渭水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27

一、老官台文化27

二、仰韶文化29

三、庙底沟二期文化43

四、客省庄二期文化、三里桥二期文化及陶寺类型46

第二节 豫中及其周围地区54

一、裴李岗文化54

二、大河村文化遗存55

三、秦王寨类型58

四、王湾类型60

一、南庄头类型62

第三节 冀中、冀南和豫北地区62

二、磁山文化64

三、后岗一期文化67

四、大司空一期文化70

五、后岗二期文化72

第四节 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经济形态75

第三章 黄河上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85

第一节 马家窑文化85

一、石岭下类型86

二、马家窑类型88

三、半山类型90

四、马厂类型92

第二节 齐家文化96

第四章 黄河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04

第一节 后李文化104

第二节 北辛文化105

第三节 大汶口文化107

一、早期阶段108

二、中期阶段111

三、晚期阶段113

第四节 龙山文化118

一、龙山文化的分布、文化特征和类型的划分118

二、龙山文化的分期和社会性质122

第五节 岳石文化132

第一节 仙人洞和玉蟾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138

一、仙人洞和吊桶环文化遗存138

第五章 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38

二、玉蟾岩文化遗存140

第二节 彭头山文化141

第三节 皂市下层文化和城背溪文化143

一、皂市下层文化143

二、城背溪文化145

第四节 大溪文化147

一、文化特征147

二、分期和年代151

三、关于对大溪文化渊源的认识153

第五节 屈家岭文化154

一、文化特征和分期155

二、城址159

三、年代和社会经济165

四、关于屈家岭文化的渊源166

第六节 石家河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和桂花树三期文化167

一、石家河文化167

二、青龙泉三期文化169

三、桂花树三期文化169

第七节 山背文化和筑卫城中层文化遗存172

一、山背文化172

二、筑卫城中层文化遗存174

第八节 长江上游的宝墩文化175

一、宝墩文化城址及其出土遗物175

二、宝墩文化特征180

第六章 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84

第一节 宁镇地区185

一、第一期(北阴阳营期)186

二、第二期(昝庙一期)187

三、第三期(昝庙二期)188

第二节 宁绍地区189

一、河姆渡文化189

二、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的关系196

第三节 太湖流域197

一、马家浜文化197

二、崧泽文化202

三、良渚文化205

第四节 江淮地区224

一、青墩文化遗存224

二、薛家岗文化227

第七章 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234

第一节 东南沿海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234

一、文化特征234

二、分期和年代236

三、经济生活244

四、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与中南半岛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关系247

一、石峡文化249

第二节 东南沿海地区的晚期新石器时代文化249

二、西樵山文化遗存252

三、大龙潭文化遗存255

四、昙石山文化256

五、圆山文化258

六、牛骂头文化和营埔文化261

七、麒麟文化和卑南文化262

一、云南和贵州西部地区的原始文化267

第三节 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267

二、西藏高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269

第八章 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277

第一节 辽河流域278

一、新乐文化278

二、兴隆洼文化279

三、红山文化281

四、富河文化285

一、后洼遗存287

第二节 辽东半岛及其沿海岛屿287

二、小珠山文化288

第三节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291

一、松嫩平原291

二、三江平原294

第四节 呼伦贝尔地区296

第五节 河套地区297

一、河套东部地区297

二、阴山山脉两侧地区299

三、河套西部地区302

第六节 新疆地区303

第九章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简史307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金石学307

第二节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诞生310

第三节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313

后记318

修订版后记3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