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法概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法概要](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0870587.jpg)
- 王泽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02492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751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783页
- 主题词:民法-法的理论-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法概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3
第一章 民法的意义与性质3
第二章 民法与私法7
第一节 民法制定、民商合一与特别民法7
第二节 民法的编制体例8
第三节 体系构成11
第三章 民法的法源及民法的解释适用13
第一节 请求权基础的思考方法13
第二节 民法的法源14
第三节 民法的解释适用17
第四章 台湾社会变迁、民法基本原则及私法秩序的发展26
第一节 民法与台湾社会变迁26
第二节 民法与“宪法”27
第三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29
第四节 私法秩序的变动与维护30
第二编 民法总则35
第一章 绪说35
第一节 民法总则的构成35
第二节 权利体系37
第二章 人:权利主体45
第一节 自然人45
第一款 自然人的能力46
第二款 人格的保护53
第三款 住所与居所54
第四款 〔例题5〕解说56
第二节 法人57
第一款 法人制度57
第二款 社团法人64
第三款 财团法人68
第一节 概说69
第三章 权利客体69
第二节 物的概念、种类及物权标的物特定原则70
第三节 物的成分:重要成分与非重要成分73
第四节 主物与从物74
第五节 物的孳息:天然孳息与法定孳息75
第四章 权利变动77
第一节 权利得丧变更与法律事实77
第二节 私法自治与法律行为制度81
第一款 私法自治81
第二款 法律行为的概念及要件82
第三款 法律行为的种类85
第四款 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民法上的任督二脉88
第三节 法律行为内容的限制91
第一款 概说91
第二款 法律行为不得违反强制或禁止规定92
第三款 法律行为不得违反公序良俗95
第四款 暴利行为97
第五款 第七一条、第七二条及第七四条的适用关系98
第四节 法律行为的方式99
第一款 要式行为99
第二款 约定方式100
第五节 行为能力101
第一款 行为能力制度的功能101
第二款 完全行为能力人102
第三款 无行为能力人103
第四款 限制行为能力人103
第六节 意思表示106
第一款 意思表示的意义,表示方法及生效106
第二款 意思表示的瑕疵111
第七节 条件与期限122
第一款 概说123
第二款 条件124
第三款 期限126
第八节 代理126
第一款 代理制度的功能及法律结构126
第二款 代理的要件及法律效果130
第三款 无权代理136
第九节 法律行为的效力139
第一款 控制法律行为效力的三种机制139
第二款 法律行为之无效140
第三款 法律行为之撤销141
第四款 法律行为之效力未定142
第五章 期日与期间145
第一款 消灭时效与除斥期间147
第六章 消灭时效147
第二款 消灭时效的客体149
第三款 消灭时效的期间及其起算150
第四款 消灭时效中断与消灭时效不完成152
第五款 消灭时效完成的效力154
第六款 时效的动态过程155
第七章 权利的行使157
第一节 行使权利及履行义务157
第二节 权利的自力救济158
第三编 债(一):债之通则163
第一章 债编的体系构成及债之关系163
第一节 民法债编的体系构成163
第二节 债之关系164
第一款 债之意义164
第二款 债权的性质:相对性、平等原则166
第三款 债权的实现及自然债务168
第五款 债之关系上的义务群169
第四款 债务与责任169
第二章 债之发生173
第一节 概说173
第二节 契约174
第一款 契约的意义、成立、生效及悬赏广告174
第二款 缔约上过失181
第三款 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神圣183
第四款 契约神圣与情事变更原则190
第三节 无因管理192
第一款 无因管理制度的功能及成立要件192
第二款 正当的无因管理与不当的无因管理193
第三款 不真正无因管理195
第四款 无因管理的体系构成:〔例题39〕解说196
第一款 不当得利的意义、功能及体系构成197
第四节 不当得利197
第二款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发生198
第三款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效力201
第四款 〔例题42〕解说204
第五节 侵权行为205
第一款 侵权行为及侵权行为法205
第二款 一般侵权行为206
第三款 特殊侵权行为219
第四款 侵权行为的效力227
第五款 侵权行为法的发展227
第六节 债权请求权的竞合:擅行出版他人的写真集228
第三章 债之标的230
第一节 种类之债230
第三节 利息之债231
第二节 货币之债231
第四节 选择之债与任意之债232
第五节 损害赔偿之债234
第一款 发生原因,社会经济意义及损害的分类235
第二款 损害赔偿的方法237
第三款 损害赔偿的范围244
第四章 债之效力251
第一节 行使债权、履行债务251
第二节 债务不履行252
第一款 规范模式及适用范围252
第二款 债务不履行的归责事由253
第三款 给付不能259
第四款 迟延:债务人给付迟延及债权人受领迟延265
第五款 不完全给付270
第六款 契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272
第三节 债权的保全275
第一款 债权人的代位权275
第二款 债权人的撤销权276
第四节 契约的效力278
第一款 契约的确保279
第二款 契约的解除及终止281
第三款 双务契约的同时履行抗辩284
第四款 涉他契约,第三人利益契约285
第五章 多数债务人及债权人290
第一节 可分之债290
第二节 连带之债291
第三节 不可分之债296
第六章 债之移转298
第一节 债权让与298
第二节 债务承担303
第三节 并存的债务承担305
第七章 债之消灭307
第一节 债之消灭的意义、原因及效力307
第二节 清偿307
第三节 提存312
第四节 抵销313
第五节 免除314
第六节 混同315
第四编 债(二):各种之债319
第一章 总说319
第一节 各种之债(契约)及其社会机能319
第二节 契约的类型分析320
第一款 典型契约与非典型契约321
第二款 要式契约与不要式契约323
第四款 要因契约与不要因契约324
第三款 诺成契约与要物契约324
第五款 一方负担契约与双方负担契约325
第六款 有偿契约与无偿契约326
第七款 一时的契约与继续性契约327
第八款 预约与本约328
第九款 主契约与从契约329
第十款 生前契约与死因契约330
第十一款 契约类型的归纳330
第三节 多层次的法律适用关系331
第二章 让与财产权的契约334
第一节 买卖335
第一款 概说:买卖契约体系的规范体系335
第二款 买卖契约的意义及成立336
第三款 出卖人的义务338
第四款 买受人的义务354
第五款 特种买卖355
第二节 互易360
第三节 赠与361
第一款 赠与的意义性质及法律规范的特色362
第二款 赠与的成立及任意撤销362
第三款 赠与人的给付义务及其责任的减轻363
第四款 赠与人受契约拘束的缓和364
第五款 特种赠与365
第三章 以物供他人使用或收益的契约367
第一节 租赁368
第一款 租赁的意义、成立及期限368
第二款 租赁对出租人的效力371
第三款 租赁对承租人的效力375
第四款 承租人对出租入及第三人的法律地位378
第五款 租赁债务的担保380
第六款 租赁的消灭381
第七款 特种租赁384
第二节 使用借贷386
第一款 使用借贷的意义386
第二款 使用借贷的效力387
第三款 使用借贷的消灭及借用物的返还388
第三节 消费借贷389
第一款 消费借贷的意义390
第二款 消费借贷的成立391
第三款 消费借贷的效力392
第四章 劳务及工作给付契约393
第一节 劳务给付契约的典型契约化393
第一款 雇佣契约与劳动契约394
第二节 雇佣394
第二款 雇佣契约的效力395
第三款 雇佣的消灭397
第三节 承揽398
第一款 承揽的意义398
第二款 承揽对承揽人的效力399
第三款 承揽对定作人的效力404
第四款 承揽人的法定抵押权405
第五款 制造物供给契约406
第六款 承揽的消灭406
第四节 旅游407
第一款 旅游契约的典型化407
第二款 旅游契约的成立408
第三款 旅游契约的效力409
第五节 委任413
第四款 旅游契约的消灭413
第一款 委任的意义、成立及性质414
第二款 委任对受任人的效力416
第三款 委任对委任人的效力419
第四款 委任的消灭及其效力421
第五款 委任、承揽与雇佣的区别422
第六节 寄托423
第一款 一般寄托423
第二款 消费寄托426
第三款 混藏寄托428
第四款 法定寄托429
第五章 具共同团体性的契约432
第一节 合伙432
第一款 合伙的意义、性质及法律结构433
第二款 合伙财产435
第三款 合伙的效力437
第四款 退伙及入伙439
第五款 合伙的解散及清算441
第二节 隐名合伙442
第三节 合会443
第一款 合会的意义及成立444
第二款 标会447
第三款 权利义务的移转、会员退会及会份的转让448
第四款 倒会的善后449
第六章 债权的有价证券化451
第一节 指示证券451
第一款 指示证券的意义、发行及法律性质452
第二款 指示证券的效力453
第三款 指示证券的消灭456
第一款 无记名证券的意义、经济功能及特色457
第二节 无记名证券457
第二款 无记名证券的发行458
第三款 无记名证券的流通459
第四款 无记名证券的给付460
第五款 无记名证券的丧失461
第七章 承担风险契约463
第一节 终身定期金463
第二节 和解465
第一款 和解的意义、成立及性质465
第二款 和解的效力466
第三款 和解的撤销468
第四款 民事诉讼法上的和解468
第三节 保证469
第一款 保证的意义、性质及成立469
第二款 保证债务的范围471
第三款 保证人对债权人得主张的权利472
第四款 保证人对主债务人得主张的权利474
第五款 保证的消灭475
第六款 特种保证476
第四节 人事保证477
第一款 人事保证的意义477
第二款 人事保证的风险及保证人的保护479
第三款 人事保证契约的消灭480
第五编 物权483
第一章 总论483
第一节 物权法的体系与原则483
第一款 民法物权编与特别法483
第二款 物权关系上的私法与公法483
第四款 物权法与“宪法”484
第三款 物权法上的强行规定、任意规定484
第五款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485
第二节 物权通论487
第一款 物权的意义487
第二款 物权的种类:物权法定原则489
第三款 物权的类型体系490
第四款 物权的客体491
第五款 物权的效力492
第六款 物权的保护495
第三节 物权法的发展496
第一款 一项重要的统计资料496
第二款 台湾社会变迁与物权法的修正497
第二章 物权变动498
第一节 规范模式及我现行法上的制度498
第一款 物权变动的态样498
第二款 现行法上的规范模式499
第三款 物权行为501
第二节 不动产物权的变动502
第一款 依法律行为而生的不动产物权变动502
第二款 非基于法律行为而生的不动产物权变动503
第三款 不动产物权的善意取得505
第三节 动产物权变动506
第一款 依法律行为而生的动产物权变动506
第二款 非依法律行为而生的动产物权变动509
第四节 综合体系构成509
第三章 所有权512
第一节 所有权的意义、性质、权能及限制512
第一款 所有权的意义512
第二款 所有权的性质513
第三款 所有权的权能513
第四款 所有权的限制514
第二节 基于所有权而生的请求权515
第一款 所有物返还请求权515
第二款 所有权妨害除去请求权519
第三款 所有权妨害防止请求权520
第三节 所有权及其他财产权的时效取得520
第一款 时效取得制度的意义、性质和功能521
第二款 动产所有权的时效取得522
第三款 不动产所有权的时效取得523
第四款 其他财产权(尤其是地上权)的时效取得525
第四节 不动产所有权的范围及相邻关系526
第一款 土地所有权的范围526
第二款 不动产相邻关系527
第五节 动产所有权532
第三款 遗失物的拾得533
第二款 先占533
第一款 动产物权善意取得533
第四款 埋藏物的发现534
第五款 添附535
第六节 共有538
第一款 分别共有538
第二款 公同共有548
第三款 准共有551
第四章 用益物权552
第一节 概说552
第二节 地上权555
第一款 地上权的意义和机能555
第二款 地上权的效力556
第三款 地上权的消灭及其法律效果558
第一款 永佃权的社会机能及消逝559
第三节 永佃权559
第二款 永佃权概述560
第四节 地役权561
第一款 地役权的意义及机能562
第二款 地役权的种类及特性563
第三款 地役权的效力565
第四款 地役权的消灭566
第五节 典权566
第一款 一个传统物权的兴起与式微566
第二款 典权概述567
第五章 担保物权572
第一节 概说572
第二节 抵押权573
第一款 抵押权的意义及取得573
第二款 抵押权的特性及其效力范围575
第三款 抵押权对抵押人及抵押权人的效力577
第四款 抵押权的实行578
第五款 抵押权的消灭582
第六款 特殊抵押权582
第三节 质权585
第一款 动产质权585
第二款 权利质权589
第四节 留置权592
第六章 占有597
第一节 占有的意义及社会功能597
第一款 占有的意义597
第二款 占有的法律性质及占有制度的社会功能599
第二节 占有的分类及占有状态599
第一款 占有的分类600
第二款 占有状态的推定及变更604
第三节 占有的取得及消灭605
第三款 占有的合并与分离605
第一款 直接占有606
第二款 间接占有607
第四节 占有的效力607
第一款 占有权利的推定608
第二款 动产物权善意取得608
第三款 占有人与回复请求人的权利义务612
第四款 占有的保护614
第五节 准占有617
第六编 亲属621
第一章 概说621
第一节 亲属法的制定及发展621
第一款 亲属法的制定及修正621
第二款 亲属法的发展622
第二节 亲属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化623
第三节 亲属法上身份行为的特质与民法总则规定的适用624
第四节 身份行为的要式性625
第二章 亲属关系627
第一节 亲属的种类、亲系及亲等627
第一款 亲属的种类627
第二款 亲系及辈分628
第三款 亲等629
第二节 亲属关系的发生及消灭631
第三节 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632
第三章 婚约633
第一节 婚约的意义、成立633
第二节 婚约的效力634
第三节 解除婚约635
第四节 礼物返还636
第一款 结婚与婚姻关系638
第四章 结婚638
第一节 结婚的意义及要件638
第二款 结婚的要件及效力639
第二节 结婚的普通效力643
第三节 夫妻财产制646
第一款 夫妻财产制的意义、发展与立法原则646
第二款 夫妻财产制的通则647
第三款 法定财产制650
第四款 约定财产制658
第四节 离婚661
第一款 两愿离婚661
第二款 裁判离婚663
第三款 离婚的效力666
第二节 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671
第一节 概说671
第五章 父母子女671
第一款 婚生子女672
第二款 非婚生子女673
第三节 收养676
第一款 收养的意义及社会机能676
第二款 收养的成立677
第三款 收养的效力681
第四款 收养的终止681
第四节 父母子女问的权利义务682
第一款 子女对父母的关系682
第二款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义务683
第六章 监护685
第一节 未成年人的监护685
第二节 禁治产人的监护689
第一节 概说691
第七章 扶养691
第二节 扶养义务的范围及扶养的顺序692
第三节 扶养义务的发生及扶养的方法694
第八章 家、亲属会议696
第一节 概说696
第二节 家697
第三节 亲属会议698
第七编 继承703
第一章 继承法的“宪法”基础及结构原则703
第一节 继承、私有财产及“宪法”703
第二节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704
第二章 遗产继承人706
第一节 法定继承人、应继份及继承权的丧失706
第一款 法定继承人及应继份706
第二款 继承权的取得与丧失709
第三款 代位继承710
第二节 继承回复请求权712
第三章 遗产的继承714
第一节 继承的效力714
第二节 共同继承与遗产分割716
第一款 共同继承716
第二款 遗产分割717
第三节 限定继承722
第一款 限定继承的意义722
第二款 限定继承的要件722
第三款 限定继承的效力723
第四节 抛弃继承725
第一款 抛弃继承的意义及性质725
第二款 抛弃继承的程序及效力726
第五节 无人承认的继承728
第四章 遗嘱732
第一节 遗嘱制度732
第二节 遗嘱的意义及遗嘱的内容733
第三节 遗嘱能力及遗嘱生效733
第四节 遗嘱的方式、撤回及执行734
第一款 遗嘱的方式734
第二款 遗嘱的撤回736
第三款 遗嘱的执行737
第五节 遗赠与特留份739
第一款 遗赠739
第二款 特留份741
第五章 继承法的体系构成及实例解说745
第一节 继承法的体系构成745
第二节 实例解说746