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分离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药分离工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0874569.jpg)
- 刘小平,李湘南,徐海星编(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6403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药分离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1.1 概述1
第1章 绪论1
1.1.1 中药分离工程的定义及内容2
1.1.2 中药分离工程与中药现代化3
1.2 中药提取分离方法4
1.2.1 浸提4
1.2.2 沉淀分离7
1.2.3 现代提取分离方法9
1.3 中药有效成分10
1.3.1 糖类11
1.3.2 苷类13
1.3.3 木质素类19
1.3.4 生物碱类20
1.3.5 挥发油类22
1.3.7 鞣质类24
1.3.6 萜类24
1.3.8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酶25
1.3.9 脂类26
1.3.10 有机酸类27
1.3.11 树脂类27
1.3.12 植物色素类28
1.3.13 无机成分28
第2章 超临界流体分离工程29
2.1 概述29
2.1.1 超临界流体分离技术历史回顾29
2.1.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特点30
2.2 超临界CO2萃取基本原理30
2.2.1 超临界流体特性30
2.2.2 超临界CO2流体特性31
2.2.3 超临界CO2流体的溶解性能31
2.3.1 萃取工艺过程37
2.3 中药的超临界CO2萃取过程及设备37
2.3.2 萃取设备40
2.4 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41
2.4.1 压力对收率的影响41
2.4.2 萃取温度的影响42
2.4.3 萃取时间的影响42
2.4.5 分级分离对萃取收率的影响43
2.4.6 原料颗粒度的影响43
2.4.4 CO2流量的影响43
2.4.7 装填量的影响44
2.4.8 夹带剂的影响44
2.5 工艺参数的优选45
2.6 超临界流体萃取在中药分离中的应用前景46
2.6.1 中药传统方法及其优缺点46
2.6.2 超临界CO2萃取中草药有效成分的优点47
2.6.3 超临界流体萃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实例48
2.6.4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前景及展望58
第3章 超声及微波辅助萃取分离工程60
3.1 超声辅助萃取工程60
3.1.1 超声辅助萃取的基本原理60
3.1.2 超声提取的特点61
3.1.3 超声辅助分离工程的种类61
3.1.5 影响中药超声提取分离的因素64
3.1.4 超声分离过程的设备及操作64
3.2.1 微波辅助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66
3.2 微波辅助萃取分离工程66
3.2.2 微波辅助萃取的特点67
3.2.3 微波辅助萃取的操作及步骤67
3.2.4 影响中药微波辅助萃取分离的因素68
3.3 超声及微波辅助萃取在中药分离中的应用实例69
3.3.1 植物中多糖及苷类成分的萃取分离69
3.3.2 生物碱类成分的萃取分离70
3.3.3 蒽醌类成分的萃取分离71
3.3.4 黄酮类成分的萃取分离71
3.3.5 挥发油的萃取分离72
3.3.6 其他72
3.4 超声及微波辅助萃取在中药分离中的应用前景及展望73
第4章 色谱分离工程75
4.1.1 色谱法的分类75
4.1 概述75
4.1.2 色谱法的发展简史与进展78
4.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83
4.2.1 相平衡参数83
4.2.2 理论塔板数N和理论板高H86
4.2.3 Van Deemter方程87
4.3 常用的色谱方法89
4.3.1 硅胶色谱89
4.3.2 氧化铝色谱91
4.3.3 活性炭色谱93
4.3.4 离子交换色谱93
4.3.5 大孔吸附树脂色谱95
4.3.6 凝胶色谱100
4.3.7 聚酰胺色谱102
4.3.8 高效薄层色谱103
4.3.9 快速色谱104
4.3.10 干柱色谱105
4.3.11 液相色谱预制柱106
4.3.12 离心液相色谱106
4.3.13 逆流色谱106
4.3.14 真空液相色谱109
4.3.15 制备型全程加压板色谱111
4.3.16 高效液相色谱111
4.4 色谱分离技术在中药分离中的应用及展望115
4.4.1 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及应用117
4.4.2 应用实例118
第5章 吸附分离工程122
5.1 吸附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122
5.1.1 吸附过程123
5.1.2 吸附热力学124
5.1.3 吸附动力学128
5.2 常用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133
5.2.1 吸附剂的性能要求133
5.2.2 主要吸附剂的性能和测试134
5.2.3 常用吸附剂的制法137
5.2.4 新型吸附剂及其应用140
5.3 变温吸附141
5.3.1 变压吸附和变温吸附的概念142
5.3.2 变温吸附原理142
5.3.3 变温吸附的应用现状144
5.3.4 变温吸附的应用前景147
5.3.5 变温吸附过程的工程难点147
5.4 变压吸附147
5.4.1 变压吸附的特点148
5.4.2 变压吸附原理149
5.4.3 变压吸附过程的技术关键152
5.4.4 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的应用及发展154
5.5.1 大孔吸附树脂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固液界面吸附性能的研究165
5.5 吸附分离技术应用实例165
5.5.2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纯化不同中药有效部位的特性研究169
第6章 膜分离工程172
6.1 概述172
6.1.1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史172
6.1.2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简介173
6.2 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174
6.2.1 膜分离过程的类型174
6.2.2 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174
6.2.3 膜分离过程的技术特点177
6.2.4 分离膜178
6.2.5 膜污染和劣化184
6.3 膜分离过程的操作及分离装置194
6.3.1 膜组件194
6.3.2 操作方式198
6.3.3 膜分离过程的影响因素200
6.3.4 中药膜分离技术的工艺设计201
6.4 新型膜分离过程202
6.4.1 渗透蒸馏202
6.4.2 其他新型膜分离过程209
6.5 膜分离过程在中药分离中的应用209
6.5.1 应用实例209
6.5.2 膜分离技术应用前景及展望211
7.1 概述212
第7章 固液分离工程212
7.1.1 固液分离过程分类213
7.1.2 液体中悬浮的颗粒特性218
7.2 沉降分离221
7.2.1 重力沉降221
7.2.2 离心分离228
7.3 固液分离在中药分离中的应用及展望239
7.3.1 中药固液分离特性与难点239
7.3.2 应用实例248
8.1.2 蒸馏技术在中药分离中的应用现状简介251
8.1.1 蒸馏技术的发展简史251
8.1 概述251
第8章 蒸馏分离工程251
8.2 蒸馏分离操作过程的特点252
8.3 蒸馏分离工程研究特点253
8.4 蒸馏技术的基本原理254
8.4.1 蒸馏分离的前提条件254
8.4.2 单级蒸馏技术256
8.4.3 多级蒸馏技术259
8.5 蒸馏技术的工艺流程及设备260
8.5.1 单级蒸馏技术260
8.5.2 多级蒸馏技术266
8.5.3 影响分子蒸馏分离的主要因素275
8.6.1 天然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277
8.6 分子蒸馏技术在中药分离中的应用277
8.6.2 天然药物标准品的制备279
8.6.3 创制一类新药279
8.7 分子蒸馏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展望279
8.7.1 几种常用分离技术的比较279
8.7.2 应用前景及展望280
第9章 生物分离工程281
9.1 概述281
9.1.1 生物分离的特点281
9.1.2 中药中的生物物质282
9.2 细胞内产物的分离与溶解283
9.2.1 细胞分离283
9.2.2 细胞破碎286
9.3 结晶技术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应用293
9.3.1 结晶原理294
9.3.2 结晶器296
9.3.3 结晶操作及其应用299
9.4 酶技术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应用302
9.4.1 概述302
9.4.2 中药生物酶解技术机理303
9.4.3 酶技术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应用306
9.4.4 酶解技术应用关键问题309
9.4.5 酶反应技术特点及应用前景311
参考文献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