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比较研究 兼论逻辑与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比较研究 兼论逻辑与文化
  • 崔清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4437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墨家-逻辑-研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逻辑-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比较研究 兼论逻辑与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3

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比较研究3

第一章 两种逻辑比较研究的回顾与省思3

一、两种逻辑比较研究的社会历史背景3

(一)“西学东渐”和西方传统逻辑学的系统传入4

(二)子书研究与《墨子》复活5

(三)向西方学习的渴求与中西文化关系的反思7

二、两种逻辑比较研究历程略述13

(一)奠基13

(二)扩展17

(三)滞缓19

(四)恢复和发展22

三、两种逻辑比较研究的省思24

(一)巨大贡献24

(二)待思考的问题28

第二章 两种逻辑比较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32

一、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32

(一)逻辑与文化32

(二)逻辑对文化的影响与文化对逻辑的制约34

(三)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37

(一)对逻辑共同性与特殊性的历史关注39

二、逻辑的共同性与特殊性39

(二)逻辑的共同性41

(三)逻辑的特殊性43

三、求同与求异46

(一)求同与求异47

(二)比较与比附48

第三章 两种逻辑的文化背景比较51

一、先秦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的基本特征51

(一)先秦文化的基本特征52

(二)古希腊文化的基本特征56

二、先秦与古希腊的科学技术和数学59

(一)先秦与古希腊的科学技术60

(二)先秦与古希腊的数学67

第四章 两种逻辑比较(一)——目的与任务74

一、“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74

(一)“墨家逻辑”74

(二)“亚里士多德逻辑”79

二、两种逻辑的目的与任务81

(一)墨家逻辑的“取当求胜”与“审治乱之纪”81

(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的“求知”与“探索方法”88

一、墨家逻辑的推类97

(一)推类是墨家逻辑的主导推理类型97

第五章 两种逻辑的比较(二)——主导的推理类型97

(二)推类的依据、逻辑性质与特征105

(三)推类的文化诠释113

二、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116

(一)三段论是亚里士多德逻辑的主导推理类型116

(二)三段论的定义、结构和依据119

(三)三段论的逻辑性质与特征125

(四)三段论的文化诠释130

一、名与词项132

(一)墨家论名132

第六章 两种逻辑的比较(三)——推理成分的分析132

(二)亚里士多德论词项138

二、辞与命题145

(一)墨家论辞145

(二)亚里士多德论命题149

第七章 结语155

一、两种逻辑的比较研究应当建基于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之上156

二、两种文化的不同特征和需求157

三、两种文化需求下的两种逻辑160

(一)不同的目的与任务160

(二)不同的逻辑特征162

(三)不同的主导推理类型163

(四)不同的推理成分的分析165

(五)不同的后续发展状况166

下篇171

论逻辑与文化171

一、逻辑与文化171

逻辑与文化171

二、中国逻辑史研究的省思181

墨家辩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181

中国逻辑史研究世纪谈201

名学、辩学与逻辑209

名学、辩学、名辩学析229

关于认识《墨辩》逻辑的几个问题232

三、逻辑的比较研究249

金岳霖先生中、欧哲学比较思想的启示249

逻辑的共同性与特殊性256

关于中西逻辑的比较研究——由中西文化交汇引发的思考266

四、逻辑与中国文化273

20世纪逻辑学在中国的状况及影响——逻辑学与中国社会的变迁273

逻辑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建设307

中国逻辑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儒家诚信思想解读314

参考文献325

后记3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